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芬
(新北区罗溪镇卫生院 江苏 常州 213136)
摘要:目的 探究门诊输液病患护理安全存在着的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科学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收治的输液病患102 例,依照输液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门诊组及住院组,每组51 例。对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及安全隐患出现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结果 住院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护理安全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病患及管理等方面。结论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科学防范对策,能够帮助有效清除护理安全威胁,为输液病患带去更为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门诊输液;护理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428-02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方式较为常用,主要是指:将临床无菌用药运用大气压、液体静压的方式注入至病患的静脉之中。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明显、操作简便、病患所受痛楚较少。为了探究门诊输液病患护理安全存在着的危险因素及应采取的科学策略,文章选取了我院2013 年9 月~2014 年9 月收治的输液病患102 例,对其展开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对象为102 例输液病患。将102 例输液病患依照输液方式的不同分为门诊组及住院组,每组均为51 例。门诊组病患51 例,其中男28 了,女23 例,年龄范围为23~62 岁,平均年龄31.1±1.2 岁。住院组病患51 例,其中男26 例,女25 例,年龄范围为23~60 岁,平均年龄为30.3±0.6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状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安全问题发生)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 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 和x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状况对比如表1 所示。
通过对表格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住院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88.24%要高于门诊组的70.59%,而护理纠纷发生率1.96%则要低于门诊组的9.8%。两组存在差异明显,(P<0.05)。在门诊组出现的护理纠纷中,护理人员因素导致2 例,病患自身因素导致2 例,剩余1例因护理管理不到位因素导致。在制定应用了科学管理对策后,门诊输液护理纠纷均得到妥善解决。
3.讨论
3.1 护理安全影响因素
3.1.1 护理人员因素
在门诊输液工作中,有部分护理人员对待工作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无法严格实行三查八对,对于病患的身体状况、用药、病史等未全面掌握,致使护理差错出现。还有部分护理人员尚未树立起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日常工作服务态度较差[1]。护理人员沟通技巧较弱,交流方式缺乏科学性,极易造成病患的反感。再加上有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输液操作不够熟练,穿刺无法一次成功,进而增加病患身体痛楚,导致投诉状况出现。
3.1.2 病患因素
输液病患自身缺乏专业医学知识,对于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不抱有认可态度,对输液速度自主进行调整,导致身体不适。还有部分病患普通话不标准、或是老年人听力不佳,与护理人员沟通时语言不通。在护理人员进行病患资料查对时,极易导致出现不必要的误解,错用药物。
3.1.3 空气环境污染
在门诊输液室中,来来往往的输液病患极多,整个输液室及其周边出现极为拥挤的状况,整体空气环境较为污浊,加之输液室的布局缺乏合理性,各区域之间无法实现严格、科学化的分隔,致使患有各类疾病的病患携带着众多病原菌在输液室内,造成多种病原菌的传播。而常规的消毒方式应用无法将这些病菌完全消除,且极易导致出现院内感染问题,造成输液环境恶劣状况出现。
3.2 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3.2.1 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及责任意识
为了更好的增强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安全,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极为重要[2]。需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管理,并对其实行科学严格化的管理制度,以此帮助有效提升其专业素质及技能水准。积极采用考核及患者满意度评价的方式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改进处理。与此同时,指导护理人员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以此丰富专业知识。
另外,护理人员还需积极树立起一个为病患服务的意识。逐步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水平,坚持站在病患的角度上考量问题,及时科学的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对于病患的指责也应给予充分的同情及理解。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注意增强自身责任意识,为病患身体的康复痊愈付出努力。积极与病患之间搭建起一个沟通的桥梁,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3.2.2 积极加强安全管理
在门诊输液工作中,积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风险防范制度,对于护理安全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威胁积极进行查处、纠正。在药物应用上,也需注意实行一个严格化的审核制度,以此帮助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及安全性。
3.2.3 改善输液环境,合理配置人员设备
在门诊输液工作中,应积极为病患创设出一个优良的输液环境,确保治疗护理环境的安静、舒适。每周定期对输液室中的空气质量进行全面监测,以此帮助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相互传染的状况。将输液室内人数做合理减少,不可出现过多的陪护家属,以此帮助有效缓解室内空间拥挤的状况,给予病患一个优良的输液环境。另外,对于输液室的护理人力资源及设备应实行科学合理化的配置[3]。医院需确保门诊输液室具有充分的护理人力资源及物质储备,对护理人员的轮休制度进行科学化的安排配置,尽可能的合理缓解其工作压力,为日常工作效率及质量提供有效且全面的保障。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门诊输液室中的护理安全影响因素主要为护理人员技能、病患自身、管理不到位等因素。针对于此,积极制定实行科学针对化的管理措施,才能够帮助科学妥善的解决护理纠纷问题,提升病患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需做到认真完成本职工作,规范工作行为,提升自保意识,增强责任感,改进服务态度,积极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尽可能地将护理不安全因素缩减至最小,促使护理安全管理更为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为病患带去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小璋.影响门诊输液患者护理安全因素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2):167.
[2] 陈小梅,陈枫,林淑清等.影响门诊输液患者护理安全的因素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830-2832.
[3] 孙怡.门诊输液患者护理安全原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3):209-210.
作者简介:
朱秀芬(1978,11——)女,汉族,江苏常州人,主管护师,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卫生院工作。
论文作者:朱秀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病患论文; 门诊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因素论文; 方式论文; 两组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