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服务头孢菌素类应用效果探究论文_王琳

摘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强、组织体液浓度高、抗菌谱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较轻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共计20000张,其中使用最多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分别是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头孢尼西、头孢羟氨苄咀嚼片,现分析头孢菌素使用情况状况,为合理应用提供可行性建议,并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皮试注意事项综述如下。

关键词:临床药学;头孢;抗菌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西药房处方共20000张并进行分析讨论,对其中静脉用头孢菌素处方的皮试情况进行分类,分为头孢唑林皮试组及头孢菌素原液皮试组,对两组皮试情况对比分析。目前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6.79%,符合国家规定,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科室主要有急诊科、儿科、口腔科、泌尿科及普外科,使用情况基本合理,部分处方在联合用药及溶媒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原液组较头孢唑林皮试组出现更低的误差率。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个别处方仍有不合理现象。从安全用药的角度出发,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前,以药物原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2方法

对200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抗菌药物药代学、药动学及药理机制,对门诊处方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皮试方法为于患者前臂掌侧行头孢唑林及头孢菌素原液皮试,皮试液浓度:均为500μg/mL,使用生理盐水配制。

2结果

此次抽取的20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6.79%(计3358张),其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达7.63%(计1526张),包括口服头孢菌素852张处方,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科室主要有急诊科、儿科、口腔科、泌尿科及普外科,见表1。

3讨论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因其作用强、安全性高、抗菌谱广泛以及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头孢菌素的核心是7-氨基头孢烯酸,是从头孢菌素C中衍生出来,并已证实与青霉素的核心即6-氨基青霉烷酸相似。头孢菌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生素,其药品中潜在的微量或痕量水平毒性杂质,在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制药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关注。对微量或痕量水平杂质的安全性评价,给药品研发和监管过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成为药物分析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毒理学研究策略和技术方法的不断进步以及杂质研究要求的不断提高,杂质毒性的研究策略与方法也需要更加具有预测性和精确性。头孢菌素药物可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且其为杀菌剂,浓度足够的话可以把细菌杀死,而非抑菌剂,因此可以用于比较重的感染治疗。随着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往往出现耐药性,甚至是多重耐药[1-2]。因此,正确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减缓耐药性的关键。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生素,其主要包括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头孢菌素按其抗菌谱可分为 5 代,其结构特点决定它在合成和贮存中易产生各类降解杂质,而不同头孢菌素的结构差异也导致该类药品中的杂质结构和理化性质具有较大差异,并包括多种微量或痕量杂质。由于不同的杂质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毒性,对头孢菌素毒性杂质的识别和判定是其安全性评价和杂质控制的难点。一般认为,遗传毒性杂质和潜在致癌物比一般杂质更具有危害性,特点是其在很低的浓度时即可造成对人体遗传物质的损伤,进而导致基因突变并可能促使肿瘤发生。普通毒性杂质通过其他作用机理产生毒性,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某些皮肤致敏物,自身作为亲电基团与蛋白质载体共价键形成半抗原蛋白复合体,从而形成特异性抗原。目前 ICH 对于遗传毒性杂质的鉴别、

杂质分类、限度控制及控制策略有较详细的指导,但对于普通毒性杂质的识别和判定、杂质分类、限度控制方法及策略还没有相应的指导原则。

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重复给药。如同时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及头孢拉定胶囊抗感染治疗,二者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共同作用于青霉素结合位点,形成竞争性拮抗,两者联用不增强抗菌作用,反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宜联用。(2)配伍不合理。如头孢克洛与罗红霉素联用。头孢克洛作用机制主要为其化学结构中β内酰胺环的酰胺基与肽聚糖五肽相似,其余PBP共价结合使其灭活,因而影响肽聚糖合成、(3)溶媒选择不合理。注射用头孢噻肟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出现混浊现象,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6~7)溶液中较为稳定,酸性或碱性溶液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噻肟在酸性葡萄糖注射液中降解极快,故应选生理盐水做溶媒。(4)用法不当。如头孢羟氨苄咀嚼片,成人每天2次,1次1片,头孢羟氨苄半衰期为0.5~1.0h,故应改每天3次,1次2片。

结束语:

此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临床药学应用研究中,头孢唑啉皮试组与头孢菌素原液皮试组检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原液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能显著降低假阴性的发生率,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单一使用青霉素及头孢唑啉作皮试进行改进,皮试液改为头孢菌素原液配制成浓度为500μg/mL的稀释液,即皮试液与注射药物相同,同批号并且新鲜配制,以此对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石夏莹,赵卫国.门诊处方调查及用药情况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5,8(20):176.

[2]张冬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1):264-265.

[3]康传亮,沈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选择[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156-157.

[4]彭芳辰,郝杰,李颖.93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44):4191-4193.

[5]王培红,张吟.某院2018年上半年普通外科运行病例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96-98.

论文作者:王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临床药学服务头孢菌素类应用效果探究论文_王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