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工业化进程的独特之处及其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处论文,温州论文,启示论文,进程论文,独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道路有很大差异,但总的来看可归纳为两种模式:平稳渐进模式和倾斜突进模式。前者是指产业结构由一次产业为主导向三次产业为主导逐渐推进,即农业、采掘业——轻纺工业——重化工业——服务业、信息业。采取这一模式并获成功的主要是老牌发达国家,如英、法、德、美、日等。后者的主要特点是打破老牌发达国家那种按步就班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战略,而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发展特点,按照某种标准,选定几个主导产业,重点倾斜发展,以此在短期内带动整个经济飞跃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战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已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并很快向高技术工业化阶段迈进;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工业化初始阶段,产业结构仅处于最低状态。如果按照以往发达国家的足迹亦步亦趋,不仅发展过程和结构升级过程过于漫长,而且和发达国家的距离将愈拉愈大。因此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以各种手段重点发展工业的战略,在产业结构值上则表现出工业份额显著高于一般国家,形成了与西方学者钱纳里、库兹涅茨综合大量国家计算的产业结构标准值出现较大的偏差。倾斜突进模式在我国也备受推崇,但由于我国在建国后前30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依靠政府力量强行推进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从而使国内产业结构过度错位,产业之间联系断裂,结果前30年的工业化战略有较大失误。70年代末以后,我国被迫对前30年的工业化战略作了调整,但倾斜突进模式,即通过政府行政力量,组织大量人财物力,选择重点行业突破发展,仍然是80年代以来直到现在并将延续至下世纪的我国发展战略的主导思路。
一
我国温州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真正启动,它走的也是重点发展工业并以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但进一步考察就会发现,在我国总体倾斜突进式的工业化进程中,温州走出了一条与全国及国内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一道路在国内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温州工业的突进发展不是由政府主导的,而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民间力量形成的,体现出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其次,正因为主要靠市场和民间,所以其工业化步骤是渐次的,工业化水平到目前仍然不是最高的,企业规模也是较小的,然而发展绩效是较好的。用一句话概括前十几年的温州道路就是,在“小商品+家庭工业+专业商场”模式下,走过了工业化初始阶段(或称第一轮工业化进程)。其主要特点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小企业为依托,依靠自身力量,完成了产业结构的一次升级。
前10多年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三大产业层次上,走的是工业突进忽视农业的道路。
70年代前,农业是温州的主导产业,直到1978年温州农业比重约是42.2%,在三大产业中居首位。国际经验及公认的理论都认为,一个国家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首先就是以农业为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的转变过程,其标志就是农业比重下降和工业比重上升。而农工比重的一降一升背后又有着不同的工业化道路。如何处理工农关系是任何国家工业化起步时期面临的首要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农业发展战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所实行的整个工业化发展战略。从对待农业的态度上,世界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同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农业相对发展,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实行产业结构升级,如老牌发达国家是这样,台湾也偏向这一战略。另一种是在农业尚不发达,农业生产率较低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力量强行启动工业化进程,韩国是这种战略的典型。前一种发展战略中,农业比重的下降是由于其生产率提高引起的,从而相伴随的工业化进程较少因农业而发生梗阻。后一种发展战略的好处是较快地发展比较利益高的工业,并由工业引导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其弱点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较强的“二元结构”,随后农业经常成为阻碍工业化进程的力量。
70年代末以来,温州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战略(即在处理工农关系上)走的是韩国式道路。(1 )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呈“超压缩型”。有关数据表明,日本农业比重从42.7%下降到6%, 用了76年时间,年均下降0.48个百分点;德国从44.8%降至5%, 用了约100年时间,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美国从上世纪的17.9%降至2%, 用了85年时间,年均下降0.19个百分点。韩国则在战后30年中,使农业产值下降了30W上百分点,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从而被国际上称为“压缩型”工业化道路。而温州的农业产值由1978年的42.2%下降到1992年的21.9%,14年中下降了20.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45个百分点,因而我们称之为“超压缩型”工业化道路。(2 )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速度则大大落后于农业产值比重下降速度。1978—1992年14年中,温州劳动力比重下降12.8个百分点,年均下降0.9个百分点。到1992 年农业产值比重为21.9%,劳动力比重为47.6%,呈明显的“二元结构”。(3 )农业无法满足工业化需要。主要标志是温州粮食缺口增大,自给率逐步降低。(4)前述第(2)(3 )两项表明温州农业产值比重大幅度下降,并不完全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放弃农业的结果。因此,就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看,温州实行的是跨越农业直扑工业的倾斜突进模式。
以市场导向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一般都是在农业相对发展的提前下进行工业化的。温州为何会基本“放弃”农业而突进工业?这一方面是工农比较利益差别所致;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温州不同于一个独立的国家,它毕竟只是我国的一个地区,因而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它很容易将利益低的农业转移给国内其他地区,自己则利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和传统优势,充分发展比较利益高的工业,并通过地区贸易保持和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
2.在工业发展上走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技术档次和工业结构的道路。
温州在工业发展上为何没有象韩国那样很快掠过轻工业而重点发展技术档次高、价值含量大的重化工业,起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发展重化工业需要大量投资,主要依靠市场和民间集资的温州地区,在工业化起步时期,尚无力筹集大量资金。韩国主要是通过政府力量筹集资金启动重工业,而温州政府奉行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由市场引导企业的方针;国家也由于种种原因在温州少有投资。(2)与农业相比, 工业的比较利益优势明显,但总体上看,国内工业水平仍然较低,工业内部利益差别不大,按市场法则,各个行业均可得到平均利润率。这样温州自然首选有市场需求、投资少、获利快的轻加工业。(3 )温州地区手工业的传统优势也使其在这方面如鱼得水。
温州以市场为导向循序渐进的工业化道路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工业化是在“小商品+家庭工业+专业市场”的基础上起步的。我们已论述了温州工业化循序渐进的原因,小商品和家庭工业则是温州循序渐进工业化的起点。温州工业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一个个小家庭;资金来源主要是家庭的平日积蓄;生产过程无需专用厂房、仓库,在家庭中腾出一点地方即可;生产的产品都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成本不高、能耗小、运输方便的小商品和再生加工商品。最早发展起来的产品有再生腈纶织品、小塑料片、塑料编织袋、纽扣等。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温州的纽扣、打火机、皮鞋、服装、低压电器、灯具已长驱直入,雄霸国内市场,并成为80年代温州第一轮工业化过程中的六大支柱产业。温州每一支柱产业或主导产品背后,都有一张庞大的专业协作网。正是依靠这种区域性的社会化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生产,使得产品价格低、品种多、翻新快,在劳动生产率和资金上显示出明显的竞争优势。
以80年代的支柱产业打火机为例,温州打火机的生产一直未形成“大而全”的办厂模式,而是依靠灵活的市场机制,围绕生产流程中的每道工序和工艺环节,办起众多相对独立的生产配套厂,彼此衔接形成协作体系。温州大虎打火机厂是全市打火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精致的防风式打火机有30多种组成部件,其中许多部件都有固定的加工点。这样厂家不仅避免了设备、原料方面的过大投入,减少了重复、闲置所带来的浪费,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大大缩短了开发新产品的周期,能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同时配套厂和加工点的高度专业化生产,又降低了配件的生产成本,形成生产的良性循环。目前温州有600 多家打火机厂,与之配套的厂(点)4000余家。 温州的防风打火机最低价格可到3—4元/只,还有利润可赚。这充分说明了为什么小商品能在温州成为支柱产业和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工业化进程的“滩头阵地”。
以上从产品的角度说明了温州工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换一角度即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家庭工业,这些家庭工业背后是一个庞大和发达的专业市场。它使温州家庭工业具有了社会化特性。这首先表现在它与自然经济条件下那种以满足自家或本地区需要为目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工业不同。温州的家庭工业不论从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原料的供给,还是从生产发展的需要来说,都同本地无多大的直接联系。它是一种社会化专业化的商品生产,是以全国、甚至海外市场为目标来生产的。如目前桥头纽扣产量占全国纽扣总产量的70%,销售量占全国的85%。其次家庭工业的社会化还表现在其内部分工与协作上,这在前面打火机的例子中已有了很好的说明。再次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个专业化生产的村镇,即通常所说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进而形成大量的专业市场。目前温州有大小商品市场400余个, 专业市场130多个,日上市交易几十万人。 遍布于温州的专业市场是其家庭工业的重要依托,正是专业市场使原本封闭、简陋、技术低的家庭工业不但冲出了小生产的樊篱,而且极具社会化专业化特性,成为完成温州第一轮工业化的主角。以技术含量低的小商品,组织形式简单的家庭工业作为工业化的起点,是温州工业化循序渐进的主要表现之一。
第二,产品结构、规模和产业结构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进步和扩大的。以小商品为基点崛起之后,温州的工业化步伐完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一步一个脚印。70年代末期,温州的主要工业品是小塑料片、再生布及其服装,80年代塑料、皮革、服装、电气等行业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上述六大支柱产业,以其大产量低成本占领全国市场。90年代,一方面对原有优势产品进行大规模的提高质量、提高技术档次的活动;另一方面新的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兴起,如电气行业中的稳压电器、高低压电器,机械行业中的真空包装机械、印刷机械,家用电器(电冰箱、空调等),汽车配件等等。另外90年代以后,基础工业和基础产业投资明显加强,“二基”的加速发展预示着温州将逐步由工业轻型化阶段向重型化或高加工化阶段转变,产业结构也将再次升级。
上述“温州模式”工业化道路的独特之处,即完全从自身实力出发,选择某些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击败其他竞争对手,占住市场,积累资金,然后盯住下一个产品,进行又一轮竞争。而这一轮轮过程完全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如90年代温州提出“质量立市”,是因为温州的传统优势产品遇到了全国其他地区同类产品的强烈挑战,其原有优势缩小,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提高,“质量立市”既是温州政府的一种战略安排,更是广大企业的内在要求。再如90年代高加工度轻工产品的兴起,也是由于温州在其传统产品上的优势缩小,而前一阶段的资金积累已有发展更高档次行业的内在要求。工业加工度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又对基础工业、基础设施有了更高的需求,因而“二基”开始加快发展。所以温州的工业化过程完全是在市场作用下的顺序渐进过程。
第三,企业组织形式及规模同样是循序发展的。温州工业化起步时期,企业的主要形式是家庭工业即家庭手工作坊,“家家开厂、户户办店”、“前店后厂”是这一情况的反映。随着资金积累,私营企业逐步取代家庭作坊;生产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又使一批合伙企业兴起,但合伙企业产权结构的弱点加上法律不规范,出现了“一年合伙,二年红火,三年散伙”的现象,阻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随后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大量形成,企业组织形式走上了稳定、规范之路。随着产品档次提高和生产规模扩大,1992年以后企业集团兴起,到1994年已组建56家企业集团,1995年又新建30余家。从最初几个人的家庭作坊到目前上千人的企业集团,企业规模在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的引导下,由小到大逐步扩展。
3.整个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走的是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
第一,在地方与国家的关系上,主要依靠地方自身力量。多年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在温州的投资很少,改革开放10多年来,温州几乎没有中央项目,同时温州也未在税收等方面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因此温州工业化得以顺利进行和产业结构得以步步提高,主要在于它存在一个自我积累机制,即人们具有自动控制消费和将利润的大部分投入再生产的强烈动机,从而保持了社会的高储蓄率。正如刘易斯所言“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了解资本家剩余的作用”,罗斯托则说“一个国家的起飞过程,就是其储蓄率由不到5%上升到15%甚至20%的过程”。 而构成温州经济细胞的民营企业,是形成自我积累机制的保证。
第二,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前面已经论述了温州工业化的主要力量是小企业,其小企业之所以能够成为工业化的依托在于它的高度专业化和社会化,而高度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基础是充分发挥的市场机制。由于温州在建立市场经济方面比国内其他地区领先一步,正是凭借市场的力量,温州的小企业击败了其他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较大规模企业,因此,市场是推进温州工业化的主要力量。
二
70年代末期以来温州工业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道路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1.建国后我国采取的是倾斜突进式的发展战略,但这一战略是针对整个国家而言的。至于国内各个地区如何制定本地区的发展战略,是不是一定要照搬国家的整体战略,把国家产业政策拿到本地区来“照猫画虎”,就值得考虑了。我国的现实是,大多数地区在制定自身发展战略时,未能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是一味效仿国家的整体战略,因此国内不少地区的战略规划都大同小异,相互可以套用。典型的如汽车被国家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国内各个地区(从省、市甚至到县)也纷纷将其列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结果造成国内汽车厂家数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而总产量还达不到发达国家一家企业的水平。因此,各个地区如果都套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往往会妨碍这一战略的落实;而各个地区如果能根据自身实际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区的发展之路,不但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国家整体战略的实施。温州模式在这方面就给我们一个较大启示。
2.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并取得良好的发展绩效,是温州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经验。虽然战后不少发展中国家强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纵观世界各国,政府深度参与经济活动未必带来良好的结果。采用典型政府主导倾斜突进战略而取得成功的只有韩国等少数国家,另外一些获得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在重点发展工业的前提下,其工业化进程似乎更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偏向平稳渐进模式,如同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我国台湾省。国内有一种观点,即经济发展中落后地区具有“后起效应”,但它必须通过政府的力量才能实现。其实各国的经验表明,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同样能够实现“后发优势”。温州作为国内市场经济的先行地区,70年代末还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水平,经过10年的市场导向型发展,90年代温州已与全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同时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绩效良好,明显呈现出发展成为全国发达地区的势头。温州这一发展过程主要是靠市场力量,市场之所以也具有后发优势,是因为经济发展本身就具有“滚雪球效应”。如果结构协调,“雪球”的增大速度会越来越快,市场正好为“雪球滚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环境。
3.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是温州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另一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政府主导的倾斜突进模式在国内的一个不良后果是由于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而资源配置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地区。这使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把很大部分精力放在与中央政府“争投资,要项目”上,形成一个地区上了一个大项目,该地发展水平才能上一台阶这种典型的外延发展模式。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实现两个转变的今天,温州的经验就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4.温州工业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在市场主导型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温州政府采取不直接参与和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充分发挥民间资本作用的做法无疑是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但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一种人们相互之间信用关系的秩序。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可以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但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建设和规范市场秩序。温州工业化进程中曾出现大量诸如假冒伪劣等破坏市场秩序的现象,而政府未能更早地关注和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否则温州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效。这对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级政府来说,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