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医院、校门诊及干休所战伤自救互救一体化培训与实践论文_杜晓欢,,谢春玲

空军第986医院消毒供应室 710000

【摘要】 目的 通过一体化战伤自救互救培训,加强军队医院、校门诊及干休所护理人员训练意识,训练模式和训练技能,有针对性提高医护人员战伤自救互救水平。方法 我院护理部紧贴实战,科学组织在全院进行护理人员战伤自救互救训练,从重视战伤自救互救训练意识、强化训练模式、有针对性地提高训练效果。结果 通过全员参与战伤自救互救技术训练,完善战伤自救互救培训模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训练意识、训练模式、训练效果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开展战伤自救互救一体化培训,可明显提高军队医院、校门诊及干休所护理队伍战救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战伤自救互救;一体化;培训;

自救互救是指伤员或战友在战场上利用自备或简易器材进行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初步急救处理的过程。美陆军战斗救生员接受培训时就被告知,战伤救治是战场上的第二使命,美军对自救互救的认识是,不断强化士兵的战伤自救互救能力是降低伤亡率的重要手段。而我军战伤救治理念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培训多方面存有空白,如培训方式陈旧、培训脱离实战、缺乏直观感受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为了深入贯彻习主席强军思想,狠抓护理实战训练,我院领导高度重视,为确保护理备战练兵取得实效,护理部2018年7月——2019年3月,按照上级任务部署,分阶段进行紧密有序对医疗体系730名护理岗位人员开展战伤自救互救培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培训方法

1.1 对象

培训对象:我院全体护理人员、8个门诊部和2个干休所的全体护理人员。各部门人员情况:医院护士共620名,高年资占40%、占中年资30%、低年资占30%,年龄22-45岁;校门诊护士共80名,高年资占40%、中年资占30%、低年资占30%,年龄25-43岁;干休所护士共30名,高年资占40%、中年资占30%、低年资占30%,年龄26-36岁。各科室为一个训练单元、各分属门诊部为一个训练单元、各干休所为一个训练单元。

1.2培训方法

1.2.1培训管理组的成立

成立护理备战练兵管理小组,成员为护理部主任1名、总护士长2名和护理部助理5名,负责《军事护理技术操作》三大章内容培训工作。参照全军战伤救治培训大纲要求,组建操作技术过硬的培训小组、制定培训计划、申请配备救治护理装备。

1.2.2培训方案的构建

由护理部主持召开研讨会,会议紧扣战伤自救互救文件和《军事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训练任务大纲要求,就战伤自救互救培训方案的内容及组织形式进行讨论,探讨战伤自救互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必须克服的困难,进行培训方案的构建。如备战练兵管理小组成员意见出现异议,现场辩驳,统一意见后,现场核对确认,结束会议。护理部主持并记录会议内容,会后汇总各组员意见与建议,完成战术战伤救治培训方案的构建。

1.2.3确定纳入小教员

由护理部主任组织召开全院、校门诊、干休所各护理单元护士长进行论证会议。采用自报互推荐方法,由护士长上报各科室优秀教员,并进行考察和考核,进行小教员遴选确定。小教员纳入标准:在相关领域工作五年以上;曾参加过护理技术比武、曾参加维和保障、野战医疗队队员、卫勤使命演习、在战术战伤或相关培训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经验,能够提供较全面的指导和建议。确定纳入小教员20名,负责战伤自救互救教学与培训。

1.2.4示教小教员培训

确保每位小教员了解教学目的及要求后,组织小教员学习强化。培训前,组织小教员进行集体备课,从“源头”上规范技术操作要领和标准,同时组织学习把握考核评价指标,保证培训考核标准的一致性。

1.2.5增加战救新型器材

在本次备战练兵训练中,增加新型的救治器材,如旋压式止血带,各种通气导管如鼻咽管、喉罩、喉通气管,胸腔穿刺针,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针的使用,新型急救绷带在身体各部位的使用。这些新型的救治器材均在我军实战演练中进行过使用,效果反应好,符合战场自救互救实际使用。

1.3培训示教阶段化

1.3.1进行思想动员,战伤自救互救的重要性

军队医院和平时期担负着保障军民健康的任务,战时则担负着战伤救治任务。战时的医疗救援由于受到敌人火力、地形、军事行动等各种条件限制,在战术区域特别是营救护送以前的救护重点集中于在战现场处理伤员致命性的伤情,快速运用简单有效的急救手段解除伤员窒息、大出血、张力性气胸等会迅速引起伤员死亡的致命威胁。这些急救措施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医护人员通过培训可以更加有效掌握救治技能,一旦伤员受伤后的白金10分钟和黄金1小时内快速有效地实施自救互救,对减低伤员伤死率和伤残率,维护和巩固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认识战伤自救互救训练的重要性,战场上40%~ 50%的伤员急救可通过自救互救实施,对及时抢救伤员,防止伤情加重,挽救伤员生命有重要作用,也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1.3.2情景模拟,实战化演示

根据培训内容,军事护理基本操作技术、战伤护理操作技术和军事专科护理技术共三个方面30项训练内容(包含检伤分类、止血包扎、紧急气道管理、液体复苏技术、搬运技术、保温毯的使用、个人防护技术(PPE)、CPR综合式团队训练)。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组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技能训练。首先是集中培训。由小教员,教案及影像的形式将各个伤情救治的装备、操作步骤、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进行整合。采用PPT理论授课,现场模拟操作演示,汇总细节与要领,针对战场自救互救技能进行分步骤讲解与示范,给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各护理单元指派1-2名科室小教员参加培训。集中讲解示范后,各护理组小教员进行现场提问,并及时给予现场回答,分解动作进行指导,确保达到示教效果。各护理组小教员回归到本科室担任带教工作。示教室每周开放日为内科训练单元周一、外科训练单元周二、辅诊、门诊部和干休所训练单元周三进行训练,其余时间各自在本科室进行强化训练。

1.3.3结合专项视频,科室合理组训

科室小教员结合专项视频与《军事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教材,根据不同培训内容,科室小教员制定训练计划表,从培训内容、时间、参加人员、培训需要学时、考核时间和考核标准均进行记录。每项操作都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先进行集体示教,大家可以根据每一项操作步骤,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再进行考核。使我们的训练更加实际和科学。

1.4严格把控考核标准制定,情景模拟综合考核

1.4.1考核是检验培训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严格考核,并从中选拔优秀队员。考核标准制定分为主观评价指标和客观评价指标两个方面。主观价指标包括急救环境的评估、敌情和伤情的判断、爱伤观念、装备使用、操作熟练程度等方面;客观评价指标主要是对操作项目进行量化评价,包括止血、包扎、固定的位置和松紧度、搬运距离、操作完成时间等方面。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这4项技能的考核制定具体评分标准,采取百分制评分,其中止血占25%,包扎占25%,固定占30%,搬运占20%;通气和基础生命支持这2项技能考核亦制定具体评分标准。

1.4.2采取情景模拟综合技能进行战场自救互救考核,主要考核护理队员战场自救互救的综合应用能力。根据现代战伤特点设置涵盖3项技能以上的各部位复杂战伤共16条伤情。每3人为1组分别随机抽取1条伤情,要求被考核者根据伤情合理实施有效的自救互救。考核过程中,各组监考员还适时设置“突发状况”,如卡式止血带锁扣断裂、止血过程中止血带突然脱落、实施救治过程中伤员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等紧急情况的处置,以便更全面地考核施救者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培训及考核,绝大多数护理队伍成员对模拟伤员的伤情判断和自救互救能力较培训前有了显著提高。

2. 培训实施效果

通过为期7个月战伤救护训练,全体护理队伍自救互救训练意识、训练模式和训练效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

2.1 进行710名护理队员战伤自救互救考核,内容包括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基础生命支持等各项救治技术。考核成绩具体情况见表1。

2.2问卷调查和理论知识考核情况: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人员部门、自救互救训练意识重视程度及自救互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两部分组成。(根据护理队伍人员训练意识重视程度按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分为4个等级分别评分为1-4分;医院结合《军事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相关内容自定理论试题。90-100分为优秀、89-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见表2。

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 x 检,:0.05为检验水准。

2.4结果

2.4.1 战伤自救互现场考核结果医院护理人员对战伤自救互救操作训练掌握情况优于校门诊和干休所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校门诊与干休所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3.1 在全军深入开展战伤救治练兵活动的背景下,我院集中操作训练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一体化训练,增强了护理人员对战救技术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战伤自救互救能力,对科学开展备战练兵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2在单一一项战伤技术模块训练基础上,结合评估战场环境、伤情评估、适时增加战场自救互救情景案例模拟多项救治技能,使护理队员综合处理伤情有明显提高。此次,理论结合模拟实战化操作训练模式更加完善,战伤技能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3.3 通过全员参医院、门诊部、干休所均集中进行理论课、观摩课和实践课三种组训方式,我们护理队伍战伤救治技能明显提高,校门诊和干休所队员与医院队员相比较掌握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均有明显差距。因此,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勤学苦练作风,绑带模式,科学开展加强救治技术训练。

4.结论

战伤救治是战时为减少部队人员伤亡,迅速恢复部队战队力而采取的一项现场急救措施。为全面贯彻习主席新时代强军思想,始终聚焦练兵备战,按照“军事护理技术训练任务大纲要求”,以战伤救治和战场救护为重点、为主线,全院上下主动适应全军大抓实战实训、加速推动军事战斗准备的新形势,有效克服训练矛盾,确保战伤救治随时能“拉得出、展得开、救得下、治得好”。

此次大规模训练活动意义深远,使训练模式更加科学、规范、贴近实战。着眼当前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在部队保障医疗单位,开展扎实、有效的自救互救训练势在必行。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步,国土安全、国家安全的概念和范围有了很大变化,军事斗争准备也有重大调整。我们作为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我们通过这次系统性培训,深刻领悟到战伤自救互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谢春玲,冯晶. 提高军队文职护士应对现代军事化战争战伤救护的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27(2A):223-224.

[2] 胡庆华,刘成琴,陈桂华,等.文职护士卫勤保障知识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23(5):43-44.

[3] 孙爱国.军队非现役文职护士卫勤保障训练的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7(5B):764-765.

[4] 邵斐非,赵红晓,范茂丹.文职护士卫勤保障能力要求与培养[J].中国疗养医学,2017,20(8):696-697.2.

[5] 王正国.新军事变革条件下战伤救治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16,49(8):437-439.

[6] 田竞,李秀岩,周大鹏.沈阳战区某部战伤自救互救技能掌握及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分析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24(6):53 —56.

论文作者:杜晓欢,,谢春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军队医院、校门诊及干休所战伤自救互救一体化培训与实践论文_杜晓欢,,谢春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