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宽容的生态&中美报刊言语版比较研究_美国社会论文

冲突与宽容的生态&中美报刊言语版比较研究_美国社会论文

冲突与宽容的言论生态——中美报纸言论版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言论论文,中美论文,宽容论文,冲突论文,报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报纸的新闻评论已呈现繁荣局面,与此相应,一些报纸纷纷开办言论版(注:比如:《南方周末》的“视点”、“百姓茶坊”;《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北京青年报)的“每周评论”;《检察日报》的“法治评论”周刊;《北京晚报》的“新闻快说”;《工人日报》的《新闻评论》;《南方都市报》的“时评”版;以及已停刊的《中国妇女报》的“每周评论”、《大连日报》的“新闻网吧”。有的是周一刊,有的是周三刊,有的已经达到了每周四刊。)。同时,国外著名报纸言论版的实践,也开始引起国内同行的注意。此文通过对美国《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等言论版与中国几家报纸的言论版进行内容与形式的比较,尝试归纳言论版的特性与规律,希望能够对我国报纸言论版的实践有所裨益。

一、中美报纸言论版的不同景观

1.美国报纸言论版的冲突性景观

言论版在西方的理论依据,是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正如自由主义理论所提出的,媒介具有告知、娱乐和销售功能,但是除此之外,它还必须承担讨论社会冲突的功能。”“社会责任理论主张,任何人如果有重要的事情要说,他都应该得到一个可以表达的场合。如果媒介不承担提供这个场合的义务,就应有人来监督媒介,使其尽到责任。”(注: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342页。)

美国40年代由大学教授组成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提出:

“大众传播机构应担负沟通公共消息与意见的责任”,要“成为意见与批评的论坛。”(注:李瞻《新闻学》(台湾三民书局,205、209页)。又:我国早期新闻学者徐宝璜的《新闻纸之性质与价值》一文在写到新闻纸的评论时事职务时,第一个职务即是:“供给各方平等发表机会。新闻既为国民之言论机关,社外一切来件,但须所记不虚,言之有理,不应问其属何党派,及与本报主旨向背,而予以刊出,供世人讨论,给各方平行待遇。”这是一个宽容的讨论尺度。见人民大学出版社徐宝璜著《新闻学》。)因此,有了这样一种理论基础,美国报纸的言论版就呈现为多种言论主体、体裁混杂,具有冲突色彩的格局。这就是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的"EDITORIALS/LETTERS"和"OP-ED"——社论与读者来信版(对页)所体现的风格。这种冲突性既表现在读者来信、专栏文章的观点冲突,也表现在读者“来论”与报纸“社论”的对立格局。

《今日美国》的社论版在一篇社论之下,安排的就是两篇观点对立的文章,叫作Today's Debate(今日争论)。一篇是“我们的观点”(Our View);另一篇是“反对观点”(Opposing View)。比如2002年3月27日的社论版上,Today's Debate:Medical Privacy。“我们的观点”文章的题目是HHS weakens protections(《HHS削弱了保护》)》。HHS是美国政府机构health and Human Service的缩写。这篇文章对美国政府在医疗信息的隐私性保护方面的退步提出了批评。因为新的规定取消了必须患者明确同意医院才能公开他(她)的医疗信息的条款,而改为让患者看一个“注意事项”(Notice),这个注意事项中包括同意医院公开其医疗信息。这样一个程序可能使患者稍不注意就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而“反对观点”的题目是:Less Papper Work is Better。这篇署名文章的观点是:这样一个注意事项将给患者同样的隐私权。在文章结束之后,报纸还特别注明:这篇反对文章的作者Dick Davidson是美国医院联合会的主席,这位HHS的主席拒绝写“反对观点”。

2002年4月25日的Today's Debate(今日争论)是关于CDC(美国政府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项反对生物恐怖的立法建议。这项建议要求立法机构赋予各州州长在紧急状态下的特权:包括公开患者信息、征用医院、车辆,以及对生物病毒的感染者实施隔离措施等。但是这个立法建议受到美国各州已有的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权利的法律的限制。争议就在这个问题上展开。《今日美国》的观点是支持这个立法建议的,表现在Our View文章的标题上即是"Old Laws Pose New Threat"——它认为落后的法律跟不上形势的需要。而Opposing View栏则发表了Duane Parde的文章"CDC Proposal is Extreme"(CDC的建议是极端主义的)。Duane Parde是美国国会一个立法委员会(American Legislative Exchange Council)的执行主席。他认为:这项立法建议与美国人民的一些基本的权利和自由相违背,If states go too far,they hand the terrorists of the world a belated victory.(如果国家在这个问题上走得太远,那不啻于给世界恐怖主义分子奉上了一份迟到的胜利。)

这种把不同观点的公众言论与社论摆放在对等位置的做法,既体现了客观性,也体现了对读者和社会公众的尊重。

而同样医疗信息的隐私性这个话题,《纽约时报》2002年3月27日的社论版是以多篇读者来信的形式反映不同观点的——读者针对几天前该报关于这件事的报道和文章写信发表不同观点。《纽约时报》的做法与《今日美国》的做法相比较:第一,没有明确把自己的观点与读者和不同观点摆放在对等的位置;第二没有把这种对立置于同一个版面的“共时态”结构中。但是后者体现的不同观点更丰富,其形式也更自然一些。

《今日美国》这一张社论版的冲突性还突出地表现在另一点上:2002年3月27日这一天的主打社论为批评安达信公司的文章《CEO Resign,but Anderson Still Fail to Fix its Flaw》,而在社论栏旁的来信栏中,却发表了一封安达信公司的一位员工为自己的公司和员工鸣冤叫屈的文章《Where is Justice for Anderson Workers?》。文章称,对整个公司的指控是当代的公共私刑、有罪推定。如果说公司个别领导的错误行为是他们罪有应得的话,那么让整个公司的员工承担失去工作的后果就决不能说是公正的。另一封来信也是对安达信及其领导人的贡献大加赞扬。在举世滔滔对安达信大加挞伐的社会舆论中,《今日美国》能够发表这样与自己的立场不同的观点,可以见其社论版的办报理念了。

这种冲突性表现的是一种“平衡理念”。

胡舒立在《美国报海见闻录》一书中对《圣保罗报》报的社论版有这样一番介绍:

“我问负责选编言论的社论作者兼助理社论编辑罗伯特:‘美国报纸选登言论的标准是什么?’罗伯特说:‘各报不一样。有的选与本报社论意见不一致的文章,有的选与本报社论观点接近的文章;还有的不管这些,专选读者感兴趣的题目。我们嘛,就是让版面平衡。’我明白罗伯特所说的“平衡”的含义。在刊出安执笔的社论《延长大赦期限》的次日,《圣保罗报》在社论版对页登了一篇意见完全不同的文章《非法移民大赦该适可而止了》。这可以说是‘平衡’的典型一例了。”

正如美国新闻教科书所言:“社论·言论”版像头版,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其篇幅。它是有机的,富有生命力的;它是平衡的,表情丰富的。”(注:引自胡舒立《美国报海见闻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2.我国言论版的源流演变

我们党报历来有“读者来信”版,照例由报社的群众工作部来做,而不是由评论部来做;而长期以来读者来信版的内容,主要是人民群众提出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疾苦,把党报当作一个类似政府信访部门的一个渠道,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而主要不是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国家大事的个人观点。因此,这样的言论版,从读者方面来说,实用功能比较强。这样的版面本身,缺少意见交流的性质,更缺少观点冲突。后者实际上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党报和其他报纸都是一个空缺。因为在一个思想并不活跃,言论空间比较狭窄的时代里,让读者直接发表自己对各种社会问题、国家大事的个人观点,比让他们只是直接诉说自己的疾苦,更困难,也更敏感。

当然,《人民日报》1956年为改版写的社论《致读者》曾提出“开展自由讨论”的观念:“在我们的报纸上发表的文章,虽然是经过编辑部选择的,但是并不一定都代表编辑部的意见。——这不是说代表编辑部的意见就不可以讨论,而是说,我们发表的某些文章的某些观点跟编辑部的有所不同,这些文章的作者的观点彼此也不同,这种情形希望读者认为是正常的”。这些观点,也可以看作我国报纸与西方报纸言论版操作庶几相近的思想资源,只是对社会生活真正的自由讨论几十年来既未成规模,也未成“版”。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而来的新闻机构的多元化和党报自身职能的变化,以及国家法治化,报社作为一个“信访部门”的角色逐渐淡化,有的报纸是觉得坚持下去很困难,有的媒体觉得投入太多,投入与收益比不合算,有的是觉得直接干预本应该由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来管理的事务,容易牵连官司。因此,读者来信版在一些报纸都消失了。起初代替“读者来信版”的言论版,是一种纯社会评论版(比如《北京青年报》的《每周评论》)。它几乎完全是由擅长写评论文章、杂文的社会文人群体来支撑的。这种版面,不涉及私事,但却充满正义感的抨击。这其实只是报纸杂文栏目的扩大而已,品种比较单一,代表的社会人群也比较单一。除了文人之间的观点和思路不同,谈不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观点冲突与交流。

真正带有交流性质的言论版,比较典型的是《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用该报总编辑李学谦的话说,这个版是追求“大嘴小嘴都说话”。一个农民的一封几百字的来信,也能刊登,专家学者的几千字的分析文章,也能登。特别是设立“不同观点”这样一个栏目,重视观点的冲突,让社会上不同利益的人,让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在一起说话。

《人民日报》编辑陈家兴撰文介绍“青年话题”版:

“话题的内容无疑是‘热’的,多是围绕社会生活中刚刚发生的、颇为读者关注的事件、人物指点评说。话题文章不浅不深也不俗,易为读者阅读和接受,不知不觉中就会让读者喜欢上并逐渐培养出一种‘我也想说’的兴趣。因此,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参与是话题类栏目板块‘火爆’的根本所在。它们的兴起,正是‘读者办报’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与广大读者参与社会生活、发表意见看法的意识分不开的。”(注:引自《人民日报》总编室2000年7月15日的《编采业务》,第413期陈家兴文章(传媒“话题”热——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述评》。)

我觉得,陈家兴说得最好的一句话是:“逐渐培养出一种‘我也想说’的兴趣”,这是媒体对民众民主意识和表达能力的促进,这是报纸对人(读者)的真正影响。

但是,比起国外《纽约时报》的“社论·观点”版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交流版”(“社论/言论/天下事”)来,《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还是不一样。因为前者是把代表编辑部的言论——社论与读者的观点放在一起发表的,特别表现了对读者言论的重视;而《青年话题》的主打言论却不是社论,作为我国中央级主流报纸,该报的社论仍然放在一版,并且很少见到。这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党报系统长期以来对“社论”规格的珍重:非到年节和重要会议才发社论,而不是像西方报纸那样以“社论”作为报纸每日对日常新闻的表态——《纽约时报》的社论是每天两三篇。这使得我们的社论基本上失去了“新闻评论”的功能,而已经“规格化”——形式主义化了。

在我国,比较接近于国外社论版通行做法的是《工人日报》与《南方都市报》:《工人日报》是把署名的本报评论员文章挂“社评”的栏题与一般评论和来信放在一起。尽管其“社评”仍然不是社论。而《南方都市报》,作为都市报,本来就没有社论,它的言论版(称“时评”)的头条文章就是一篇“社评”,有自己报纸署名的评论员文章,也有署名的特约评论员文章。这种署名的评论员文章,与不署名的美国报纸言论版的社论相比较,实际上显示出它们的尚没有达到明确代表本报立场发言的身份,其地位也较后者为轻。但是,正是因为相应“降低”地位,使得“高高在上”的社论所通常不涉及的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得以进入“社评”的选题,这才能做到每期一篇的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都市报》的社论版“时评”的版次——在报纸A组的第二版——翻过要闻版就是它。这突出代表了近年来我国报纸对言论版的重视倾向,这与1800年的美国最早的言论版《曙光报》(The Aurora)的版次相同(注:程之行《评论写作》第72页,台湾三民书局1984年版。)。而现在《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则把社论版放在A级的倒数第2、第3版对页(倒数第一版是广告、天气版),比如2002年3月27日《纽约时报》的社论版对页是A22-23;同日《今日美国》的社论版对页是A12-13。《中国青年报》的言论版《青年话题》在第8版(平日的最后一版;两大张叠在一起,4版实际上成了倒数第一,8版成了倒数第三)。这些言论版的版次由于报纸的张数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都显示了言论版的独特地位——“倒数第一”也是一个优先次序,这方便读者。

我国报纸的社论的困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有一种想法:我国报纸社论改革的出路,恐怕在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社论版”上。只有在一块活跃的社论版上,在一个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观点组成的开放、活跃的言论氛围中,现在社论的那种呆板、高高在上的毛病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从长时段的新闻史看,这种把社论与来信放在同一个版面上的形式,既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规律。它必然随着公民社会的成熟而到来。因为它所适应的环境,就是公民议政。我们已经在新出现的一些报纸言论版上,看到这种端倪了。

二、言论版的几个特性

综合上述比较,我尝试归纳言论版的几个特性。

1.(动态的)往复性与参与性

它反映了意见的特性,意见本身是会带来意见的,这是一个无穷的、不断发生的过程。《纽约时报》电子版在社论的旁边置有一个链接:"READERS'OPINIONS Join a Discussion on Today's Editorials"——征求对当日社论的看法,择日刊出。而在下面就发前期的READERS'OPINIONS就反映了这种连续性和往复性。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则往往以“不同观点”的栏目,来回来去地刊发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不同观点,往往一篇文章引出一种“不同观点”,而“不同观点”又引出更“不同”的观点,如此延续数期不止。

2.言论版应该具有一种(静态的)结构性与生态性

一个版面的多篇言论,往往并不是偶然的、机械的关系,而可能是不同的、对立的关系、相同的关系、相互映衬的关系,这些关系形成一个有张力的语义空间。单一的言论品种不能构成生态性;多品种但不互相发生关系也不构成生态性;不同的言论品种、代表不同人群的言论品种相互反应、互相批评,才构成生态性。

纽约时报EDITORIAL/OP-ED版有TODAY'S EDITORIALS(社论)、OP-ED COLUMNISTS(专栏作家文章)、EDITORIAL OBSERVER(编辑观察)、LETTERS(来信)、OP-ED CONTRIBUTORS(投稿)、READERS'OPINIONS(读者观点)等栏目,可谓品种多样。它的两个对页言论版给我的深刻印象,就是它把严肃的政治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融和在一块版面上。比如2002年3月4日A20版(Editorial/Letters)版上,版面左上头“小报头”下,是一篇社论:

The Ruses to Block Reform(《阻挠改革的诡计》)

这篇社论说的是参议院审议一项有关选举捐助金的改革法案。

在这篇社论的右边,就是两组读者来信,一组是不同身份的读者针对一项有争议的医疗技术mammogram(乳房X线照片)的不同看法——都是针对几天前时报的社论和报道而发的——分别在医学福利、医学风险和医学应有的诚实态度方面提出看法。

另一组更生活化:Cloning Your Dog:A Sweet Illusion(《克隆你的狗:一个甜蜜的影像》)——好几个人对某人要克隆自己心爱的小狗提出看法,还配了一幅漫画。

另一个例子是2002年3月25日这一天的社论版:

其中一篇社论是:The Politics of Judgeships(《法官的政治》)

这是一篇批评布什总统在任命巡回法官问题上有党派立场的文章,属纯政治性文章,与大多数人无关。但是,在旁边却有一组读者来信,针对布什政府提议取消医疗隐私保护条例中必须病人同意才可公开的条款的不同看法——表现了政治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的性质。

而与此相比,国内一些言论版,还没有这样的生态性,它们或者全由报社自己的记者编辑包办,或者全是社会上熟头熟脸的杂文作家。读者对于他们的见解有不同观点,也无从反映。

3.言论版应该具有冲突性

作为一个社会的影像,言论版是具有冲突性的,因为社会人群的观点是相互冲突的。比如2002年4月2日《纽约时报》社论版上一组以To End the Wave of Terror(《终止恐怖浪潮》为题的关于巴以冲突的来信,反映了相互冲突的观点:

有一位读者明显站在以色列一边,他说:“历史告诉我们:对恐怖妥协是错误的,因为它只能导致更大的冲突与危险。”

另一位读者则说:“除非沙龙给予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上的人民以希望,绝望和不顾一切的做法才能得到控制。”

还有一封来信说:“哪有什么成功的会谈?我能记得的只有无数由沙龙提出的单方面停火,而回答这种停火的只是更多的人体炸弹。”——这显然是同情以色列的。

接着的一位读者则对3月31日该版上一篇"Suicidal Lies",《自杀的谎言》提出批评,他说那位作者先生“没有提到在最近的冲突中1100名巴勒斯坦平民被杀死,他是不是仅仅注意到了以色列一方的痛苦、死亡和不安全?”

——你看,就是这样针尖对麦芒。

言论版的冲突性,本身就是它的宽容性,首先编辑要容人批己。

例如:《今日美国》报社论版上Today's Debate(今日争论)将“我们的观点”与“反对的观点”的对等设置。像这样的言论传统,我国新闻媒体极少。上一个世纪30年代胡适办《独立评论》的时候,就转载了罗隆基为天津《益世报》写的一篇社评。这篇文章是与胡适唱反调的。胡适在“编辑后记”中说:“罗隆基先生驳我的‘国联可以抬头?’的文章,虽然不能改变我乐观的观察,却是我们读者应该读读的。”(注:引自谢泳《罗隆基评传》。)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从1999年底创办之初就特设“不同观点”栏目,强调“不同的价值”。它在1999年11月1日的发刊词中写道:“关键是‘不同’。‘不同’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包含着新闻媒体求新求异的运作和读者求新求异的阅读规律,更重要的意义是:思想进步可能就孕育在‘不同’之中,而相同只能使我们停在原地。”现在,尽管国内言论版对“社论”的不同观点虽未形成像《今日美国》那样的Today's Debate制度,但《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的确经常性地以“不同观点”栏目刊发读者对该版主打言论“冰点时评”的反对意见——包括对本版评论编辑自己言论的反对意见。这样的尝试,从一般看法上是不利于本报权威性的,但它是报纸言论版的一种胸怀,一种对读者的坦荡姿态。这方面的自觉实验,恐怕要期待于报业竞争使报纸更近一步接近读者的市场压力。

三、结语

美国报纸的言论版,从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相似规模和功能的我国报纸的言论版在20世纪末开始复现(注:上一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报纸曾经有过言论版。)。这反映出:尽管言论在不同国家报纸的地位有所不同,不同国家对于报纸言论功能的理解有所不同,但言论版本身是报纸运作的规律所致。《中国青年报》的言论版“青年报话”创办两年内系统调查在报社的所有版面中读者阅读率一直仅次于要闻版,就是一种证明。我国台湾的新闻学者程之行先生曾在上一个世纪80年代说过:“我国中文报纸不想有言论版,并不是篇幅有限,或格于其他困难,而是对于评论功能未得应有的重视。……如果我们不必有一个‘公众论坛’,这也罢了;否则,社论版的出现不只可能而且是一必须。”(注:程之行《评论写作》第72页,台湾三民书局1984年版。)

总之,言论版是社论政治化、政治生活化、社会宽松和开放条件下必然会出现的报纸现象。我国报纸言论版在20世纪末的出现,是中国社会成熟化、中国报纸成熟化的印证。然而,言论版的操作本身对报纸对意见信息的冲突性理解、宽容性接受都是一种考验,这是与报纸从业人员新闻采访、写作素质不同的素质。我们现在已呈遍地开花之势的报纸言论版,也许还未准备好这种素质。

[收稿日期]2002-04-12

标签:;  ;  ;  ;  ;  ;  

冲突与宽容的生态&中美报刊言语版比较研究_美国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