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探讨论文_张润琼

弥渡县同仁医院 云南 大理州 675600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纳入89例。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诊断为非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健康者168例作为平行对比。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脑血清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和非慢性脑供血不足者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未患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健康者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脾气暴躁、饮食的不规律、七情过激、年龄、劳逸失调等有关,治疗方式可选择在治疗此病的基础用药上联合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脑供血不足;养脑血清颗粒;临床疗效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常见的中老年临床神经内科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健忘、失眠等,而医学影像学检查又无实质性的神经系统病变,且该病的发病率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慢性脑供血不足在早期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病情能有的有效的控制和逆转,如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人的认知和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故本次研究以分析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为目的,特成立研究小组展开专项研究,现将研究成果呈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纳入8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2.34±5.43)岁,病程0.3-6年,平均病程(3.12±0.47)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21±5.33)岁,病程0.2-7年,平均病程(3.42±0.53)年。本次研究的展开须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以及签订书面协议后方可展开。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疗法,每日一次,高血压患者还应给予降压药,糖尿病患者给予降糖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天士力制药有限股份公司,批准文号:Z10960082,规格:4g/袋)治疗,3次/d,温水冲服,连续用药治疗3个月[3]。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各项体征以及临床疗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疾病的发病原因总结为四个方面,(一)血管因素:任何原因引起的大脑颈动脉、椎动脉系统血管管径的变窄或者管壁的变硬等,都能使大脑的正常供血减少,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二)血压:血压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脑组织的正常供血;(三)血液成分的变化:糖尿病、高血脂症、内分泌变化、高血压病、酒精、吸烟等都会引起血粘度的增加,从而减少脑部供血;(四)年龄、情绪激动以及劳逸的失调等[4]。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养血清脑颗粒药物,含有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延胡索、珍珠母、决明子、白芍、熟地、当归以川芎等几味中草药,能使CGPR的指数升高,ET指数降低,从而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养血清脑颗粒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该药较好的临床作用。综上所述,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脾气暴躁、饮食的不规律、七情过激、年龄、劳逸失调等有关,治疗方式可选择在治疗此病的基础用药上联合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严渝峡.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5):31-32.

[2]曹淑芳.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3):93.

[3]项蓉,项明,代杰.低频超声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0):807-808.

[4]郭庆峰. 电项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3,29(02):28-29.

[5]周伟.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对此病患者疗效的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9(11):50-51.

姓名:张润琼 出生:1975年11月6日。籍贯是建水,汉族,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内科临床工作。

论文作者:张润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9

标签:;  ;  ;  ;  ;  ;  ;  ;  

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探讨论文_张润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