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略论文_杨作勇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略论文_杨作勇

甘肃第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房屋建筑工程规模加大,群体建筑日益增多,劳动密集,交叉作业、高空作业多,虽国家颁布一系列建设工程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标准,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建筑安全事故仍频繁发生,建筑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执行过程中,要利用先进技术、装备,并改变人的安全意识、行为,保证施工质量、安全、效率的稳定提升,从而提升建筑企业自身地位。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原因分析

前言: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进程得以加快,房屋建筑工程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对其有效控制。因此,施工项目的工作人员要做好相关的调整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整体的建设质量提高保证,是现代化社会发展执行意义的体现。

一、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特点

工程项目现场施工过程存在的要素都比较集中,其中,存在的交叉现象也更突出,作业期间面对的施工任务也更多样。同时,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受各个要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具体表现在:

其一,实现的规模化工程项目建设,给施工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与危险因素。在近几年不断进步与发展下,一些固定资产产生较大发展,工程项目的总体建设体量也得以增长,导致工程项目的发展模式与建设数量急剧改变,从而增加了整体的施工难度和危险性。

其二,工程项目的建设主体与投资主体存在多样化特点。当前,工程项目的建设主体都比较复杂,其中含有的形式也比较多。每个环节在执行过程中,根本无法对现场施工工作进行有效保障。

其三,从业人员普遍存素质差的特点。部分施工企业随意让施工队伍挂靠,造成“二级企业投标,三级企业进场,民工队伍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比较低,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无法做到不伤害他人,更何谈不被他人伤害。

其四,随着工程项目的专业化进步与发展,一些分包工程、总包工程等业务流程存在较大形式化,展现的工程项目也更细化,无论是经营方式,还是具体的施工方式,都产生一定改变。因此,利用传统的安全保障体系是无法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是一种客观性反应。

二、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需进一步落实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的作用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涉及的内容和领域非常广泛,技术性很强。有些企业未按规定建立机构,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劳务及专业分包单位尤为突出。

(二)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力度、深度不够

在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期间,整体的实施力度不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没有对工作充分落实,存在较大的形式化。危险源辨识不清,导致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缺乏及时性,加之从业人员还存在较大流动性,促进安全教育培训的有效执行无法实现,为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埋下隐患。[1]

(三)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足,缺乏安全生产保障

企业不能投入足够资金,用于改善安全设施,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它安全生产投入,不能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要求。形成了“物的不安全状态”。

(四)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管理上的缺陷”使安全管理机制无法得以落实。无方案、方案未审批施工,或不按方案执行现象普遍。过程中不认真进行检查,查出的问题不及时整改落实,制度不健全,岗位责任制形同虚设,追责不严,处罚不力。

(五)工期控制带有盲目性、随意性

参建方追求效益,搞政绩工程,资金投入不够,工序倒置,形式化表现突出,造成工程质量差,安全隐患多。2016年11月24日江西丰城电厂作业平台坍塌事故是最为典型的事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六)监理人员不能认真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目前仍存在一个总监担任几个工程,一个监理员监理多个工地的现象,对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方案不能认真审查,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程不熟悉,现场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隐患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责令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到位,对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及时制止和纠正,对施工单位不及时整改、野蛮施工的现象不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等等。

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问责机制

制度的建立能够促进工作的规范运行。各级监管部门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主产责任制度,特别是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安全技术交底,逐步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为了避免“制度挂在墙上,行动说在嘴上,措施写在纸上,责任不在肩上,人员不在岗上,经费不用在工程上”的怪圈,问责比激励更有效,教育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也是保障制度落实最为有效的办法。

(二)注重工程质量,加强隐患排查

“忽质量、求效果、抓进度、轻安全”的惯性思维长期以来贯穿在人们的工作当中。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建筑材料、脚手架、提升机械、施工用电、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等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现场安全防护实体及工程质量、进度控制的全面管控。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合理控制工期,杜绝伪劣产品,创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排查安全隐患,及时辨识危险源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防患于未然行之有效方法。每年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对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效果显著。

(三)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很多管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对工作不够认真,无法进行有效检查,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严重,忽略了许多安全隐患。所以说,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工作中,管理人员认真对待,履行职责,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应提高自身安全素质,使安全管理工作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不断转变。

(四)发挥监管职能,落实监理职责

监督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属地管理和层级监督相结合、监督安全保证体系运行与监督工程实体防护相结合、全面要求与重点监督管理相结合、监督执法与服务指导相结合的监督原则,从实物监督向行为监督转变,由施工现场的应急管理转向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加强对施工单位安全保证体系、安全防护措施、安全评价的审核,不断提高安全监督管理的超前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进一步规范监理市场及监理行为,强化对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监理人员要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素质,加强对安全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及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加强对隐患整改的复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基于以上分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人员要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对现场工作进行调查、分析与监管工作,还要对其中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检查、落实,这样才能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维持房屋建筑工程的持续、健康、稳定运行,从而提升建筑企业自身地位,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 刘艳,江灼宣.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才智,2011(9):25.

[2] 杨大伟.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9):129-130.

[3] 李斐,刘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方法与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8).

论文作者:杨作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略论文_杨作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