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污水处理厂炼油污水处理车间 甘肃 兰州 730060
摘要: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就要杜绝各类安全、环境事故的发生,而建立系统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本文将从如何落实直线责任、推行属地管理,逐级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和建立科学安全观等方面,探讨在落实安全责任和建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中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关键词:化工 风险因素 防控机制 直线责任 属地管理 科学观
一、概述
1、石油化工企业特点
石油化工行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等特点,极具危险性,事故发生率高,且一旦事故发生,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安全是石油化工行业的首要问题之一,采取有效地安全防范措施,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可以说已经成为保障石油化工企业财产和人身安全的必备条件。
我们从事的石油化工生产是一个连续生产的过程,装置开车投料后将不间断地投料运行,各生产工序一环扣一环,紧密相连,互相制约具有极高的连续性。一个工序或者一台设备发生故障,都会造成装置的停车甚至于发生重大事故。
2、 什么是安全?安全风险和安全风险控制机制?
安全定义: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安全风险定义:就是某一或某些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和其将造成后果的综合,称为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控制管理模式,通过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应急管理,建立基于闭环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二、石油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石油化工生产风险因素主要是由于使用大量高度危险物质,危险物质是会伤害人类或破坏环境的材料,其具有的特性是:有毒的、腐蚀性的、可燃的、可爆炸的、放射性的、低温的、高温的、起反应的等,并且可以直接起作用或通过与其他因素相互作用。使用大量高度危险物质的设施,一旦不受控制地释放时,是非常危险的。有时几种因素相互交叉组成产生新的释放,将会产生更大的破坏。
但总的来说,多数的安全风险因素,不外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企业安全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管理松懈构成的风险
(2)安全责任制不到位,考核淡化构成的风险
(3)安全操作实施不到位,违章操作构成的风险
(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知识缺乏构成的风险
三、安全风险因素产生的机理
安全风险直观的表现是事故,事故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未及时遏制时突然发生。据对各类事故的统计分析,70%以上事故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究其主要原由是因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放松,对安全生产法规与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不落实,对安全生产疏于管理而导致的。追溯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
1.人的不安全因素
人的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人的失误,这既有人的自身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如身体素质的差异、身体状态(疲劳、疾病)、技能高低、管理的好坏等。
2.物的不安全因素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当能量意外释放,可能引发事故。这种可能称为物的不安全因素。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物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危险物质的有毒、腐蚀性、易燃、易爆、放射性、低温、高温、起反应等八大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建立风险分级防控机制的迫切性
在当前市场化、全球化的形势下,正是石油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石油行业又是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和机械伤害等事故高发行业,易发多发的事故苗头怎样遏制?管工作管安全环保的责任体系如何构建?风险防控的责任又如何落实到每一管理层级的直线部门和工作岗位上?虽然近些年,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各方都在着力推行“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但由于受长期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影响,大多数企业对此工作还只停留在领导说说、安全管理人员想想阶段,距离真正落实上有直线责任,下有属地管理的风险分级防控机制还有很大的差距,种种问题,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新形势下落实企业安全责任、建立风险分级防控机制的迫切性。
五、规避风险,强化安全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1.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
①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领导负责、部门负责、岗位负责,把安全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真正落实到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岗位和环节,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与施工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落实。同时项目总包单位要督促各分包单位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监督这些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②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企业和分公司、二级单位;二级单位与运行班组;运行班组与班组人员必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对责任目标执行情况实行平时检查、季度考核、年终认定。
2.加强直线责任和属地责任的落实和管理
安全管理必须落到实处,只有自主担责才能自主管理。“管工作必须管风险”,安全管理不能剥离在生产活动之外,更不是安全部门、专职安全人员的专属工作,需所有部门单位各司其责。事故不会随安全部门的壮大而减少或杜绝。落实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是落实HSE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和职责”要素的具体体现。通过属地管理进一步分清、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权限、范围,使安全责任和义务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各项业务管理融为一体,做到人人有属地、人人有职责。通过划清各单位与单位间的属地区域范围、理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业务关系,避免推诿、扯皮现象,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管理不缺位、不错位。落实属地管理进一步树立员工由“岗位操作者”向“属地管理者”转变的意识,提升管理者由“属地旁观者”向“直线责任者”转变的理念,逐步实现各项事物本质意义上“齐抓共管”的目的。
3.建立安全生产统筹基金,保证安全生产必要投入
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统筹基金,把安全生产必要投入作为一种制度来管理。以企业收入为基数,根据一定比例设立安全基金账户,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专项用于安全技术科研经费,安全技术设备更新、安全奖励、安全知识培训、安保体系宣传贯彻及认证工作等,为安全生产的动态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经济后盾。在此基础上制定企业内部不同规模、不同招标方式项目安全措施费用、概算标准,建立安全专项经费使用明细表,以进一步明确每个安全工程应该投入措施费用的具体数据,逐步完善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形成企业安全投入长效机制。
4.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
为杜绝重特大恶性、群死群伤等事故,重大危险源控制尤为重要。针对重大危险源,企业必须制定专门的管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必要时,应与直接管理部门签订“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控制责任状”,在日常生产中必须针对每一项编制专项管控方案,除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包括监控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建立管理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监控、检查和管理,并及时形成系统记录台帐,跟踪管控,以切实做到过程管控,源头预防。
六、用安全科学观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
工业的文明离不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物质及文化的需求,现代工业的发展又承受着高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巨大风险,对风险的承受力与社会文明及公众的文化素质、经济条件有直接关系。科技越进步,文化事业越繁荣,人们的安全科技文化程度也需要相应提高,促进安全向着科学化管理迈进。科学的工作态度可以为人们提供正确的工作方法,科学、合理、有序地工作,成功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使人们真正拥有安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明的社会。安全已发展成为一门以技术应用过程中安全与危险这对矛盾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独立学科。不能建立起安全学科观,企业安全管理就只能囿于以经验性的事后处理为特征的管理,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的技术成果进行管理创新,就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浪潮中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大企业的需要。
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员工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是生产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生产企业的命运。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生产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文士.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孟祥林.浅议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J].化工管理,2005(1~2).
[3]孙怀通,高荔.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6,4
论文作者:聂智斌,黄晓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风险论文; 属地论文; 事故论文; 责任论文; 企业论文; 危险源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