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锁经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7.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连锁经营,就是经营同类商品、使用统一商号的若干企业,在同一总部的领导下,按统一经营方针进行共同的经营活动,以共享规模效益。这种经营方式出现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商业经营方式。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八佰伴流通集团面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制订了超前的计划,就是要在中国开办几千家连锁零售店。这一营销战略的提出,在当时并未引起国内同行太大的注意。然而,美国加州牛肉面、肯德基、麦当劳快餐店等早期进入者却以实绩让国人看到连锁的威力。
眼见市场的迅速变化,以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零售企业为首的中国商业部门也积极探索连锁经营的路子。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连锁经营公司1000多家,连锁店铺近2万家,年销售总额逾500亿,占零售总额15%以上,经营范围几乎涉及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所有行业,超市、便民店、仓储式商场、综合商场等多种状态并存,商品管理和配送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大中城市连锁店的销售额增长幅度明显超过了传统的零售商店,成为市场经济的增长点。
二、连锁经营的理论优势
(一)优化了资源配置。连锁经营通过统一调度,实现资源的最佳分配。同时,通过低成本扩张,兼并、重组一些不景气的商业企业,在优化资源配置、盘活闲置资产、吸纳社会富余人员等方面更具有积极的社会、经济意义。
(二)提高市场占有率。零售业的特征是分散化,要求零售企业尽可能地接近分散的消费者。追求某地单体商店规模扩大的做法在今天显然已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果(如郑州亚细亚),而连锁经营的多点分店布局从外延上拓展了企业的市场连地,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三)强化了企业形象。连锁经营企业通常选择统一的建筑形式,进行统一的环境布置,采用统一的色彩装饰,设计统一的商徽、广告语、吉祥物等,这种形象连锁是一种效果极佳的公众广告,直观、具体、生动、别致、统一的企业形象,往往成为消费者认识商店或服务的第一感觉,这就为今后的认知、购买及成为忠诚顾客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四)提高了竞争实力。连锁经营的各分店在资产和利益等方面的一致性,使得连锁企业可以投入单体零售无法相比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经营战略与策略,可以对原先独有的销售措施、广告策划、硬件设施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得整个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上;同时,水平的组织结构和垂直的管理结构又使得连锁企业的优秀管理制度、方法、经验能迅速有效地在各连锁分店内贯彻实施,这些都大大加强了连锁企业的总体竞争实力。
(五)提高了经济利益。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1.降低了流通成本。连锁经营企业的总部通过对商品库存进行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库存量,节约了保管资金,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连锁经营率先把现代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方式引入流通领域,已引起传统流通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实践证明,连锁经营企业目前已成为在商业领域综合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先锋。
2.降低了进货价格。在进货环节上,集中采购是连锁经营企业的突出特色。总部负责为各分店统一进货,因而进货批量极大,可以享受较高的数量或价格折扣,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进货价格。而逐步国际化的大规模采购,又使得这一优势进一步凸现。
3.降低了经营费用。众多的连锁分店及其总量巨大的销售额,使得每件商品上的分摊费用相对较少,从而使规模效益得到了最佳的发挥;另外,连锁经营企业由于属顾客自我选购、自我服务的为多,减少了售货劳动,因而雇员相对较少,节省了工资成本,节约了场地费用。总之,连锁经营与非连锁经营在总成本费用上的差距很明显。据统计,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费用较之其他零售商场约低10个百分点。
(六)引导了生产领域。连锁经营企业通过大批量的进货,对社会“更需要什么”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在买方市场的今天,对生产领域拥有比过去更大的影响力。随着连锁经营企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它能在超大范围之内极迅速地处理市场信息,为有关企业“生产什么”提供了更为准确、及时、翔实的决策依据,更充分地发挥着生产和消费的中介作用;同时,连锁经营企业作为现代流通产业的先进代表,早已出现创立自己的品牌向生产厂家定货、联手开发市场的现象,或者干脆进行后向延伸形成商工一体化的企业集团。
(七)增加了就业机会。从表面上看,连锁经营企业由于效率的提高,单位零售额所对应的雇员减少了,同时还会迫使一些处于相对竞争劣势的零售企业裁员或倒闭。但是由于连锁经营的高市场占有率和薄利多销,其零售总额和雇员总数还是增加了,也吸纳了大量具有专门能力和工作经验的社会待岗人员,减轻了社会就业负担;另外,连锁经营企业的低成本、高效率使得所售商品价格大范围明显降低,等于增加了消费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使他们能更多地购买其它商品或服务,乃至进行其它方面的投资,从而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就宏观而言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社会各行业的就业人口总量的增加。
(八)保护了消费者利益。连锁经营企业的营销方式和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有利于保持优良品牌商品(如进行条形码检索、计价等)、低制假冒伪劣商品、加强供销存的管理调度和不断改善服务;同时,连锁化经营方式更易于全面控制,真正做到方便购买、服务到位,始终保持商品的低价格和高质量,符合社会营销的定义,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三、现状
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始终处在疲软状态,虽然连续7次降息,物价持续下跌,但刺激需求、增加消费的始发愿望一直难以实现。大型百货商场的销售额总体上不断下滑,而唯独连锁经营企业一枝独秀,其发展速度犹如雨后春笋。如今,连锁经营已成为中国商界的热点,成为政府和普通消费者共同瞩目的焦点。现代连锁经营的冲击波,不仅改变了零售业的观念,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商业革命,已经给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消费习惯带来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然而,同已往任何一次一哄而起的项目一样,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存在的不少问题已在迅猛发展的潮头过后逐渐暴露出来,据国家内贸局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连锁经营企业的统计监测显示:2000年一季度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在全部被监测企业中,经营额下降的达42%,倒闭的占14%,三大主要业态(超市、便利店、仓储店)的每平方米月零售额平均降幅为8%,其中超市尤为严重,达15%。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固然有国内外宏观因素的影响,但根本缘由,还在于目前国内连锁经营企业自身存在的多种问题使然。
四、目前国内连锁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活。连锁经营企业讲究店多、店貌、商品、服务的标准化;购销、配送、经营、决策的专业化;信息处理、广告策划、人员培训、管理制度的统一化。必须在企业内部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等高度集权的直线管理模式,否则,连锁经营的优势和作用就难以得到正常发挥。目前国内连锁经营企业由于发展时间短、缺乏权威理论的指导以及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管理体制较为僵化,真正能达到国外连锁经营标准的寥寥无几,只不过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区域经济的差别、消费者的迁就等因素的作用而暂时掩盖了这一体制上的缺陷。
(二)政策扶持不够。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发展连锁经营的初级阶段,由政府出面来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如横向间财政体制的限制、纵向间企业能力的限制),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和扩张成本。我国连锁经营起步较晚,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指导。而目前这方面已出台的措施还很不够,主要是依靠连锁经营企业自身的力量和努力去克服连锁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上海市有关部门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例如他们作出规定:对新开设的超市由企业自筹资金不足部分,经银行逐项审察后按基准利率予以优先贷款;对新开设的超市经营的粮油、副食品、蔬菜实行返税;对新开设的超市的房租均从低考虑、分期上缴;在制定实施城市规划时,特别在制定居民住宅区建设规划时,要考虑到开办连锁经营企业的需要,以方便群众生活,为连锁店的发展预留空间。
(三)进货成本较高。目前内资连锁经营企业的进货关普遍抓得不严,造成进货渠道复杂、随大流、缺少统一规划等混乱局面;质次价高的人情货、二手货甚至假冒货泛滥成灾;还有的连锁经营企业属于行政干预的产物,各分店之间同名不同利、连锁不联营,仍然分头进货,使得进货成本居高不下。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连锁经营企业的低价格优势的正常发挥,使消费者难以享受连锁经营之物美价廉。
(四)行政费用庞杂。在现今企业已普遍意识到应削减进货成本等直接费用的同时,对间接费用进行削减更显其重要性。国内许多连锁经营企业是由大型商场改换门庭而来,但转型之前往往看重的是一些表面的工作,如部门的重组等,更有甚者只是将部门名称换一换而已,而忽视对组织机构的精减和人员的削减,使得人事管理费用和行政监督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太高,导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甚至还不断上涨,直接影响了连锁经营企业效益的提升。
(五)工商关系不和。长期以来,我国的工商关系一直处于“产品旺销商求工,平销滞销工求商”的不正常状态,造成双方同床异梦、彼此算计的局面,大家都未得到最大限度的双赢经济效益,更无法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近几年来,买方市场的形成更使得工商关系变得一边倒:商品代销已成普遍现象,商业风险基本由供应商承担。而供应商们也不愿任人宰割,他们一方面在商品价格上作文章,以弥补代销的高成本,另一方面则伺机发威以反客为主。连锁经营企业应深刻认识这种扭曲关系的弊端,尽可能为供应商分忧,以求得共生共荣。
(六)人力资源不足。连锁经营企业特别需要大批合格的专业人员,如高级工商管理人才、信息技术人才、财务管理人才、投资咨询人才、企业策划人才、广告设计人才等,而且对普通员工的德才素质也要求极高。作为连锁经营企业,除了应知人善任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人才来源:1.广为招聘,这种办法可以较为迅速地选择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在企业的初创期。而且可以给广大消费者留下很好的印象,认为该企业不仅经济实力强大,而且求贤若渴、人员素质高,从而取得一箭双雕的社会效果;2.大力培训。国内连锁经营企业无论是初创新办的还是重组转型而来的,都不可能仅通过招聘就一下子得到足质足量的各类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结合企业实际,大力实行长期的各类培训是一种好处极多的办法。
(七)连锁网点过少。连锁经营的实质就是把复杂的购销一体、单店经营商业活动分解为相对简单、各司其职的专业化、标准化、集中化的规模经营,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国际连锁经营协会规定:连锁企业至少要由10个以上分店组成,而且在经营的区域分布和面积上也有一定的讲究。而国内已成立的连锁经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经营网点少,不利于发挥连锁经营企业的规模优势。据测定,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办连锁超市,以平均有5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需有15家分店才可盈亏持平。事实上,连锁经营企业很难达到这种标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分析如下:
1.经营资金短缺。上海市硬性规定每个超市的营业面积不得低于500平方米,经营商品类别不得少于3500种,自有房屋改造开设这样一网点尚需上万元的资金,如属租借则费用更高。而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商业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小企业贷款有如登天,可望而不可即,连锁经营企业虽易贷到款,但经常入不敷出还要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况且连锁经营企业一般要在开业3年后才能进入盈利期,这些都使他们往往陷入欲发展短缺流动资金,不发展无规模效益的两难境地。
2.资金管理混乱。有些连锁经营企业好大喜功,一味地求全求多,盲目进行规模扩张,造成有限财力的分散,从而难以为继;有些缺乏应有的财务管理能力,造成资金管理混乱:货款回笼迟滞、资金流传不畅、运行效率低下、缺欠有效监督、“跑、冒、滴、漏”严重。
3.财政体制束缚。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仍实行类似“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即部门所属的企业体制和地方所属的管理体制,直接导致了国有连锁经营企业只能在同一地域范围、同一行政隶属关系内有限发展,这就严重影响了连锁经营企业规模的扩大。有些商业企业主管部门宁可所属单位经营状况很差、亏损严重,也不愿按市场经济法则加盟连锁经营企业,便勉强同意,也狮子大开口,提出一些令人难以接受的苛刻条件。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在主观上压抑了连锁经营企业进行低成本扩张的积极性。
(八)经营特色缺乏。这里所说的经营特色包含两方面含义:
1.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各连锁分店往往只看重连锁经营的统一性和标准化,忽视了在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各地区的人口差异、物产差异和发展差异,在市场定位上喜欢想当然去引导消费、创造需求,而不大考虑当地人群特殊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去求同存异、变通发展。
2.个性化的经营特色。仅以超市为例,目前的市场格局是“无处不有,千店一面”。基本雷同的外观、相差无几的种类、并不便宜的价格提不起大众的兴趣,使得连锁超市基本处于亏损或微利状态。而上海的联华超市借鉴海外同行经验,从1995年起就把各类生鲜食品引进超市,使之逐渐替代传统的菜场。结果当年销售额普遍增加80%。
(九)店面行销呆板。店面行销涉及的方面很多,如POP、品种多样性、布局合理性、购物方便性、资金周转率、投资收益率等。要想做得起,必须具备多种人才和各方面软硬条件。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使得目前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客观上店面行销呆板,如经营方式简单、促销手段单一、商品种类较少、店面布局趋同等,设计中未考虑人体工程和当地人群特定的消费习惯,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提高单位面积销售额。
(十)应用技术落后。有些连锁经营企业各种类型业务操作还属于原始的手工状态,缺少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条码使用率低,导致连锁经营企业总部与各分店和配送中心之间难以进行通畅及时的信息交流、处理、反馈,商品购销、配送与调剂的效率低下,直接限制了国内连锁经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十一)发展速度失衡。这种失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发展区域。大中城市一哄而起、遍地开花,缺乏总体规划,没有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仅北京就有便民连锁店484家,导致大家互相抢饭吃,却谁也吃不饱。而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跟原来相比,主要是购物更为就近了,其他实质性的方面仍然没有什么变化,正所谓“换汤不换药”。而对于小城镇、边远地区的人们来说,连锁经营还是一个新名词。
2.连锁业态。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业态主要有超级市场连锁、便民连锁店、精品专卖连锁店、大型综合商店连锁店、餐饮连锁店、服务业连锁店、生产资料连锁店等。而目前国内常见的连锁经营企业一般只有超市、精品专卖和部分餐饮、服务连锁店,其他则很少见。经营业态的相似会激化竞争、恶化连锁经营企业自身的发展环境;众多经营业态的缺失会阻碍市场的进化、降低连锁经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变相放弃自我发展的大好时机、拖滞人民群众生活现代化进程。
(十二)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经济的发展意味着竞争的激烈化,国内连锁企业在与其它经营业态争夺市场的同时,还要承受外资航空母舰如麦德隆(德)、家乐福(法)、八佰伴(日)、易买得(韩)、阿霍德(荷)、百佳(港)等国际著名商业集团的围追堵截。这些海外商业资本不仅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而且经营历史悠久,他们的规模少则几百家,多则上千家,特别是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超级跨国公司跻身于中国市场,未来的竞争无疑会非常剧烈,但空前的挑战同样也是巨大的机遇,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五、结语
连锁经营是一种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发挥集团化优势、实施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多优点零售商业形式。实践表明,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我们一定要抢抓时机、大力发展、全面推广。因此必须善于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纠正失误、调整措施、总结经验,使中国的连锁业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朝着理想的目标,得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