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教材为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抛物线论文

用活教材例习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习题论文,创新精神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同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应抓住这一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例题、习题的讲解和练习来体现并完成的。因此充分利用这些例(习)题,用活这些例(习)题,深入挖掘它们的潜在教学功能,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成果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是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本文结合解析几何的例(习)题教学,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体会。

1 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培养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和对所学知识的僵化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善于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例如,在椭圆概念的教学中,教材是这样安排的:第72页给出了椭圆的定义(称它为定义Ⅰ),第78页例3 给出了椭圆的另一定义(称它为定义Ⅱ)。教学时,如果仅仅满足于照本宣科,分别完成两个定义的讲解和推导,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教学“封闭”,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刻应抓住机遇,提出问题:两个同为椭圆定义,它们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若有,你能找出其内在联系吗?结论是肯定的,但课本上没作解释,这必然会激发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

此时,教师注意点拨,让学生比较课本中椭圆方程的两种推导过程,发现定义Ⅰ所得方

反之,由定义Ⅱ同样也可推导出定义Ⅰ,由此可知,两个定义虽然形式不同,其实是等价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式, 既可转化为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的形式,又可转化为到定点与定直线的距离比为定值的形式,所得的轨迹是相同的。

又例如,同样讲解完第90页例4双曲线的定义Ⅱ后, 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定义,给出一道题:动点M到定点F(3,0 )的距离和到定直线x=3的距离的比等于2,点M的轨迹是什么?并求出其方程。

一般学生根据教材结论,会回答是双曲线。可在求其轨迹方程时,却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

其一,大部分学生应用求轨迹方程的方法,设动点M(x,y), 由题意得

它表示两条相交直线(除交点)。

其二,另有一部分学生,套用双曲线定义

此时,教师不应急于下结论,而应让学生充分讨论,自己去判断正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必要时可适当点拨学生注意数形结合。提醒学生所求得的a、c,当x=a[2]/c时与准线方程x=3符不符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第二种结果是错误的。

那么产生错误的原因在哪里?:难道定义Ⅱ的轨迹不一定是双曲线?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例4,发现例4中的“定点F(c,0 )”与“定直线ι:x=a[2]/c”由于c>a>0,“定点F”不在“定直线ι”上,而所给题目的“定义F(3,0)”在“定直线x=3”上, 原因在于题目所给条件,不符合定义Ⅱ所给条件。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的情境创设,促使学生去研究和发现书本上没有的或隐含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和对知识的僵化理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

2 深化概念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阻碍创新精神发挥的另一障碍是思维的惰性,对问题的理解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因此教师在讲解教材的例(习)题时,一定要发挥这些题的潜力,引导学生深入进去,把课本的精神学到手。这样才能起到优化思维的作用。

例如,课本第81页第11题:“△ABC的一边的两顶点是B(0,6)和C(0,-6),另两边的斜率的乘积是-(4/9),求顶点A 的轨迹”及第93页第16题:“△ABC的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斜率的积是4/9,求顶点A的轨迹。”两题虽只一个符号之差,轨迹形式却完全不同(一个是椭圆,一个是双曲线)。这是教材编写者有意安排的两道题,我们如果不能领会编写者的意图,就题论题,学生虽不难完成这两道题,但问题到此为止,教学效果就不理想,因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没有多大帮助。我们在讲解第93页第16题时,让学生回顾第81页第11题,进行观察对比,并将题目改成“积为常数k(k≠0)”引导学生讨论轨迹的形式与k的取值的关系。得出“与y轴上两定点连线斜率乘积为非零常数时点的轨迹是二次曲线。当常数为正时轨迹是双曲线,常数为负时轨迹是椭圆。”从而得到了一个二次曲线的等价定义。

这使学生明白了,对问题只要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敢于深入进去,善于归纳总结,就会有所发现,哪怕是不起眼的,只要不是从书上看来的现成结果,而是自己探索得出的,就是发明,就是创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大胆地创新。

3 在一题多解的解题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

解数学题,就是在于探索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结构样式,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是从同一题设中,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思维方向发散于不同的方面,有利于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材中有不少例题都只有单一的解法,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一题唯有一解”的误解。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应适当地、有目的地利用教材例(习)题进行一题多解训练。

例如,课本第58页例1:“求直线y=x+3/2被曲线y=x[2]/2截得的线段的长。”课本为了紧密配合知识点的学习,给出的解法是:先解方程组求交点,然后求两点间的距离。思路自然,学生接受是不成问题的,但我们不应就此满足,而应充分发挥它的潜在功能,适时地创设问题情境:求交点坐标计算量较大,能否不求交点而求出线段的长?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类比求一元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两交点间的距离,而得出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颖独特的解法:设而不求,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得两交点间的线段长(具体解法略)。

象这样可进行一题多解的例子,教材中还很多。它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刻理解,达到娴熟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它扩大了学生的认识空间,激发创造灵感。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

4 在一题多变的引伸演变中培养创新精神

“一题多解”从命题角度来讲没有变化,只是解法角度的发散,而这里讲的“一题多变”,既改变命题的题设或结论,又改变解题方法,是命题角度和解法角度两个方面同时发散,其发散性更强。

进行命题研究,将命题模式、解题技巧及思维方法进行充分的揭示,给学生恰当地设置“最近发展区”,就会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例如,课本第101页第5题:“经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F,作一条直线垂直于它的对称轴,和抛物线相交于P[,1]、P[,2]两点,线段P[,1]P[,2]叫做抛物线的通径。求通径P[,1]P[,2]的长。”

通过计算,可得通径P[,1]P[,2]的长为2p(解法略。限于篇幅,以下各题的解题过程均略)。稍一引伸:这两点纵坐标之积y[,1]y[,2]等于什么?容易得到y[,1]y[,2]=-p[2]。现在,围绕这一中心课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改换原题的部分条件或结论,引伸出新问题,寻求新解法。

变题1

“与对称轴不垂直的焦点弦的两端点的纵坐标之积等于什么?”

其一般结论就是课本第101页第8题:“过抛物线y[2]=2px 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这条抛物线相交,两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求证:y[,1]y[,2]=-p[2]。

这是抛物线焦点弦的一个性质。

变题2 “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P、Q,通过点P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点M,求证:直线MQ 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

这是课本第102页第13题,它是应用上述性质进行解题的实例。

变题3 问“y[,1]y[,2]=-p[2]有什么几何意义?”

经过作图、分析,可证“过抛物线的焦点弦的两端作准线的垂线,两垂足与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这实际上是抛物线焦点弦的又一个性质。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继续再作一些变题,如

变题4 “过抛物线的焦点弦的两端作准线的垂线, 以两垂足连线为直径的圆必切焦点弦于焦点。”

变题5 “以抛物线焦点弦为直径的圆,必与准线相切。”

通过这种训练,紧扣教材,适当变式,使学生从中了解命题的来龙去脉,探索命题演变的思维方法,它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5 增强例(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创新精神

开放题是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从而蕴含着多种可能,它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给学生提供较多的独创的机会。

而现行教材中的绝大部分例(习)题,条件完备,答案固定。鉴于此,有必要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将教材中的部分例(习)题改编成“探索题”或“开放题”。

例如,课本第112页第10题:“在椭圆(x[2]/45)+(y[2]/20)=1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

隐去结论,改编成“椭圆(x[2]/45)+(y[2]/20)=1 上是否存在一点,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若存在求出该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即成为一道探索题。

接着再将条件变换,问:“是否对任意椭圆,都存在椭圆上的一点与两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即成为一道开放题。

又例如,课本第112页第5题:“从一个定点M[,1](a,b)到圆x[2]+y[2]=r[2]上任意一点Q作线段,M点内分M[,1]Q成2:1,求点M 的轨迹方程。”

将题目条件中的圆换成圆锥曲线,改编成“从一个定点M[,1] 到圆锥曲线上任一点Q作线段,M点内分M[,1]Q成2:1,求点M的轨迹方程。 从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从所求得的点M的轨迹方程,可得出点M的轨迹与原曲线类型相同。这样既复习了一类轨迹方程的求法,又为学生才智的发挥和创新提供了机会。

在编制开放题时,要掌握适度,不要为开放而开放,而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这样才不至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

6 强化知识的应用,培养创新精神

数学既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又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科学。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已成我们数学教师的共识。应用也具有创造,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但现行教材中应用题数量偏少(尤其是解析几何部分),因此,我们除了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已有的应用题外,对例(习)题中,属纯粹数学模型的问题,尽量挖掘一些背景应用题给学生练习,以强化应用意识。

例如,课本第80页第2题:“给出了椭圆的面积公式S=π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长半轴和短半轴的长。我们结合课本本节开头介绍汽车油罐横截面的轮廓是椭圆,编写一道应用题:一汽车油罐横截面面积为3600πcm[2],上下顶点之间的高度为90cm,已知所装汽油超过半罐,且油面宽120cm,问油面距油罐上顶多少厘米?

又例如,在讲解了课本上求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的长的例题后,可编写一道这样的应用题给学生练习:“一门大炮从山脚向山上发射一枚炮弹,其弹道路线方程是y=x-(1/1000)x[2], 山坡的倾斜角(坡面与水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度数)为30°,求炮弹落地点A 距大炮的距离。”

许多数学题来自社会实践,是有一定应用背景的。只要我们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充分挖掘,是可以编写出类似应用题给学生练习的。虽然这些问题前人已经解决过了,但它对学生来讲却是意义重大的。因为他们在学生阶段,通过这样的训练,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了初步的感受,锻炼了一定的能力,以后参加工作和科研,将大有用武之地。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反对那种把教学过程仅仅作为传授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学习知识的过程应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只要把要学的知识看作为待创造的成果,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就能把学习知识和获得创造能力统一起来。这就是素质教育。

标签:;  ;  ;  ;  ;  

以活教材为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_抛物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