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的寄宿生越来越多,为学校的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寄宿生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保证教育投入,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要严格制度管理,让每一个寄宿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寄宿生 问题 生活环境 教育投入 管理
近年来,随着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农村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做好寄宿生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为学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目前学校管理的新难题,结合本校实际,谈谈农村初中学校寄宿生的管理。
一、现在寄宿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寄宿生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滞后,给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和困难。农村学生寄宿,增加了家庭经济开支,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使部分困难家庭子女出现上学难的问题。
2.关爱责任缺失。近年来,农村学校教育有了较大改观,家长外出打工,学生寄宿,致使农村家长过分依赖学校,削弱甚至放弃自身应尽的教育职责。农村寄宿生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和亲情关爱,性格怪癖,不合群,成绩不好,没有上进心。学生开始独立生活,自制能力差,自理能力低。
3.学校负担加大,管理水平滞后。后勤人员少,后勤工作难保障。许多学校的领导、教师轮流照顾学生生活起居,白天督促学生学习,夜晚巡查甚至管吃陪住,额外地增加了学校、教师的负担。
二、加强寄宿生管理的必要性
1.学校寄宿生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寄宿生在校时间长,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都要在这个大家庭中培养、形成和发展,寄宿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
2.加强寄宿生管理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切实保障寄宿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寄宿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是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3.加强寄宿生的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寄宿生营造阳光般温暖的学校生活,是教育者的职责和追求。开展课外活动、营造书香校园、营造健体氛围、建设寝室文化、提升校园艺术熏陶等,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娱乐身心,让他们心中充满阳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寄宿生管理的途径
1.保证教育投入,改善住宿条件。建设餐厅、办好食堂、营养早餐工程、创造良好的课外活动条件、宿舍文化建设等衣食住行诸方面全面考虑。让学生住得安全、生活方便、文明守纪、学习进步,给他们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2.严格制度管理,让每一个寄宿生健康成长。
(1)制度管理。为了确保住校生健康、安全地学习、生活,使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制定《寄宿生安全工作制度》、《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阶段性目标》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寄宿生管理负责制,学校与班主任、宿管老师、值周领导、值周教师、门卫等签订责任书,使全校师生明确自己的职责。
(2)生活管理。首先,定期召开寄宿生会议,学习《寄宿生在校一日常规》、《文明宿舍评比细则》等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住校生一天的每一个时间段的各项活动做出明确、合理的规定,以培养寄宿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的规律性,行为习惯的约束性。其次,分工负责寄宿学生的管理,凡是学生就餐时间和学生在宿舍的时间都要有宿管老师在场。第三,严格落实宿舍管理的各项制度。第四,值周教师和宿舍门卫负责校园巡查、晚自习管理和学生就寝以后的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第五班主任负责寄宿生全面的教育管理以及学生早上整理内务、清理宿舍卫生和晨练等。
(3)安全教育管理。首先,学校设有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宿管老师、班主任任成员,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细化具体工作,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其次,对学校一切设施实行定期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三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提高后勤人员责任意识,特别是宿管老师的责任特别大,应及时掌握学生去向,善于发现孩子思想动态,并做好耐心细致工作。第四做好饮食安全是寄宿制学校关键环节,从卫生防疫、职工健康体检,入库食品检验登记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杜绝任何隐患发生,切实保障每位寄宿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第五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4)学习管理。一是充分利用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充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四是加强个别辅导。五是学校要为学生创设多元化学习经历,促进学生适应集体生活。
(5)宿管人员管理。学校要配齐配足食堂、宿舍管理人员、校医和生活指导老师,特别是生活指导女老师,在评优评先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尤其是宿舍管理人员和生活指导老师要有耐心、细致、责任感强,做到责任明确,做好工作。在具体的管理中要把寄宿生的事放在心上,要经常过问、及时检查,对寄宿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向,全面了解寝室的情况;要组织一些有益、有趣的集体活动,让大家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凝聚力,在寝室形成一种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氛围。
论文作者:刘生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寄宿生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农村论文; 宿舍论文; 校园论文; 制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