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分析论文_邓玮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分析论文_邓玮

(湖北省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探讨核心素养的概念,一方面是我们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是经济、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我们应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社会需求的品格和能力。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时空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价值观等。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依靠历史知识,应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历史线索,将历史知识学为所用,能做到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辩证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关注问题。对目前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包括学生的文化底蕴、科学思维、快乐学习、健康生活、创新实践等五部分内容。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一要让学生领会历史知识,二就要树立学生的国本思维。学生在知晓历史、明确历史的基础上,达到与历史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互通,做到以史为鉴,彰显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意义和价值。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一方面是学习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学生历史的思维意识,促进学生历史价值观的构建。初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时空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家国价值观等。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对教学课堂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一、初中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要求

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素养的基本要求就是知识、力量、方法论以及价值取向。历史素养就是学生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阅历积累而得到的历史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的价值取向。历史素养呈现出来的就是学生可以从运用历史学科的思维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这些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主要有时空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家国价值观五个部分[1]。

(一)时空概念

历史的时空概念就是指把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抽象到具体的时空情境中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明确时空概念是学生理解历史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培养历史思维的关键。

(二)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还是我们判断历史的重要技巧。教师要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搜集、分辨、以及使用多种历史素材,培养学生应用史料进完成证明过程的能力。学生要学会根据相关历史资料开拓新问题、构建新视野,表明自己对历史的观点和看法。

(三)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就是教师教会学生站在历史的实际角度,尽量客观、实事求是的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进行阐述、了解和理解。学生要具有博大的情怀和空间想象力去设身处地的感受历史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构建自己的历史理解。

(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我们要以历史资料为根据,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理性思考历史事物,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培养学生针对历史而形成解释能力,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过去的历史情境中,合理思考历史事物,运用客观、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人类社会以及现实问题。学生应该清晰认识到历史解释的意义所在,从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家国价值观

家国价值观就是指我们要针对历史事实和现在的价值取向进行有机统一,从我们的人文历史中提炼真、善、美的价值观,明确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学生应该从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吸取我们文化历史的精神内涵,构建健康、文明、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培养国际理解的大格局。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一)运用合适史料,使课堂内容多样化

由于初中学生的阅历和学习能力有限,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主要以笼统的历史事件讲解为主,关于历史事件详细的内容教师很难展开讲解,课时的影响也比较大。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多下功夫,在教材对历史事件交代不清的时候,教师适当运用历史史料配合教材内容的讲解教学[2]。学生可以会更深层次的理解历史事件。以川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程教学为例,武昌起义胜利以后,袁世凯拥有帝国主义的大力支持,他是怎样一步一步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因为历史课本篇幅有限,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的原因并未详细讲解,教师就可以课外收集史料,制作成PPT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辛亥革命的带头人是孙中山,孙中山为了拉拢袁世凯推翻封建帝制就退位,袁世凯做总统后尽干坏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二)史料案例比较,增强历史理解能力

初中历史的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些虚无缥缈,历史讲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与当代实际生活并无直接联系,学生很难对历史事件产生共鸣。基于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带入感,学生进入历史的维度去思考、分析历史事件,就能够理解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对某些事情的判断和做法。只有学生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意识,才能更好的学习历史,增加理性、科学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进行不同的史料案例分析,让学生全面、多角度的考虑问题。

(三)多媒体教学,构建历史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课堂中,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教学。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支持和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的加工、创作和创新。教师运用适当的历史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事实做出正确合理的思考和判断,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价值观。以川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五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课程教学为例,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课程教学教师运用视频媒体播放,关于苏联解体以后人民的生活,国家政治形势的真实小视频总结,学生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进行思考。世界开始动荡不安,苏联解体后,没有了超级大国的制止,中国则被迫走向前线,也开始被美国遏制和围堵,总体来说,苏联的解脱对中国有一定的影响,力量平衡打破了。

结束语: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据历史史料,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思维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作能力,构建历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帆.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 文理导航(上旬),2018(4):61-61.

[2]李树林,陈光裕,马玉括.史料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1):43-48

论文作者:邓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分析论文_邓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