儒家伦理与全球危机_儒家论文

儒家伦理与全球危机_儒家论文

儒家伦理与全球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儒家论文,伦理论文,危机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全球危机大致有二:一是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激化所产生的生态危机;二是人与人之间种种矛盾冲突激化所产生的社会危机。“9·11事件”的发生,不仅激化了当今世界固有的多种危机,而且使全人类的心灵蒙上了沉重的阴影。虽然恐怖事件的发生并非事出无因,空穴来风,但是,它的极端性、残忍性、突发性,特别是大量地伤及无辜,仍然使全世界善良的人们难以理解和置信。仿若从一场噩梦中醒来,人们发现,原来灾难与不幸离自己是那样的邻近!人的生命、人的幸福是那样的脆弱,经不起恐怖主义的任何打击。

认真而清醒地反思“9·11事件”是当今人类应该共同面对的事情。彻底铲除恐怖主义的土壤绝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人类共同的参与,多方的合作,特别是在许多重要观念上要取得共识。

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是世界上早熟的文化。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虽然不乏负面的因素,但积极面是主要的。在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某种断裂的背景下,儒家伦理越发反而显示出它的超凡、卓越与生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儒家伦理是指向未来的。它不啻是解决当今世界上各种冲突的一剂良方。

那么,哪些儒家伦理观念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呢?择其要者有四。

一、“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

中国的儒家伦理是非常看重生命的。其不仅看重自己的生命,也看重他人的生命;不仅看重人的生命,也看重自然界的生命;不仅看重有机界的生命,也看重无机界的生命。通常,它将宇宙间的生命说成是“生意”、“生气”、“气韵”。

儒家重要典籍《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周易》中的乾、坤二卦,实是生命不竭之源。《周易·系辞上传》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成作物。”有男女就有了生命之源。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阴阳相交就有了生命,有了这大千世界。乾以“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坤以“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一“大生”,一“广生”,整个宇宙充满着蓬勃的生意。宇宙不是无寂之宇宙,而是生命之宇宙,有情之宇宙。宇宙生命中,人的生命是精华。故在天地人“三材”中,人居中位。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周易·系辞上传》)何谓“道义”?道义其实就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而要让人生活得更美好,就要让与人生命相关的物也能生存。这就是“成性存存”。“存存”,存而又存,持续不断。这里已经很明显地透露出了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意味。

儒家以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提出了自己的生命观。这种生命观在宋儒张载的著作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示。张载在《乾称篇》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体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这里首先提出了人与天地的关系。一方面将天地看成人之父母,天地是生命之源;另一方面,又将人看成天地之灵魂,天地成了人的身体。当然,这都是象征性的说法,但它的主旨是清晰明了的,那就是“天人合一”。这“合一”就合在生命上。在此基础上,张载提出了两个派生的关系,一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二是人与物的关系。张载响亮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民吾同胞”——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

张载认为,要将他人看成是自己的同胞。既是同胞,血脉相连,生命与共,情同手足,爱人即为爱己,伤人即为伤己。

这就是儒家的人道主义精神。儒家的人道主义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虽然不无狭隘之处,但它一经泛化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虽然种族不一,信仰不一,贫富不一,地位不一,但都是人,都是生命的存在,都可以看作是自己的同胞。

当今世界存在诸多纷争原因虽然很多,但不是没有正邪、是非之分。如果争斗的双方都能以同胞视之,以同胞待之,矛盾就会少得多。

儒家经典《礼记》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所谓“天下为公”,就是说天下是公共所有的,反对一己独占、私吞。这是儒家特别是早期儒家民主精神的精华所在。《盂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君王仁政爱民,与民同乐,这一点相当可贵。

关于“天下为公”,《礼记》有具体解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儒家认为,如能这样,则“谋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就是中国人所向往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一个没有窃贼,没有强盗,没有恐怖分子的社会。大同社会是中华民族的理想社会,也应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共同的理想社会。

“物吾与也”——如何对待自然的生命

儒家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天”、“地”、“人”三材组成的。这“三材”共同创造了宇宙的和谐、美好。任何一材缺损都会破坏宇宙的生命、破坏宇宙的完美。因此,人的生命与物的生命要协调发展,要“尽人之性”,也要“尽物之性”。在儒家看来,“尽人之性”与“尽物之性”是密切相关、不可偏废的。《中庸》云:“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焉。”

“参赞天地之化育”,这是何等壮丽的宇宙情怀!工业文明以来,高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的贪欲插上了翅膀,人类为尽自己之性而不惜残酷灭绝物之性。每天都有物种在灭亡,尽管有些物种的灭绝并不是人类捕杀所致,但人类对大自然过分的掠夺造成地球生态失衡却是不争的事实。今天,人类已经品尝到了这种过分掠夺所造成的苦果——大自然正积蓄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不时向人类进行报复性的打击。诸如近年来中国北方频繁遭遇到沙尘暴的侵袭;由于河湖严重污染导致农作物歉收、人畜中毒等等。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报复的恐怖。这种恐怖足以毁灭全人类!

儒家的宇宙观、人生观的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诗化的色彩,它是精神性的、审美的,并不具备实践的意义。这是它的先天不足。不看到这点,以为中国的“天人合一”拿来就可以作为当代人类的哲学思想是不妥的。但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可以经过改造,注入实践的内涵,使之成为具备现代文明意义的哲学。“天人合一”的可贵之处是重生态和谐,这对于我们今天解决人与自然的严重冲突不无裨益。

“民胞物与”的宇宙情怀的核心是重和谐。这种和谐不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和谐。既是“民胞”,你的血液中有我的因子,我的血液中有你的因子,既是“物与”,物我乃为一体,相互参与,也相互肯定,诚如南宋辛弃疾词所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交感和谐带给宇宙的是蓬勃的生意,而带给人的则是最高的快乐。

《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中华民族既是讲忧患的,也是讲快乐的。忧患是人人不和,人天相违,故而灾难深重;快乐是人人相和,人天合一,故而其乐融融。《周易》云:“乐天知命故不忧。”何谓“命”?规律也。宇宙最根本的规律是和,是协调发展,是相交相辅相成。明此,则“知命”矣!知命,则乐天!天地人和——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乐天知命——中华民族的人生观!

二、“讲信修睦”的用世之旨

“讲信修睦”出自儒家经典《礼记》。它是儒家的重大传统,也是儒家极为重要的用世之旨。它既可指个人的用世之旨,也可指国家、民族的用世之旨。“讲信修睦”,“讲信”是手段,“修睦”是目的。“信”建立在“诚”的基础上、“诚”对己而言,“信”对人而言,二者实不可分。不诚谈不上信,不信实因少诚。中国儒家修身之道视“诚”为最高范畴。《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信在《周易》用“孚”代替。《周易》中有个“中孚”卦,专论诚信,朱熹注曰:“孚,信也。为卦二阴在内,四阳在外,而二五之阳,皆得其中,以一卦言之为中虚,以二体言之为中实,皆孚信之象也。”在《周易》看来,诚信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在内心中。所谓“中孚”就是心中之诚。

当今世界上最难得的是这个“中孚”,也就是内心之诚。协议往往只是在纸面上,内心却是各怀鬼胎。像巴以冲突,一直在和谈,也一直在打仗,往往是和平协议的墨迹未干,战火硝烟又起。为什么不能真正做到以诚待人,言必信,行必果呢?

《周易》中有个“讼”卦,是讲诉讼的。讼卦认为:“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就是说,当诚信被窒塞,双方都不能取信于人,则必然争执不休,只得对簿公堂,一决是非了。

“孚”在《周易》中除了指待人以诚信外,还指“不独富”。小畜卦云:“有孚挛如,富以其邻。”“挛如”指的是自始至终的诚信;“富以其邻”是说以自己的富有带动大家都富有。

诚哉斯言!现在世界上诸多纷争与贫富悬殊关系甚大。贫富当然不可能平均,但亦不可太悬殊。过于悬殊就会产生危机。故世界上富裕的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贫穷的国家;社会上富裕的人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贫穷的人们。

诚信的实施在儒家是从“恕道”开始的。何谓“恕道”?《论语》中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道是仁之始,也是基本的仁。恕道的突出特点是推己及人,而且从反面谈起。自己不喜欢的,不希望的,就不要加之于别人。这一点最容易做到,也最难做到。孔子将行恕道看作终身实践的原则,可见其重要性。孔子是深刻的!各种道德原则不外乎利人利己。利人从利己开始,利己从不欲勿施于已开始。这样推下去:不欲勿施于己——利己;不欲勿施于人——利人。人人皆懂何者为己所不欲,那么人人皆懂何者为利人。

道理是极平易的,但践行起来并不易。根本问题在于愿意与否。许多人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己所不欲,偏施于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坑蒙拐骗,比比皆是。国际上,国与国之间,转嫁危机,以邻为壑,并不少见。这往往是祸端之尤,危机之始。

恕道的主干是“中道”。中道讲正。守正即守住正确的立场、原则。正确的立场、原则来自正确的判断。因此,中道讲是非。在德怨的问题上,儒家既讲德怨分明,主张以德报德,以怨报怨,又讲“以直报怨”,“以德报怨”。

“以直报怨”出自《论语》。当有人问“以德报怨何如”时,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所谓“以直报怨”,就是以“正直”、“正义”回报怨恨。它要求讲清是非,区分正邪,但目的不是惩罚,而是促人自省,改邪归正。

“以德报怨”比“以直报怨”更见出道德感化的力量。此话亦出自孔子。《大学》载:“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以德报怨显然是从更高层次上来对待怨恨。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做成功了,其效果也非“以怨报怨”、“以直报怨”可比。

三种对待怨恨的态度:“以怨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怨”,虽然都是可取的,但高下有别。儒家是主张、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怨”的。“以直报怨”强调是非、公理的力量;“以德报怨”强调道德、正义的力量,这两者共同点都不在惩罚,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在促人反省,催人自新,最后改邪归正。这样,“中道”就趋向于“和道”。

儒家伦理重“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儒家哲学为和合哲学。和,一是人与自然之和,通称为“天人合一”;二是人人之和,称为天下大同。《周易》“中孚”卦九二爻辞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这种天下大同的美好情景:“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中道”与“和道”合称“中和之道”。《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焉”——一个和谐有序的宇宙;“万物育焉”——一个充满生命乐趣、欣欣向荣的宇宙!

当今社会矛盾甚多,尤其是人与人之间。具体矛盾得具体解决,当然不可能机械套用同一个模式。但是一个基本原则是共同的,这就是“讲信修睦”。在此,以正确的原则、态度处理恩怨问题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说的危机、恐怖。诚然,世界上的种种矛盾、恩怨,不是没有因果可寻,也不是没有是非可分。讲究是非分明,正邪分明,恩怨分明是必要的,但不能过分。一过分,怨怨相报,没完没了,天下就大乱不已,永无宁日了。

三、“思患”、“通达”的抗危意识

儒家伦理既讲究忧患意识,又讲究乐天意识。这两者相结合,全面地表达了儒家的防危意识与抗危意识。

《周易·系辞上传》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于忧患乎?”《周易》实是古人面临社会诸多危机所作出的忧患之词。

儒家充满悲天悯人的忧患精神,这种忧患是伟大的。它不是一己之忧,而是家国之优。杜甫从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而想到天下大批无屋可住的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得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吁求。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写《岳阳搂记》,而畅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情怀。

当今之世,这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仍然需要发扬,只是它所忧范围扩大了。在整个地球成为一个“村庄”的时候,人类在危机面前也迎来了“休戚与共”的命运。生态环境问题正迅速地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蔓延。太平洋东海岸的赤潮已经波及到西海岸;中国西北部的沙尘暴余威已经影响到了韩国、日本……。

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的。“9·11事件”直接受灾的是美国,间接“受灾”的是全球,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人们的心理上。中东战乱连年不断,牵动了世界上多少人的心!“9·11事件”虽然发生在美国,但它引起的惊恐可以说牵动了全球每个人的心灵——地球不安宁,我们的家园不安宁,我们怎能不忧虑,怎能不关心?

营造安宁和谐、充满生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人类共同的努力!发生在地球上的多种灾难、危机也许不是我们都能解决的,但我们要努力地去防止、去消除,防患于未然,至少可以减轻我们的损失和伤害。

《周易》“乾”卦九三爻辞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乾乾”——奋发不已,自强不息,号角长鸣;“夕惕若”——警惕小心,倍加防范,警钟长鸣!“既济”卦《象传》曰:“冰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尽管水在火上,意味着事情已经成功,但君子还需要思虑可有灾患而提前预防。这真是慎之又慎了!“末济”卦中说:“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此故事发人深省。小狐过河是要支起大尾巴的。也许是距对岸只有少许几米的水面了吧,它太兴奋了,也就有些大意了,竟然将支起的大尾巴放了下来,结果因“濡其尾”,而无力达到对岸。小狐的教训太深刻了。古往今来,多少欲成大事者最后功败垂成,竟是在某些似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掉以轻心!生活在现实社会,尤其是恐怖主义此起彼伏、连年不已的社会,不可不小心谨慎才是!

危机不可不防,灾祸不可不抗。但危机、灾祸还是可能突然而至、偶然而至。这叫“无妄之灾”。《周易》有一卦叫“无妄”,其中说到“无妄之灾”,曰:“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系在路边大树上的牛,被行人牵去了,村上的人受到连累,这莫名其妙的灾难谁防得了?《周易》又云:“有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用杞树编的篮子,盛了个美丽的瓜。这本是其乐陶陶的好事,谁想到天上掉下块陨石,竟将此瓜砸碎了。这灾难谁又躲得了?

对于这些偶发性、突发性的灾祸,要用一种达观的心态去对待。《周易》云:“乐天知命,故不忧。”这“乐天知命”既有积极防备的一面,又有达观处之的一面。

四、“万世太平”的社会理想

儒家以“天地人和”为宇宙情怀,它所向往的乃是太平盛世。也许是中国经历太多的动乱、分裂、割据。中华民族深感太平盛世之可贵,固有“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慨叹。

纵观中国自夏代以来5000年的文明史,堪称太平盛世的时代并不多。孔子生活于春秋时代,列国纷争,硝烟迭起,可谓乱世。他十分向往尧舜之世,称之为太平盛世。尧舜之世是否真的太平,我们无从得知。古书记载,尧舜之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那是不可信的,实际上是自然统治人,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多有纷争。为中国人所陶醉的汉唐,应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那时世界上其他民族都还相当落后,但也未必太平,至少与匈奴的战争连年不绝。相比于清代的其他时期,康乾时代,社会国泰民安。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太平盛世,其内部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也是非常激烈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中国人对“太平盛世”的理解有两个水准,一个是低水准的,一个是高水准的。高水准的“太平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它仍然只是一个理想。

对高水准的“太平盛世”,中华民族有三个层次的理解:

一、大同社会 它实际上是一种伦理型社会。但不只是伦理,它也关涉到法制与审美。何以见得?这可以从儒家所提倡的“礼乐”分析得出。儒家主张的礼乐治国,礼兼有理和法制两方面内涵,而乐则通向审美。

二、万国咸宁 这话出自《周易》。大同社会就一国而言,“万国咸宁”则涉及多国。当然,《周易》说的“万国”不是现代意义的“万国”。它说的国是中国内部的诸候国。但我们可以将它现代化,那就是全世界和平。

三、万世太平 这话出自张载。张载在《正蒙》一书中表达自己的人生抱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天地立心”是讲我与天地的关系。以人为本,人为天心,天为人体,天人合一。这是一种中国式的主体论哲学,十分可贵。“为生民立命”是讲我与生民的关系。生民乃我之父母,我为生民之子。为生民请命,也就是现代意义的为人民服务。“为往圣继绝学”是讲我与圣贤的关系。圣贤乃人类之先哲、之导师。我虽不能达至圣贤的境界,但我要继承往圣之事业,以智慧之灵光开启人类前进之道路。“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上面所讲“三为”的最终目的。这里最为可贵的还不只是“太平”而是“万世”。一代太平诚然是伟大的,但还不够。作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儒家知识分子,其最高理想不只是一代太平,而是万世太平!

也许儒家未必能做到这一点,但可贵的是这个理想和抱负,是“开万世太平”的“开”。“开”不等于实现,但只要去开,而且不只是一人去开,大家去开,不只是一种学说去开,而是多种学说去开,也就是全人类来开,我想,“万世太平”的理想一定会在地球上实现。

本文是作者应新加坡联合早报所作演讲,发表时有所改动。

标签:;  ;  ;  ;  

儒家伦理与全球危机_儒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