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涉普通人的道德教育——对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反思与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对中论文,普通人论文,重构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道德教育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低效性问题逐渐得到改善,然而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深刻反思传统德育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小学道德教育进行重构很有必要。
一、先成人还是先成圣:对传统德育发展路径的反思
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材中,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伟大人物的光辉形象和崇高道德的抽象教条几乎占据了全部内容。圣人之德成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政治思想教育成为其主要内容,道德几乎成了政治化的道德,成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道德。它严重脱离了道德教育的生活根基,使学生在远大的政治理想面前迷失了方向、在伟大人物的光辉形象面前丧失了成长的信心、在抽象的道德说教面前干涸了前进的动力。于是,我们的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怎样的学生呢?他们对政治理想夸夸其谈,然而却没有一点起码的政治觉悟;他们对英雄人物如数家珍,然而面对丑恶现象却退避三舍;他们对至善的道德教条烂熟于心,然而却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似乎已经习惯了把灌输作为培养道德个体的最佳途径。教师作为道德教育的实施者和权威,往往通过简单的一问一答、说服教育、奖励惩罚等手段,将一些“假、大、空”的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学生道德的形成过程就好像到银行支取现金一样,教师或书本就是道德规范的大银行,学生的道德培养简单地蜕化成了从银行的“道德库”中支取道德规范,整个道德教育过程是机械的、冷冰冰的没有任何人道主义色彩,在对儿童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中找不到儿童的存在。儿童的兴趣和个性、爱好和倾向、道德情感、道德信仰和道德行为等被“高、大、空”的道德规范挤压到了整个道德教育的边缘,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似乎变成了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字眼而被打入冷宫。再看看我们这种道德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具有高度的道德认知,却缺乏基本的道德情感;他们具有系统的道德知识,却不知道该做一个怎样的人;他们可以对道德进行长篇大论,然而在现实中却不愿把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箱中。
很显然,传统的道德教育走的是一条先成圣后成人甚至不成人(如舍生取义)的发展道路。反思我国几十年道德教育的成果,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道德教育的发展路径违背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规律,没有“成人”教育的起点,没有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培养的只能是伪善的道德家和人格分裂的“假面人”。重建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走一条扎实学生的生活根基,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先成人,再成圣”的发展道路。
二、“先成人,再成圣”:普通人道德的意义阐述
走“先成人,再成圣”的道德教育发展之路,必然要回答“成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成为一个普通人,它既是一个总属概念又是一个特殊称谓。作为一个总属概念,它指的是有别于特殊“圣人”群体的普通人群,是构成社会的主体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称谓,它指的是那些平凡生活中的生命个体。这种普通人具有两个显著特征:
第一,他是社会中的一员,遵守着社会的基本规范。普通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担负制定和实践并维系整个社会道德规范的责任。社会道德规范不是某一个或某一小部分人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在千百年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由社会主体——普通人根据共同利益制定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因此,作为普通人群体中的个体,就必须遵照这些共同的要求和规范,将其类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去,懂得个体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享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简而言之,他必须首先作为一个公民而存在。
第二,他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存在方式。如果说普通人的“普通”表现在他的社会性上,那么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的存在则是普通人作为一个“人”的集中阐释和价值追求。做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就意味着他应该在成为一个公民的基础上,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独特个性,懂得自己存在的意义并不断挖掘自身的发展潜能,虽然他没有在有生之年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成为万人敬仰的圣人,然而他却懂得生命的价值,懂得如何享受平凡的生活。从这一点而言,做一个普通人并不是简单的做一个公民,而是成为一个具有饱满生命活力的个体,成为一个懂得“做自己”的普通人。
普通人的道德是平凡的,在生活中被社会大众每天实践着,平凡得以至于让人忽视了倡导普通人的道德之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彰显出普通人道德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能认识到提倡普通人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走出一条“先成人,再成圣”的普通人道德教育之路:
第一,普通人是社会的道德实践主体。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能够流芳百世的英雄伟人屈指可数;现今人类人口近六十多亿,能够成为英雄伟人让人称颂的又有几许呢?这些人的德行无疑像是金字塔尖璀璨的明珠,让世人赞扬歌颂。然而,他们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始终默默无闻地生活和工作直至生命的终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人,并构成整个社会道德实践的主体。他们就像是金字塔的塔基和塔身,虽然由泥土和青石构成,然而一旦剥离了它们,整个金字塔将会崩溃。
第二,普通人的道德是成人的应然需要。普通人的道德是“成人”的道德。首先,它是个体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是人人都可以实现也必须实现的。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标准都不愿意遵守,不遵纪守法、不诚实守信、不尊老爱幼等,那么他必将因失去亲人的关心、朋友的信任、同伴的支持而众叛亲离,并最终遭到社会的遗弃。其次,普通人的道德又是一种追求独特生命价值的道德,它要求个体在社会化的同时,必须懂得保持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懂得珍视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懂得在乎凡生活中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和挖潜自身潜能,懂得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
第三,普通人的道德是道德升华的基础。成圣必先成人,“先成人,再成圣”才是道德发展的不二之路。普通人的道德是基本的道德,虽然平凡,却是我们走向崇高的基础和起点,从理论上讲,只要自身努力和条件允许,任何普通人都具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因此,人们可以从基本道德的身体力行中看到成长的希望,聚集走向崇高的信心,并通过不断地提升德行、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境界。
三、学做普通人是重建中小学德育的关键
做普通人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不用去专门强调,其实不然。看看我们传统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提倡的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好像我们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道德学家、圣人、英雄,其效果我们有目共睹,圣人、英雄没有做成,就连普通人也做不好了,往往是经过几年的道德教育,我们的孩子不少变成了“单面人”、“假面人”。所以,先做普通人,先学普通人的基本道德应该成为中小学德育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成为转变道德教育方向的指南。
第一,树立先做好普通人的道德目标。树立做好普通人的道德目标,并不是反对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高尚的道德追求不仅必要而且必须,它是人类的理想所在,也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终极追求。然而以往道德教育之所以成效不佳,原因之一就在于把这种宏大的近乎完美的道德摆在中小学德育的起点和核心地位,使得中小学德育成为培养圣人的德育,而这种道德追求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让学生感觉不到与自己有任何的关联,一味宣扬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道德往往会让学生感到空洞甚至反感。普通人的道德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它是“成人”的基本准则和要求,不需要学生付出很大的牺牲,做出巨大的努力,它就在我们学生身边,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这让学生觉得亲切、生动和活泼。
重构中小学道德教育,树立先做普通人的道德目标,需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懂得自己作为道德主体的独特价值,力求培养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参与生活,为学生营造一种快乐、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让学生珍视生命的价值、懂得生活的情趣、知晓做人的道理,在不断的生活体验中健康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
第二,道德内容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生活在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不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字眼,在以往的德育中,我们过分强调的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的教育,而把现实生活中的诚实、勤奋、信心和勇敢等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内容轻描淡写,使中小学德育成为进行政治灌输的有力工具,这也许是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又一个误区。普通人的道德内容来源于生活,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要求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关心帮助孤寡伤残;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保护自然环境等。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孝敬父母;遵守纪律、维护秩序;讲卫生、爱清洁、懂礼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勤俭节约、诚实刻苦,热情、诚恳、大方和自信等。
以普通人的道德目标为指导,重建中小学道德教育,其内容必须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事例,或创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第三,提倡以实践为主的德育方法。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方法单一,注重机械灌输和理性分析,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情感生活,把学生当作道德认知主体而不是实践主体,这恐怕也是导致我国德育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之一。普通人道德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具有实践性特征,它被社会群体每天重复地实践着,协调着人际关系、指导着人们的日常活动,实践是其形成的基础和源泉,没有人类实践活动,当然也没有普通人的道德要求。
重建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以实践为主要方法,在中小学德育中,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如创设具有道德问题的游戏、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科学考察等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