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论文_汤树根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论文_汤树根

【摘要】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指明其关键意义,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阐明培养学生积极性的策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施。

关键词 :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 策略

一、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意义

1.道德与法治课主要特点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保证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实践,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非常重要,此课程有助于对学生起到德润心灵与保护成长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素质教育背景 下,更 具 有 育 人 的 重 要 价 值。

教师个人魅力可造成学生对课程知识及内容的认同感, 直接影响学生, 师生的平等交流还可打破师生距离。同时在互动教学中,学生可体现个人特点,师生也会深入研究并认真思考,如此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理解人文知识,实现新课标改革目标。

2.主要意义

(1) 有效体现课程创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有关于道德修养及法治教育的知识极其关键,课程内容均需与时俱进,然而很多学生认为这是说教式教育,因此在初中的学习中,会觉得是一种洗脑及知识的灌输,提不起对课程太大的兴趣, 且较多学生认为法律知识课程内容,并没有和当前生活及学习的直接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极少会遇到有关案例。 所以针对于教师而言, 对课程的偏见带来极大教学难度,怎样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产生对课程的兴趣,取互动教学的方式可经激烈的问题辩论、时事分析、讨论、交流等模式,创新课程内容,带来全新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及社会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更好落实教学目的

正确的三观初中学生尚且没有形成,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但是互动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具备分辨不良信息、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经课堂上的案例分析,选择互动式教学,讨论发生的热点事件,让学生被互动教学模式所吸引,枯燥理论教学变为热烈讨论,达到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教学目的, 明白成为合格守法公民意义。

(3) 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知识,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法律或道德问题,积极的提升课堂参与度,应用课堂所学知识。 另外, 法治课程及道德修养需加强理论知识应用,教师开展互动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及分析实际问题能力,把人文知识提升到逻辑认识,给学生创造出参与教学的氛围,转化理论知识为生活学习的实际行动。 通过积极的互动, 互动式教学可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及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可直接发表理解及看法,提出自己对时事新闻的看法, 全面提升学生教学质量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演讲口才、沟通交流技巧及创新能力等。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问题

1.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倡导学生主体活动及自主发展,强调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但是这并不是要弱化活动教学中教师引领作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同时教师会在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中, 把课堂变成了“ 活动串烧”,全部教学活动丢给学生, 预设出丰富多彩学习活动,将教师从一言堂解放出来, 并尊重学生主体性, 无疑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不关注学生课堂表现,似乎神游于课堂外,难以很好承担活动引导、合作及组织者角色,不提升学生认识,实际上造成学生学习收获较小,教师引领缺位,对于促进学生精神成长较乏力,也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曲解及误读。

2.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思考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思想决定着其方向及性质, 是活动教学的灵魂。 且其是为了实现学生心智全面发展,以及学生情感升华、思想深刻、思维灵动。 然而一些教师在整个的教学中,片面追求活动的丰富、趣味性及数量,造成学生对涉及的思想及问题探究仅仅是“ 蜻蜓点水”, 教学进程太快。 另外, 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可营造出充满活力及生机教学氛围,但是通常情况下,活动一结束很少会有学生主动思考其意义及目的, 更多讨论情绪体验。 缺乏深刻的学习思考, 仅仅停留于较感性认识状态, 最终难以实现思想性教育教学目标,达到基本的感知目标。 活动思想性不鲜明, 气氛热烈、形式化程度高、活动丰富,缺乏深度思考,淡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及意识形态属性。 因此,这一课程教学需获得一定思想性要求,同时凸显活动体验价值。

三、初中道德及法治课互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1.引发学生思考

 选择互动式教学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中来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需真正的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转换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师需保证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扮演好课堂引导及组织者的角色。 但是, 分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促进生生互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形式,可合理化的把学生分为不同小组,按照道德与法治具体学情,按照学生特点,在组内阅读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有效的交流及互动,提出些问题,且相较于灌输式教学,互动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加优异。 如《敬畏生命》时,让学生们观看一个宝宝出生时母亲极端痛苦的录像片,然后大家再给母亲唱《感恩的心》,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并要求班上的同学模拟写遗书,给学生们直击心灵的对生命的敬畏,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都非常震撼,切实感受到了拥有生命的幸福。

2.实现师生互动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激励的语言、小奖品、眼神等实现。 通常情况下,道德修养和法治教学中,一些教不应师仅仅照本宣科,一味进行填鸭式教学, 避免产生沉闷的学习氛围。 所以, 在整个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及准确,以及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同时教师的精神状态打破学生及教师陌生感,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状态。 另外, 在互动式教学方法中, 思想与情感上积极互动为最高境界。同时教师的情感及眼神不应局限于个别表现积极学生, 其可直接影响每一学生,特别是针对表现不太积极的,

需营造出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关注他们情感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可实现学生道德素养地提升。

3.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案例教学法为常用教学手段之一,可通过新闻、生活社会实例, 传达给学生有关内容。 一方面,造成课程中知识课获得在现实生活的印证,不再局限知识与书本,进一步深化其在学生中的印象。 另外,其可缓解学生课程的乏味及枯燥。 除此之外,案例教学法以最清楚的方式告知学生具体应用方式,较直观、明确。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还可实现对多媒体教具的积极应用。总之,老师需要关注不同教学策略的合理应用,分析目前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给予学生更多力所能及的帮助, 真正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开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浅谈 [J].神州,2017,(14).

[2]后晓贞.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131.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2019年度“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大赛”一等奖作品

论文作者:汤树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探究论文_汤树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