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优化途径论文_靳连科,杨径周

漫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优化途径论文_靳连科,杨径周

甘肃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41000

摘要:建筑行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社会及人们生活的稳定发展。在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更大的挑战,这是当前不少建筑企业相继成立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白日化。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下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建筑企业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非常必要。本文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足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稳定长远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技术管理;不足;优化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及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也给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契机。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建筑领域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在这样的局势下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就必须从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入手,有效提高建筑的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建筑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保证企业有着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真正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企业。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的作用

综合国力的增强让我国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追求当前很多建筑物都经历着拆除重建,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数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部门无法将自身职能充分发挥,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必须要对管理进行优化,以此来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降低建筑施工的成本,保证建筑施工的效率。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1.管理组织制度缺乏完善性

虽说建筑领域近几年的发展非常理想,但是每个企业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不仅只是体现在设备上,在施工技术管理上也非常明显。当前很多建筑施工项目开展时都采取分包机制,也就是说一个工程由多个施工单位负责,这很容易在管理中出现混乱的情况。在分包制度中,施工技术管理部分都是由总包单位来担任,在进行施工时,完全是靠分包合同将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强制的联系到一起,但是无法将其进行彻底联合,很多时候,一些分包施工单位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是设备原因,对于最先制定的施工技术标准是无法完成的,从而使得工程的工期出现延误、质量不达标等情况,给施工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增加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

2.施工制度体系缺乏合理性

每个企业都有针对他们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如果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能落实,那么很难保证企业能够长远发展。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着,在此过程中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很多企业在对人员进行配备的过程中技术岗位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对接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企业内部进行岗位责任划分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经常会出现多个人负责一个环节的监督,或者是一个流程没有人来进行监管。此外,一些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完全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施工标准当成是废纸一张,没有建立施工制度体系,或者是建立的施工制度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不具备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体系

企业想要保证整体施工建设的质量,那么就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可是目前很多企业并不具备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体系,也没有针对人员行为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约束,经常出现因为“关系户”而使事情得过且过的现象。另外,监督人员整体专业能力欠缺,无法将监督管理工作做到整齐划一的地步,导致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体系形同虚设,完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途径分析

1.对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采取分包制进行工程施工建设时,应该深入的了解每个分包商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实际创建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充分落实在实际的施工活动中,针对每一个岗位和环节。此外,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应该保证管理人员数量的充足性,注意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调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安全意识。

2.合理化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为了对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及其他事项进行约束的主要途径。为了对施工技术管理有效优化,企业要从自身内部着手,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化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在制定中要保证制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侵害国家的利益,同时对于关键环节一定要严格的限制,彻底落实到实处,不能存在虚假,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3.不断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监督体系

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及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企业在监督管理人员上岗前对其进行正规的培训,确保他们专业能力和素质良好。另外,在监督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和规整监督。在进行人员任务分配时每个人的责任和目标都要落实到位,同时让监督人员充分地认识到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监督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都按照相关的行为规范进行,一旦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工作,应该立刻对工作人员进行警告,并加以整改,保证施工工程中的安全和工程质量。

4.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执行力度

想要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及效率,那么前提就是要确保具备完善、健全的组织体系、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等,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大执行和落实力度,这是施工技术管理作用得到全面发挥的关键。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度那么一切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所以企业在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执行力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将施工技术监管落实到实处,对工程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负责,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环节操作都要必须遵守相关的行为规范;其次就是对建筑工程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按照原有的程序完成,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5.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是工作主要负责人,整个工作能够有序稳定的进行取决于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高低。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将工作人员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借助制度这一工具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就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方案,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能够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完美的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想要得到持续发展的机会,必须要经历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全面的优化。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各施工单位之间能够协同配合和调度,还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成本的浪费,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而在技术管理优化中要着重针对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及监督制度等进行有效优化,做到真正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勇.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265.

[2] 赵岩,潘丽君,王从润,许维云.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8):291.

[3] 杜宇龙,李铭.我国现阶段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与优化措施[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69.

[4] 杨会臣,刘顺超.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探讨 [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2):147.

论文作者:靳连科,杨径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漫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优化途径论文_靳连科,杨径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