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析的概念框架新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概念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7)12—0025—03
内容分析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ing Merton)指出,内容分析是一种考察社会现实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通过对文献的显性内容的特征的系统分析,得到与之相关的潜在内容的特征的推论。内容分析法本身是一种不断发展、完善的方法。随着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它经历了直观阶段、定量描述阶段、社会现实的独立调查工具的成熟阶段、学科间扩展的阶段,以及奠定理论方法论基础阶段。
早在1969年,克里本道夫(Klaus Krippendorff)就提出了内容分析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克里本道夫的概念框架有3个意图:第一个是规范的(prescriptive)意图,是为了有助于概念化和实际的内容分析研究设计;第二个是分析的(analytical)意图,是为了便于对他人已发表的内容分析做批判性检验和比较;第三个是方法的(methodological)意图,是为了提出内容分析的操作准则和预防标准,分析者可以使用这些准则评价正在进行的内容分析。3个意图相辅相成,概念框架有助于不断系统地改进内容分析的方法。
显然,规范的意图是应用于内容分析实际实施前,方法的意图是应用于内容分析的实践中,而分析的意图则是应用于内容分析的实施后,克里本道夫的这个概念框架涵盖了内容分析的全部阶段,宏观概括,同时又为内容分析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保证了一定的灵活性,使得概念框架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审视内容分析的起点。
内容分析的概念框架运用了一些概念组件:文本(text)、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分析者确定的情境(context)、分析构念(analytical constructs)、推论(inferences)、验证依据(validating evidence)。
模型中的箭头从文本指向内容分析,最后,推论的箭头指向文本外的研究答案,意味着从文本推论到文本外现象的过程,是内容分析对分析者能力的扩展,使其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克服了人为的交流阻隔,推论出当前不可接近的现象。
1 文本(Texts)
内容分析从文本(text)开始,克里本道夫所谓的文本(text)是阅读和重构后的产物,具有因人而异的符号表达性(symbolic qualities)。另一方面,内容分析者也要考虑到本文来源(如作者、传播者)已经意识到分析者的存在,对文本内容的故意扭曲。例如政治演说人预期到其演说内容一定会被推敲,所以分析内容时就不能仅仅看演说的字面意思。所以,分析者的文本在各自的情境体系中都有对应的来源,图中以虚线菱形框表示。
2 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s)
研究问题是分析者从文本中推论的目标。通常,这些问题都有几个研究初期无法确定的备选答案。内容分析是为了得到文本外的“言外之意”,研究者从文本出发,推论的是文本外的特征或文本外的现象。内容分析者先确定研究问题,而后开始着手调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效率,带着问题分析文本总是更有效率。二是作为实证基础,在内容分析中,研究问题的几个特性为:
2.1 研究问题能通过检验文本得到答案,其实质是基于文本分析上溯因性推论确定答案。
2.2 给出了供分析者选择的一系列可能(假设的)答案(在图中为虚线表示的菱形)。
图1 内容分析的框架模型
2.3 关于当前无法接触的现象。
2.4 考虑到验证问题,验证即通过其他方法观察或证明推论现象的发生(在图中一条从其它范围指向研究答案的细虚线)。
3 情境(Context)
内容分析的“言外之意”一定是依托于为了解答研究问题构筑的情境之上。文本在使用它们的情境中才有意义,情境是分析者自己构建的关于文本的概念环境。不同领域的内容分析者都有其情境限定的体系,椭圆虚线框代表了众多其他人的体系。
在内容分析中,情境包含了分析者用于文本研究的所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是理论、言之有理的观点、实证根据、有所依据的直觉、有关阅读习惯的知识等。在情境范围内,文本和研究问题被联系起来。文本的情境知识可以分为两种:
3.1 稳定关联性(the network of stable correlations),稳定关联性将可利用的文本内容与研究问题可能的答案联系起来,不论这些关联是实证的、还是来自适用的理论、抑或仅仅为了分析目的的假设。
3.2 作用条件(contributing conditions),所有已知的对稳定关联性影响的因素构成了作用条件,且这种影响是可预测的。
内容分析者应清楚说明其确定的情境,使学术同伴和研究结构的其他阅读者能清楚理解分析,否则,研究结果是不容易被真正理解,并且也不可能被其他方法验证。
4 分析构念(Analytical Constructs)
分析构念相当于分析者制定的推论规则(roles of inference),利用了分析者的情境知识,特别是解释文本和答案间关系的假设关联性和作用条件。分析构念将情境转化为可以计算的形式,保证分析过程是“模拟”运用情境知识。由于分析构念将头脑中的不可见转化为可见,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可操作的构念,所以,分析构念实现了内容分析的定量,实现了情境的移植。
5 推论(Inferences)
由分析构念形成或解释推论(图中粗虚线表示了推论路线),推论散布在内容分析的许多环节,可以在人工编码处理时看到推论中;也可以在分析步骤中看到推论,例如指数或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computer-aided text analysis)中的词库;对复杂的统计结果的解释中也是推论。
通常情况至少存在3种推论:演绎推论、归纳推论和溯因推论,演绎和归纳都不是内容分析的核心,内容分析感兴趣的是溯因推论:从文本推论到研究的问题,综合利用统计学知识、理论、经验、甚至是直觉,内容分析者推断出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构念和可靠的分析过程保证了推论,而这些又是由关于文本的情境知识支持的。如下图:
图2 分析构念和推论间的关系
6 验证证据(Validating Evidence)
内容分析应该原则上可验证(validatable in principle)。内容分析的存在理由就是人们所关心的现象缺少可以直接观察的证据,才需要内容分析来推论。从这点上来说,实际上内容分析很难验证,或不可行,甚至根本不可能。作者已亡故,推论作者作品的写作目的,对于分析结果的验证就是不可能的。要求“原则上可验证”是为了避免研究结果不是基于实证、避免研究结果是仅凭权威获得而无任何支持。概念框架仅仅要求内容分析原则上是可验证的,如果一个内容分析无法验证,重复进行该内容分析也仅能说明先前分析的可靠程度(信度)。
7 关于概念框架的辩证认识
克里本道夫的概念构架始终在构筑一个由多因素互相联系和限制的内容分析环境,反复强调这个环境的具体性,也就是因不同研究目的而异,在一个内容分析的体系中,以研究问题为目标,由文本情境限制,由分析构念描述、由基于文本的推论过程具体实现。最终,分析超越了文本,拓展了分析者的能力,推论的是文本之外分析者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
内容分析是为了得到文本的“言外之意”,但这样的“言外之意”一定是依托于为了解答研究问题构筑的情境之上,情境是一个内容分析体系的基础,如果分析构念是内容分析的骨架,那么支撑起这骨的就是情境,没有情境,“言外之意”就是无凭无据的“胡言乱语”。
在情境中,联系起文本和研究答案的除了稳定关系,克里本道夫甚至特别增加一个作用条件(contributing conditions)。籍以看出他对这种具体性的强调。
分析构念“模拟”运用情境知识,固化了稳定关联性,而又将作用条件作为这个模型的变量之一。由于分析构念将头脑中的不可见转化为可见,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可操作的构念,所以,分析构念在实际的实施中解释和形成推论,也实现了情境的移植性,即内容分析可以重复实施,同样具备自然科学系统性的特点。
从另一个角度看,由分析构念描述的稳定关联性不过是关联的强度,文本和文本外现象间的关联是实证性质的,这种联系往往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所以必须在作用条件的限制下,作用条件作为一种额外的信息,保证了在同一情况下,稳定关联性的可能,为文本转化为可计算的表现形式的提供了可能。
分析构念的计算性保证了推论结果的获得,而保证分析构念又是情境。由此,一个内容分析的成功与否与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克里本道夫指出,在没有得到验证之前,内容分析的推论结果永远都是假设性质的。而克里本道夫甚至也承认内容分析的验证很多时候是不可能的,所以所谓的验证也是“原则上”应如此(should be validatable in principle),希望杜绝依仗权威杜撰分析构念一类的情况。但再次审视这个情境上的分析构念就会发现,内容分析研究的领域基本上是人文社会科学,分析构念的得来多是实证性质的,来自理论、先验、抑或是无需证明的假设(assumption),克里本道夫还提到了有所依据的直觉。所以,克里本道夫特别强调验证科学假说(science hypotheses)和确定研究问题答案的差别。对于内容分析,只要没有验证,推论出的现象就依然是假设性质的。在最终无法验证的情况下,分析构念永远只是一个假设。这就是内容分析天生的软肋,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眼中的软肋。正是基于此,即便内容分析有定量分析的一面,不少学者仍然认为内容分析缺乏理论依据是其局限之一。
8 内容分析的定性与定量分辨
克里本道夫是反对用定量与定性作为内容分析的定义标准。从克里本道夫的概念框架出发透析内容分析,则情境是一个内容分析体系的基础,而这个体系是实证的,在没有得到验证前,永远带有假设的性质。从这点来看,内容分析本质上带有人文社会学科的定性特征。分析构念对这种定性予以转化。
另一方面,分析构念具有“最优性”,它是分析者可以想到的最合理的假设,并且面对学术质疑,分析者也能最好地辩驳。通过内容分析设计,研究者可以清晰地解释他们研究了什么、如何重复分析过程、如何能处理更多的文本,让其他研究者确信他们的研究是合理的,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定量性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数据生成(data making),数据生成过程相对是简单的,克里本道夫也说这种数据生成本身是不能推论出文本外的现象,这需要基于分析构念的回溯性推论。用数字取代文字的类目、或是计算频率取代罗列引用是为了便于处理,这并不能获得有效的研究问题答案。内容分析设计中,科学的数据处理清晰明了而客观,另一方面,基于情境的处理步骤也要保证合理性,因而不能将定量和定性对立起来区分。
由此看来,定量性在内容分析中是局限的,定量的计算和统计是内容分析的手段,这样的定量是在定性的穹顶之下进行,是为了能够大规模的处理数据,是为了体现处理过程的科学性,是为了能够一定程度上能检验分析过程。即便在内容分析的实际运用中,有时纯粹的定量也是很难实践的。往往体现在信度的妥协上,例如,信度的要求愈放宽,引进有益于解释的类目或变量就愈容易。
由于将内容分析局限于数字计算、将自然科学的计算理论盲目引入内容分析,定量的拥护者(例如:拉斯韦尔)遭到了批评。另一方面,定性分析的拥护者,大都来自于政治分析、文学、人类学、文化研究,则不能对文本作系统性地操作,凭经验阐释研究推论,也有不可取之处。
克里本道夫谈到:从理论上说,完全定性而深入地处理少量内容和系统地用内容分析处理大量内容孰优孰劣尚无定论(Whether a close but uncertain reading of small volumes of text is superior to a systematic content analysis of large bodies of text is undecidable in the abstract)。或许,在克里本道夫的眼中,两者适用的场合不同,不过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同形式的两种研究方法罢了,从中也理解了克里本道夫强调内容分析的适用范围之良苦用心,他认为,如果内容分析者研究的问题通过观察法或访谈法可以直接解决,那么内容分析将是多余的。内容分析的目的不是去研究可观察的行为或一般性的解释,而是去解答这样一类情况下的问题:当前无法接近的事件(events that are not accessible at the time)、还未采取的行动(action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taken)、超越个人见解的大范围社会现象(large-scale social phenomena that escape individuals' unaided perceptions)、法庭上难以确定的证据(evidence in court for something otherwise difficult to ascertain)。
克里本道夫的论述是方法论层面的,他反对用定量或定性区分内容分析,通过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辩证而智慧的论述引导分析者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容分析体系。人文社会学者过分强调内容分析的定量性,反而不能运用好内容分析,克里本道夫也分析了这种对定量的过于关注,因为计算或是统计总会有结果,而正如上而言,这种对文本性质的归纳性本身不能推论出研究答案。如果说一些学者和克里本道夫的观点存在矛盾的话,那么就是对于内容分析的视角不同造成的,关注于内容分析的实际实施步骤,也就是克里本道夫所说的内容分析设计的运用,则重视定量,而忽略克里本道夫强调的情境和基于情境的分析构念。反映到现实中就是“多余”的内容分析,内容分析要能进行一定意义的预测,内容分析也要能够协助决策。正如王石番教授特别说明的:“第一,信息不会只有一个意义以待发掘。资料总是要以多方面的观点来观察,尤其,资料本质上是用符号表达的时候。……第二,信息的意义不需要有共识……政治学家、传播学家、人类学家面对同样的符号,都会依据自己的专业背景,采取适合专长的角度,来鉴评它的意义。”克里本道夫一再强调的就是:不管如何解释文本的内容,必须从产生这个文件的背景或所引起的某种后果来衡量这个文本。
收稿日期:2007—10—22
标签:文本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