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晶
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卫生院 1502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医院的营养支持情况。方法 整理收集5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采用出肠内营养加场外营养相结合的方式,两组患者保证每天营养的摄入量为1500 cal,然后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白蛋白、血色素的指标进行检查,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 d的营养指标,还没有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而实验组的营养支持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场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式,营养支持的效果要好与全胃肠外营养。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都离不开营养支持,通常情况下,营养支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包括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做好营养支持,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增强患者身体的素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在围手术期营养不良的现象非常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大大增加,患者的恢复速度混满,因此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医院的营养支持,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58例消化道肿瘤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在25~58岁,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结肠癌患者23例,胃癌患者19例,胰腺癌患者15例,直肠癌患者1例,所有的患者均没有其他重大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正常的全胃肠外营养(TPN)营养支持,实验组患者在TPN的基础上,采用肠内营养加上肠外营养的方式。
1.2方法 在手术前的营养支持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可以采用静脉注射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方式,或者利用PICC置管进行注射,在手术结束的24 h后,对照组继续采用全胃肠外营养的方式。而实验组采用EN加PN的方式,进行营养的支持,在临床上用营养输注系统,不断的向体内注入营养液,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适当的改变注入营养液的量和速度,两组患者摄入的能量应该驳斥在1500 cal/d。
1.3评测指标 在手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d,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色素(Hb)的数值,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情况。
2结果
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实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调整了营养液的输入量和速度后,不良反应的症状没有改善,因此采用了对照组的方式进行处理,还有2例实验组的患者出现了腹泻等不良反应,但是经过及时的调理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因此继续采用EN加PN的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白蛋白、血色素的情况,明显要低于治疗前的情况,但是实验组的各项营养指标,要高于对照组,详细的数据对比情况。
3讨论
能够导致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如肿瘤细胞新陈代谢异常、进食障碍、化疗等导致的营养需求增加等,营养不良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表,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有>50%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其中有20%左右的患者,在患病后的6个月内,体重下降>10%。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来说,营养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营养支持能够让患者快速的恢复到原来水平,早日出院,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出现,目前西方国家的消化道肿瘤治疗中,营养支持已经被广泛的采用,我国医院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只有一些大型医院,才具备营养支持的能力。由于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营养支持体系,如营养评定和检测的系统,使得医院营养支持的情况较差,无法为患者提供一个最佳的治疗环境,随着近些年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从国外引入了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但是对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和全肠胃营养不够了解,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设备的作用。
肠外营养又被称为外科营养,是上世纪中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但是随着肠外营养的普及应用,穿刺等带来的并发症问题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围静脉营养支持代替了传统的肠外营养,大多数不能进食的问题,都可以用肠外营养来解决,但临床上的突发情况有很多,如患者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时,那么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肠内营养是随着免疫学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经过了多年的应用,肠内营养在临床的使用上已经非常普遍,由于肠内营养可以很好的提高免疫力,因此在实际的营养支持中,都会优先选择肠内营养,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提供营养,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相结合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的营养支持中,在治疗之前,通常会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束之后,会按照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加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加饮食、饮食的顺序,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这样患者就可以逐渐的脱离外部营养供给,最后用饮食就可以达到营养的平衡。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并发症的情况,如肠外营养中常见的并发症有穿刺出血、静脉炎、水肿、败血症等,肠内营养中常见的并发症有恶心、呕吐、吸入性肺炎,在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出院后继续采用肠内营养制剂,并定期的对患者进行随访,这样才能够全方位的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情况。
参考文献:
[1]姜英俊,孔心涓,田字彬,等.消化道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应用与单纯肠外营养的比较[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01):18-21.
[2]郑通标,彭海峰,唐滔,等.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08,(06):564-566.
[3]刘文,何树松,朱宏,等.9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研究[J].四川医学,2011,(03):358-359.
[4]张雨,郭永忠.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6):1233-1235.
[5]董铭锋,乔以泽,尹钢,等.食管癌术后早期不同途径营养支持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师杂志,2003,(02):223.
论文作者:计晶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营养论文; 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实验组论文; 肿瘤论文; 情况论文; 白蛋白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