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信息系统论文,重要地位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将推动国际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我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努力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以“金”字号工程为龙头,金融、邮电、贸易、交通等领域的信息系统飞速发展,各省市、各部门也在着手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化同工业化一样,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标志,信息化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提出了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化三项重点工作。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企业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必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全面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System简称MIS)已经势在必行。
信息与数据是不同的,数据是指客观事物的属性值,可以是声音、数字、文字、语言和图象等形式,也可以看作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它和数据是原材料和结果的关系。信息是对决策有价值的知识,是一种资源,是人们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对其它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信息系统是“以提高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指收集、存储、处理和传播各种类型信息的具有完整功能的系统,并能回答用户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现代化的信息系统都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
企业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最初从基础工作开始,如打印报表、计算工资、人事管理进而发展到企业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等单项业务管理,这属于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简称EDP )系统。当建立了企业数据库,有了计算机网络从而达到了数据共享后,实施全局规划与设计信息系统时,就达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阶段。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系统。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内部是一个运行有序的有机体,在企业外部必然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建立企业的MIS, 就是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信息的内在规律,获得准确、快速、全面的信息处理,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价值,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服务。假如说一个企业投资购买了计算机,在办公室里用来打印文件和图表,这算不算是MIS?显然不是。 这只是把计算机作为打字机使用,这样的单位在国内是普遍存在的。假如一个企业在计算机上安装了财务管理的工资发放软件,代替了人工记帐、填报表、写工资单和工资条,这是不是MIS? 也不是。这还只是数据处理阶段的单项管理。假如一个企业的计算机连成了网络,是不是呢?回答也不是。这还要分析该网络的覆盖面和它的信息共享程度。那么企业MIS 究竟是什么样式呢?我们要从全局出发把它视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它应该是企业全面实行了计算机辅助管理,而不是单项应用。所以,企业MIS 应具有以下特征:(1)经过总体规划,为企业整体目标服务, 系统地进行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和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应包括销—供—产的主要功能;(2)有一个集中共享数据库, 该库可以存放企业主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信息;(3 )有一个覆盖企业主要管理和生产部门的计算机网络;(4 )具有面向企业决策者的综合分析和一定的辅助决策功能。
MIS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密切相关。 任何企业不管有没有计算机,都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使用,只有计算机进入企业应用,才能显示出MIS的功能,只有计算机硬软件、 网络和通讯技术高速发展,才能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受到重视。但我们不能把MIS 看作是单纯的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是一项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工作,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只能部分代替人的工作,而不能代替人的创造性劳动,人的创造性是无法用计算机编程的,所以在建立MIS时候, 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实际上MIS它是由人、计算机以及管理制度等组成的能收集、 存储、处理、传播信息的系统,是一个由人来实行对系统的监控的人—机系统。MIS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 计算机科学的系统性科学,它的形成依赖于管理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MIS 有三个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即系统的观点、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它与多种学科融合与交叉,形成了本身特点,是任何学科所不能取代的。
MIS在企业中应极其重视人、计算机和数据这三个因素。人, 是指企业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MIS 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在企业MIS中起主导作用。MIS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不是只靠一些计算机开发人员可完成的,必须有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领导者的参与,经常说的“一把手原则”对系统建设的领导是成功的关键。计算机技术,是MIS得以实施的主要技术,当企业决定上MIS之后,首先是选购什么样的计算机。不能认为购买回计算机就行了,其实计算机与其它设备是不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电脑”,电脑的思考靠的是软件,只有适合的软件才能满足企业各种各样的管理功能。软件的开发是MIS开发的重点,需要投入最大的人力、财力。今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硬件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十年前相比提高了几个数量级,用不着考虑计较微机的速度、存储量大小,能否处理汉字等等了。数据,企业管理数据是MIS正常运行的基础,例如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就是MIS建设成功的数据,是基础。人们常说:“输入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若输入数据不及时,计算机再快,也不能做“无米之炊”,输入的数据不准确,计算机再“聪明”,也算不出正确结果。假如我们要想计算一台机床成本,要按时输入每个部件、每个零件,以至每个螺钉螺帽的费用,还要涉及企业的生产车间、采购、库房、工艺设计和财务等多个部门,必须有一整套管理制度作保证。
与MIS相关的技术是:(1)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CPU, 内外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外部设备。软件,包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实用程序、数据库系统;应用软件—为用户开发的程序,如MIS软件。 (2)数据通讯技术,它与传统的电话、电报不一样, 数据通讯是通过计算机与通讯线路相连接,来完成编码信息的传输、转接、存储和处理。(3)计算机网络, 它是用通信线路把分布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在它们之间相互传递数据,从而达到信息、软件、设备等资源的共享。(4)数据库技术,这对于MIS开发尤其重要。数据库以一定组织方式在计算机中存储相互有关的数据集合,它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数据,提供多种服务,它与图书馆相似,不仅仅是一个存储图书的书库,而且具有完备的检索机制,随时提供读者所需要的图书。数据库不仅存储大量的数据,及时地查询检索数据,还要保持最小的数据重复、最大的共享性以及安全保密性、可修改性和可扩充性。
与MIS相关的应用系统包括:(1)办公室自动化(Off Automation),它是一个计算机自动办公室系统;(2 )实时数据采集和监制系统,该系统是安装于生产现场的自动化在线系统,它将生产过程中的产量、质量、故障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自动转送给计算机,与MIS结合,能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省去大量人工录入数据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3)决策支持系统(DSS),它是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高度人—机交互系统,可视为是MIS的发展和延伸, 它能帮助决策者使用数据、模型和知识,来解决非结构化(或非程序化)的决策问题;(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简称CIMS)是一个比MIS功能更多、覆盖面更广的系统,是一个基于现代管理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新型领域,适用于制造型企业的系统。
今天众多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企业必须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市场信息,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技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以此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势在必行。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计算机帮助下,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另外各级政府在实现了政府职能转变之后,生产部门的管理职能越来越小,而信息服务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广大企业是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主要的信息源。离开了企业信息系统,国家和行业的信息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信息技术革命是现代科技革命的核心和主流,其影响将超过历史上出现的工业革命。发达国家纷纷把信息高速公路列入世纪工程,而信息系统是将来企业与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通道,企业在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时要着重考虑,这样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保持继续发展。
在发达的国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企业管理中逐步形成一种以生产计划和控制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诸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使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处于最佳状态,达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就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所在。它可以加快资金周转,财务部门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不失时机地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节省银行利息的支付。计算机生产管理加强了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及时反馈信息,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满足生产供应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原材料和备品备件库存,及时采购入库,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充分发挥生产计划和销售管理的作用,做好产销衔接的平衡工作,从而压缩成品库存,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益和管理水平。计算机全面管理保证了数据准确性,减少了繁重的统计报表的工作量,及时向各级政府领导提供了信息。共享数据库保证了整个企业数据的一致性,方便各类不同人员不同要求的查询。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提高后,企业将出现新的工作方式,传统组织机构的层次信息传递和跨级命令逐渐转换为平铺传递,使工作责任更多地直接赋予工作人员,改变以往的多层领导方式。扩展信息渠道、加快市场反应,扩大了与外部的联系,有利于获得外部的市场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做出快速反应。
MIS项目与一般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同,它是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工作量大,实施周期长,投资大、见效益慢,所遇到的问题并非信息部门或技术部门所能解决的,必须有企业领导参与和领导才行。要搞好基础管理,制定和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要实现计算机管理,规范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在全企业范围内对一些主要的管理对象,如人员、资金、产品、物质实现统一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如仓库管理,不论仓库属于哪个部门,存储什么对象,应该制定统一的制度。实行统一管理方法有利于让计算机在管理中发挥作用,而标准化是MIS正常运行的基础,对于部门、人员、产品、原材料、 设备等要实行统一标准编码,其原则是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自行编码应有一致的规则,由上一级部门确定,暂时统一不了的,要有转换标准。另外,各种合同、帐页、报表,单据要采用统一格式,并力求完整准确,便于计算机处理,达到“三化”要求,即规范化、标准化和统一化。人员是电子信息技术应有的重要因素。拥有一支自己企业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骨干队伍,形成一定的基础力量,既熟悉本企业的情况,有责任心,又掌握了计算机知识,是企业宝贵的人才资源。最后还必须有资金保证,不仅用于购买添置计算机设备、还包括系统分析和设计、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费用,若只考虑硬件设备,不考虑软件开发,只考虑系统开发,不考虑运行维护,这样会造成许多系统轻则开发阶段困难重重,进度一拖再拖,重则开发完成后不能正常运转,计算机过时,软件不能使用,最后前功尽弃。
企业在决定实施MIS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和可能性的分析。 应从建立MIS的必要性和MIS的可能性入手。必要性分析可以提出许多理由,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的,加强管理的等,对于任何企业都适用,但重点是具体实际情况和要求。可能性分析是经济、技术的可能性,建立MIS需要大的资金投入,从购机器、系统集成、 开发到系统建成后运行与维护等都需要经费。因此,必须有经费规划,确定经费的来源和渠道,通常要考核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利润、资金等经济指标。技术可行性存在于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人员两方面因素,高新技术除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外,还有数学模型和经济管理技术,要充分考虑采用的技术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样,技术是人掌握的,企业实施MIS,必须与有经济、有实力的开发单位合作, 必须有自己的应用开发队伍;可行性报告中的结论是重要的,应明确是可以开发一个新系统,还是对现有系统修改、扩充或升级,或是维持目前的状态。不管企业领导层出于什么原因产生了建立MIS的想法,都必须对MIS的目的、功能和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树立管理科学化的目的,没有科学化的管理目标,提出的要求就会不切实际,并无法从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予保证;没有科学化的管理基础,开发再好的系统,也很难取得经济效益。计算机是十分先进的工具,对信息有特别强的处理加工功能,这种功能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来源于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水平,取得多少效益则取决于科学化管理程度。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是在传统管理下就应该做的常规管理工作。如各种定额、考核指标、工作标准、承包责任制、统计制度、计量等等,这些工作对MIS是至关重要的。 许多企业为了准备实施MIS,花费了很多时间对此进行整顿和健全,或者边整顿边开发。 这项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全部问题,要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若在此之前开展过计算机单项管理,对MIS的实施就十分有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