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
沈阳军区总医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在我院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组)与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一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VAS与Ramsa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拔管10min后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30min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唤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与镇静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拔管与唤醒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下肢骨折手术;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全身麻醉
手术治疗是下肢骨折手术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案,手术对麻醉的安全性以及临床效果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1]。为了解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我院特开展此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88例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组)与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每组各44例,排除局麻药物过敏、帕金森综合症、精神病、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患者[2]。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19~69岁,平均(40.82±3.6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18~68岁,平均(40.74±3.89)岁。本次实验项目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参与研究的患者或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按先后顺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mg/kg与丙泊酚1.5mg/kg,确保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下再行注射罗库溴铵0.6mg/kg,效用发挥后即可置入一次性双管喉罩,连接呼吸机通气。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具体内容如下:先进行全身麻醉,后经超声诱导进行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取患者仰卧位,腹股沟位置进行常规消毒后将便携超声探头放置在股动脉博位置,后注射10ml的0.5%罗哌卡因于股神经周围完成阻滞。‚坐骨神经阻滞:抬高患侧下肢,穿刺点位置于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外侧2~3cm处,经超声引导采取平行进针,如有腓肠肌收缩等现象,需将穿刺位置固定确保回抽无血,后再注射0.5%10ml的0.5%罗哌卡因。
1.3观察指标
通过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麻醉前与拔管后镇痛与镇静评分状况[3]。VAS镇痛评分: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表明疼痛状况越低。Ramsay镇静评分:6分:患者嗜睡且无反应;5分:患者嗜睡且反应稍显迟钝;4分:患者嗜睡且对刺激反应有回应;3分:患者实数且能对指令表现相应反应;2分:患者状态清醒,能够配合治疗;1分:患者状态清醒且较为激动。
观察并记录患者唤醒时间、拔管时间与术中丙泊酚的用量。
1.4统计学处理
根据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VAS与Ramsay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麻醉前的VAS与Ramsa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拔管10min后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30min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相较于传统区域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能够将对神经与血管的伤害降到最低[4]。神经阻滞最为重要的是神经定位,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能够通过体表精准定位并结合患者实际的血管与神经情况对进针的方向与位置进行精确调整,绕开目标神经进而增加神经阻滞有效性。近年来超声技术被大范围应用在全身麻醉中,有效提升了置管成功率与阻滞安全性[5]。在超声引导下,能够清晰观察到坐骨神经与股神经位置,进而成功避开目标神经[6]。此外,部分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对神经阻滞存在一定畏惧、紧张情绪,在此次研究中,通过联合全身麻醉,在患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显著提升患者麻醉舒适度。坐骨神经与股神经阻滞止痛疗效显著,能够广泛应用于手术中。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麻醉前的VAS与Ramsa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拔管10min后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30min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镇静与镇痛效果,通过阻止股神经与坐骨神经能够隔离疼痛刺激,联合全身麻醉可以有效压制迷走神经,进而取得与对照组单一全身麻醉较优的镇痛与镇静效果。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唤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通过联合全身麻醉可以有效弥补手术不足之处,故而观察组全身麻醉丙泊酚的用量与对照组单一全身麻醉的用量相比明显较低、拔管时间与唤醒时间较短。综上,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与镇静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拔管与唤醒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仙菊,黄文广,胡国强.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浙江创伤外科,2016,21(6):1143-1145.
[2]张忠勤,叶凤卿,区杰雄,等. 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在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的应用观察[J]. 微创医学,2015,10(6):767-769.
[3]张云慧,顾新宇,刘清仁,等.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3):228-230.
[4]万凌峰,卢明,宫尚珍,等.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胛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146-147.
[5]楼洁,陈彩艳,沈文生.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3):174-177.
[6]沈荣荣,刘志林,杨鑫,等.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胫骨骨折手术效果观察[J]. 现代实用医学,2016,28(8):1091-1093.
论文作者:黄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全身论文; 神经论文; 两组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