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引言
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如果混凝土的施工存在质量问题,那么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得不到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明确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切实推动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
1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的飞速提高,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建设的建筑工程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建筑工程是一项耗资巨大、规模庞大的长远工程,因此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体的施工进度会受到严重的拖延,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建筑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往往会进行返工,不仅对建筑工程施工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形象,威胁建筑工程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混凝土,因此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2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麻面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混凝土的表面会出现一些细小的麻点、凹坑或者气泡。这会导致混凝土出现麻面,不仅影响混凝土的美观,而且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于对施工细节的处理不到位。例如,对模板的清理不到位,模板上粘有杂质,导致混凝土出现麻面。如果没能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养护,或者在混凝土振捣过程的振捣不充分,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未完全排除等,都会造成混凝土出现麻面现象。
2.2混凝土蜂窝问题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在其表面弧线疏松情况,形成蜂窝状。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骨料聚集过程中砂浆没能完全覆盖,在长时间的空气侵蚀下,会在骨料之间形成蜂窝状的孔穴。如果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骨料与砂浆之间出现离析,将会导致混凝土蜂窝的出现。而且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模板破损,或者模板密封不严,发生浆液渗漏,也会导致混凝土蜂窝出现。
2.3混凝土裂缝问题
裂缝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危害性较大的问题之一,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三种,即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网状裂缝等。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温度把控不当,便很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如果不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养护处理,也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除此之外,在外力的作用下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3.1混凝土准备阶段的关键技术分析
在混凝土施工的准备阶段,需要及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施工的要求,同时做好施工材料的储存工作,避免施工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结构成型设备、构件结构等确定具体的施工工艺,并安排各个环节的施工人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准备阶段需要将混凝土泵车、振捣棒等工具设备准备好,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检查钢筋、支架等的数量、质量,一切检查无误后才可以开始后续的混凝土施工工作。对于模板、钢筋也要进行及时的清洗,确保模板的缝隙不会被堵住。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及时的清理,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及时清除存在的杂物、淤泥。混凝土施工的准备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是后续施工顺利、高效开展的前提,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后续的混凝土施工有着极高的施工质量。
3.2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由于配合比的不恰当,会导致拌和物之间黏聚力不足而逐渐出现离析现象,尤其是在泵送的过程中,离析的混凝土非常容易发生爆管的现象,甚至硬化之后的混凝土经常会产生蜂窝或麻面的现象。在混凝土原材料的组成过程中因为是多组分的材料,每一组分有不同的性能和配合比,因此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参差不齐,原料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之前针对配合比要进行严格的实验测定,这样才能选择出最佳的配合比。在生产过程中也要使用优质的原料。
3.3混凝土运输
搅拌运输机是混凝土现场施工中用来完成混凝土的泵送及运输工作的主要设备,运输中的各种因素很容易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一般而言,运输路线和现场要求的不同会对混凝土的运输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要保证运输过程合理,避免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影响。运输时间过长或运输距离过远,混凝土就会出现中途凝固或者稀浆析出等现象,这对实际施工中卸料和泵送产生不利影响,拖延工程进度。为了避免出现此类情况,应对出站混凝土的质量做好控制工作,运输过程中要保证罐车的持续运转,并禁止其他人员向罐车中私自添加外加剂。此外,还需要对运输及泵送设备的易损部件做好配备工作,并检查其实际工作情况是否满足要求,降低意外事故对混凝土质量造成的影响。
3.4混凝土振捣技术
当相关施工人员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工作之后,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一系列的振捣施工环节。与此同时,为了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成型效果,还需要相关施工人员重视对施工阶段各个工作环节的落实。首先,在对土建工程进行建设和施工的过程中,当混凝土已经进入了入模状态后,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摊铺混凝土的要求,做好对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并且还要避免在对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气泡问题。通常情况下,人工振捣方式和机械振捣方式是混凝土振捣方式中最常见的2种方式,其中人工振捣的方式最为常用,需要相关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方案,通过利用振滚等工具,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以达到提高混凝土成型效果的目的。
3.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是提高混凝土质量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养护工作可以避免混凝土内部和外界环境产生温差,减少温差带来的温度应力从而消除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养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减慢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使其强度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保温保湿,控制好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能够达到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重对关键性技术的把控和应用,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曾跃.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5:1.
[2]林毅,吴宏国.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8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8:2.
论文作者:韩芳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