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中国“博士军团”冲击诺贝尔奖的90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诺贝尔奖论文,中国论文,军团论文,博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出路不止一条:“天才少年”高中退学搞科研
2009年8月的一天,即将升入高三的赵柏闻,在父母陪同下来到他就读的北京人大附中,向校长提出了退学申请。校长听完赵柏闻的讲述后,只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是真的想搞科研,还是想出国?”这个18岁男孩坚定地回答:“搞科研!”“好,那我支持你!”赵柏闻至今对女校长充满感激。
1992年出生的北京男孩赵柏闻,与同龄人并无二致。把他放到三里屯的时尚酒吧,他能跟着音乐跳起来,也会跟女孩搭讪几句。但不同的是到了第二天,当大多数同龄人回到各自大学继续听课、做设计、准备论文时,他则要回到华大基因研究院,主持国际视频会议,向手下的博士、科学家们布置研究课题。这就是他退学后的别样生活。
赵柏闻与基因结缘,可以追溯到15岁读初二时,他偶然得知父亲的一位朋友是中国农科院的基因测序专家,不禁好奇地和那位叔叔聊了很久。后来,对方送给他一些基因测序方面的书籍,更激发了他对基因的研究兴趣。
初三暑假,赵柏闻毛遂自荐到北京农科院研究所“实习”,干的都是帮研究人员清洗试管、拿工具之类的“杂役”。作为回报,研究生们让他借阅遗传学教科书,并参加很多分子植物学实验,包括给黄瓜基因组排序。两年后,17岁的他就在国际知名科学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表了破译植物基因的论文。锋芒初露,“天才少年”的美誉不胫而走。
高二暑假时,研究所导师推荐赵柏闻去总部在深圳的华大基因研究院,参加科学夏令营。华大基因是全世界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曾代表中国承担人类基因测序计划。来到梦想中的基因殿堂后,赵柏闻就找到研究院院长汪建要活儿干。汪院长把他“推”给了华大基因的另一个“神奇人物”李英睿,这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才子,曾旷课到华大“打黑工”——不要工钱只干活,后来被华大基因研究院录用,现在已是这里的首席科学家。李英睿随手写了一道基因学术+编程的题目,让赵柏闻自己去解。
赵柏闻仅用一个下午,就把完美答案提交给了李英睿。对方当场震惊了,这道题正是他们基因项目组所遇到的一个学术难题,即使让专业研究人员破解也需要一段时间!李英睿本想用它打发赵柏闻一下,甚至让他的实习期“耗”在上面,孰料这孩子竟然一下午就搞定了!
此后,李英睿便开始“游说”赵柏闻留在华大基因。想到可以用别人准备高考和读大学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由怦然心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开明的父母最终同意了他的决定,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小兵领大将:率“博士军团”破译天才基因
到华大半年后,赵柏闻的“小宇宙”爆发了,他得到了一个新的任务——担纲“人类认知能力与基因的关联”项目负责人,通俗地说就是领衔研究“哪些基因使人更聪明”。华大之所以选刚满19岁的赵柏闻做负责人,是因为这个项目由他提出并发起。
在团队中,这个年轻的小领导扮演3个角色:首先是定期组织电话会议和网络通气会议,协调项目推进情况;其次是处理项目合同签订工作,与政府部门打交道;当然,他还负责对生物信息进行分析。
说起他研究的具体内容——“智力差异如何产生”,已经困扰了人类几千年,如今它将有望从遗传基因来解释。基因如何决定神经发育?生物体作为硬件如何决定了“软件的升级”?这个大胆创新的从DNA表层到认知网络的“跨越式”研究将如何完成……这些都是赵柏闻团队要做的。
2010年6月28日,《华盛顿邮报》采访报道了赵柏闻以及他发起的研究项目,美国记者在文中激动地称:“年纪轻轻他便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挑起大梁……古老的中国将重返世界科技强国之林!”看到这篇报道,国内外对该项目兴趣浓厚的科学家、大学教授、研究员纷纷联系赵柏闻,表达了想加入该项目组的意愿。最终,这些“请愿者”以兼职和专职研究员身份,参与进了该团队,使得赵柏闻一下成了统领20几人的项目组“小领导”,其中不少人都拥有硕士、博士学位。
曲线上大学:90后“创新家”剑指诺贝尔奖
赵柏闻团队的科研项目,对普通人有什么意义呢?男孩的解释很有趣:“我们通过胚胎筛查,发现的一系列促进高智商的DNA标记,将被用来创造‘超级婴儿’。如果父母使用试管受精,他们就可以从一群受精卵中挑出最聪明的那一个。事实上,这些备选的受精卵都是你的孩子,你只是从中选出了智商最高的那个而已。”
在单调、枯燥的科研工作之外,赵柏闻是一个会玩的年轻人,他深谙“劳逸结合”的道理。闲暇时,哪里有自己喜欢的摇滚音乐会,他立马飞到那去释放自己!看电影、弹钢琴、读书,也是他钟爱的放松方式。
在工作之余,赵柏闻并没有放弃读书。2012年8月,赵柏闻在学术研讨会上结识的几位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联名向港中大的校长推荐他,称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幸运的是,赵柏闻符合港中大的入学申请条件,于是他被顺利录取!不过,他和学校谈好了条件,他不要文凭,只修习自己所选课程,这些课程或许有助于他的研究。学校不仅同意了,还给这位“科研牛人”发了奖学金。
2013年8月21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办的世界著名科研杂志《科技商评》,公布了“2013年度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家”名单,全球35名年纪在35岁以下的青年入选,年仅21岁的赵柏闻成为年龄最小的“创新家”。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赵柏闻和团队成员已经破译了2200多份高智商人群DNA样本,研究成果基本完成,不日将会把“天才基因根源”公之于众。据他透露,父母智商对于后代智商的影响超过了60%,而且是双方共同影响后代智商,并非传言的母亲决定后代智商。
国内几位著名科学家曾预言,这个思维严谨而又敢于创新的90后“天才男孩”,将来最有望问鼎诺贝尔科学奖!对此,赵柏闻笑容灿烂地说:“虽然我一向看轻比赛与获奖,但诺贝尔奖在我心里的分量却很重,它的确是我和‘战友们’一个火热的梦想!我们会用不懈地努力向世界证明,中国的科学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