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产业转移 促进经济发展——对欠发达区域发展战略的一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欠发达论文,产业转移论文,促进经济发展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促进欠发达区域发展,是一国乃至一国内部大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则是欠发达区域发展的核心。其中,区域自身的努力固然不可缺少,但能否充分借助外界力量发展自己,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大背景下,欠发达区域能否抓住机遇,主动接受产业转移,增强自身实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一、从区际产业转移的普遍性看欠发达区域接受转移的可能性
区际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
产业转移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70年代,发达国家的钢铁、造船、化工等部分产业也开始向外转移。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抓住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带来的契机,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接受发达国家转移而来的产业,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8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和地区再次接受美、日等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汽车、家用电器等产业部分领域的生产,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向着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型,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纺织等开始向经济发展水平更低的地区转移。我国和东盟作为亚太分工中的第三梯度,接受了大量从美、日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产业转移不仅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而且也广泛存在于一国内部不同经济梯度的区域之间。正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梯度,蕴含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客观基础。因为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国内部较发达区域的土地、环保、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会以更快的速度攀升,再加上其面临的市场饱和,投资回报率下降等原因,一些产业或产品的竞争优势会逐渐丧失,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的巨大压力。而另一方面,一些欠发达区域则由于基本发展条件已经具备、要素价格低廉、政策性优惠等诸多因素,而成为一些产业新的优势生产区位。这样,两方面的作用,会使较发达区域的一些产业出于保持、提升竞争优势的动机而寻求空间上的迁移、重组,从而发生产业的区际转移。
可以说,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梯度,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从而推动了产业的空间转移。因此,只要一国内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区际产业转移就必然会发生。如果考虑到一国内部各区域间要素流动性比国际间更强的事实,就更有理由相信一国内部各区域之间产业转移的普遍性。正是这种普遍性,为欠发达区域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发展自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从产业转移的效应看欠发达区域接受转移的必要性
区际产业转移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它对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即存在产业转移效应,这种效应是欠发达区域经济起飞的动因之一。具体而言,产业转移效应表现在:
(1)要素注入效应
广义而言,要素是产业可以获得的,能使其有效生产出对消费者有用产品(服务)的有形或无形的统一体。它包括有形要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也包括无形要素,如劳动者技能、知识和生产技术等。欠发达区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自然资源、劳动力等普通要素丰富而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等要素短缺。这种状况是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产业转移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资本、技术的转移,也伴随着其它无形要素的进入,具有综合性,因而接受产业转移能够使欠发达区域迅速积累起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条件。
(2)技术溢出效应
产业转移往往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区域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区域,具有梯度性。这种梯度性决定了欠发达区域移入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般要高于当地产业的平均生产技术水平,这样,移入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将发生作用。技术溢出效应是指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输出的先进技术被输入方消化吸收所导致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转移过程所带动的输入方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效应产生途径有二:一是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硬途径,即由于移入产业所包含的技术本身被移入区产业模仿、消化、吸收,导致移入区产业的技术进步;二是软途径,即具有先进技术的移入产业在对移入区相关产业产生前后波及作用的过程中,往往会拉动后者的技术进步。无论哪种途径,都将促进移入区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关联带动效应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复杂、而密切的联系,包括后向、前向和旁侧关联。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实质就是移入产业关联效应的发挥过程,包括(a)后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对各种要素产生新的投入要求,从而刺激相关投入品产业的发展;(b)前向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活动能通过削减下游产业的投入成本而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或客观上造成产业间结构失衡而使某些瓶颈问题的解决有利可图,从而为新的工业活动的兴起创造基础,为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可能。(c)旁侧关联效应,即移入产业的发展会引起它周围的一系列变化,如促进有技术等级性和纪律性的劳动力队伍的建立,促进处理法律问题和市场关系的专业服务人员的培训,以及促进建筑业、服务业的发展等。总之,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功能,它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移入区域整个经济的发展。
(4)优势升级效应
欠发达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源、劳动密集而技术层次低的传统产业比重大,先进产业比重小。相应地,区域比较优势主要也以传统要素为依托,体现在传统产业上,因而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层次都比较低。外部先进产业的移入,为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升级创造了机会。因为先进产业的移入必然带动着资本、技术等稀缺要素的迅速积累,引起区域要素禀赋的迅速变化,这种变化将有助于区域新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形成,从而推动产业比较优势的转换升级,提升欠发达区域在区际分工中的地位。
(5)结构优化效应
产业转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欠发达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一方面,先进产业的移入本身将使移入区产业中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和比例上增加,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体现出高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先进产业的移入,意味着新的生产函数的导入,这种蕴含新技术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会作为“扩散源”,对原有的相对处于较低层次或等级的产业发生“升级转型”运动,对其增长产生广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从而逐步提高整个产业整体的技术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向着高级化方向演进。
(6)竞争引致效应
移入产业与当地产业相比,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营销手段等方面往往占据着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使当地产业卷入竞争之中,有可能使移入产业打破欠发达区域原有产业的低效垄断局面,改善区域产业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在竞争压力下,当地产业要在移入产业的中生存发展,将不得不采用先进技术,或进行技术创新,通过新观念、新设计、新工艺、新产品等拓展市场,创造新的消费取向,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因此,与产业转移相伴随的内外产业间竞争,是欠发达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
(7)观念更新效应
观念落后是欠发达区域一笔凝重的历史遗产。其传统观念突出表现在因循守旧、小富则安的思想,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的思想,平均主义和“等靠要”依赖心理与懒惰思想等。这些都是欠发达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欠缺的重要根源。来自发达区域的产业移入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因为先进产业移入必然伴随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即产业转移带来的不仅是品牌、资金、技术等有形资源,更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和新的管理方式等无形的资源。这些无形资源将对欠发达区域传统观念起着融合、更新、改造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
上述产业转移的多种效应充分说明:欠发达区域接受产业转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欠发达区域借助外力,凝聚内力,形成合力以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
三、对欠发达区域接受产业转移的几点建议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欠发达区域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以便更好地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自身经济。
(1)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意识
欠发达区域要突破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产品创新上都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发达区域产业转移的需求为基本参照,全方位敞开大门,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国内发达区域开放,既对竞争性产业开放,也对垄断性产业开放,在开放中努力吸引国际国内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前来开发,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
(2)更好地营造产业转移环境
转移环境既包括以基础为主的硬环境,也包括以人文、政策、服务等为内容的软环境。良好的区域环境是产业能否顺利转移和移入区能否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因素。为此,欠发达区域一方面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切实加强水、电、路等基础方面的规划和建设,逐步改善转移硬环境,另一方面也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拓宽区域优惠政策范围,规范部门管理、简化办公程序、转变工作作风等逐步改善区域产业转移的人文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3)恰当、合理地选择移入产业
欠发达区域应本着“积极接纳、谨慎选择”的方针,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区域内外市场的形势,结合区域要素资源禀赋、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进切合本区域实际的相关产业。尤其是对移入产业的技术层次、产业关联度、以及移入产业的市场潜力等方面应有所要求,尽可能引进“适宜产业”、“良性产业”,更好地推动区域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4)正确处理借助外力与激活内力的关系
内力的激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欠发达区域在千方百计吸引外力的同时,必须设法激活内力,以形成内外兼承,加快发展之势。激活内力,从要素层次看,应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把有效吸纳外部要素与本区域要素培育结合起来,以吸纳弥补不足,以结合求改善,逐步优化区域要素结构,最终促进区域潜在优势向现实优势转化;从产业层次看,应注重本区域模仿、创新能力的培育。通过培育,拓展区内产业与移入产业间开展协作的能力、空间、程度及规模,以更充分地利用产业转移效应,打好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