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桩基础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能为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等提供保障。因此,设计人员也必须结合建筑工程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桩基础设计。文章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桩基设计;分析
引言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桩基础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支撑稳固作用,桩基础的设计施工效果将直接对建筑物整体产生影响。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科学地进行桩基础设计,实现良好的工程效益。
1桩基设计概述
近年来,建筑工程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人们对建筑安全性的考虑逐步增多,对桩基础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桩基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其主要由桩基和桩顶的承台组成。桩基础可以承受轴向压力、轴向拉力、水平荷载以及其累加后的力,从而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桩基础具有高承载力,高稳定性,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其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以及木桩。根据受力方式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摩擦桩主要通过地层与基桩之间的摩擦力来承受建筑物的各种力,包括压力桩及拉力桩,主要应用范围为承载层较深的情况。端承桩主要指桩基础位于承载层之上的情况。根据施工方式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桩指利用打桩机把先前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打进施工场地,灌注桩指先在施工场地的指定区域钻孔,然后放入钢筋,最后浇灌混凝土。
2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处理原则
2.1对出现问题的桩基进行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
由于桩基的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和前提保证,它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性,所以一旦发现桩基出现质量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处理。在处理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且要满足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对于那些还未施工的部分要充分借鉴已经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和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
2.2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原则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施工技术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其中桩孔嵌入持力层的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和桩孔垂直度都是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桩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这几部分的施工过程非常注意。当桩基施工完成以后,还要对以上进行严格的校验,校验它们是否都已经达到施工的技术规范要求,一旦发现其中有不满足技术规范的一定要及时处理,这不仅是为了保证后期的建筑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也是为了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建筑结构设计中桩基础设计策略
3.1全面把握施工现场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科学地处理桩基础设计工作,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相关人员科学、全面地把握建筑结构工程施工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特点、条件等,在把握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时,了解建筑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结构、土壤、地下水及周边环境等,科学地对桩基础设计施工进行优化,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3.2优化布置桩平面
桩基础设计过程中,要对桩基础结构平面进行科学布置,尤其是桩基础平面的重心、间距等,保证建筑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在建筑桩平面布置过程中,矩形网格状、梅花形网格状、不等距排列方式等是良好的平面布置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依据工程基础结构的特点进行优化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明确建筑物桩基础作用力特点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桩基础设计能够很好地承载建筑物的上部压力,实现良好的承载力效果,使建筑物出现沉降的概率得到降低。在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过程中,需要全面把握建筑物桩基础的构建需要,通过力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建筑物上部结构对桩基础产生的作用力,进而确定桩基础设计的具体方法,使建筑桩基础结构设计施工更加可靠、稳定。此外,还需要科学研究建筑物的高度,对其横截面积进行计算,了解其作用力特点。
3.4验算桩基础承载力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设计施工效果将对建筑的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所以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基础布置。要重点验算桩基础承载力,保证良好的桩基础施工效果。设计人员要明确设计思路,把握好其承载力水平,桩基础设计要科学、可靠,重点验算并确定设计方案,减少实际施工操作中的问题。验算时要明确相关参数,孔底沉渣小于10cm,桩身的垂直度不能大于1%等,施工后依据桩承载力确定设计需要,保证其安全性。
3.5完善施工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施工质量
每个工程的建设环节要设置严格的审查部门,从设计的图纸、设计文件、施工规范等,都必须一层层的严格把关,而且在每一个进程开始之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要将即将要进行的技术和施工流程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向相关的工作人员传达清楚。在桩基施工前期要保护好测量桩点,避免桩点被破坏,施工完成后要重复验证,确保施工质量是合格的,要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
3.6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
一个好的企业不仅需要优秀的人才,还需要健全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工程施工这么复杂的管理过程来说,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不仅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到工程的进度、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分配等问题,所以,要提高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需要制定一个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首先就得成立一个施工监督管理小组。通过监督管理小组对施工过程中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严格监督,根据这些工作人员的施工情况做好记录,然后再将这些记录发给企业的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这些记录给这些工作人员做绩效奖评,这样一来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其次就是对施工质量的监督。
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工期进度、建筑的安全性、建筑的质量等。一旦桩基出现倾斜、承载力不足及桩身受力不均衡等施工问题,那么将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工期进度。因此,要设置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能够在桩基施工之前、桩基施工过程中及桩基施工结束后都进行严格把关和监督,让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标准的施工规范进行,争取从根本上避免桩基施工问题的出现,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有序进行,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卜松.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问题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7(9):119.1234-2353.
[2]苏勇.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要点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8):205.1578-1579.
[3]闫栋.土建工程结构的桩基设计及抗震设计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5):43,49.1002-1003.
[4]吴珊珊,侯拓文.建筑结构工程常用的地基基础与桩基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107.1456-1458.
[5]许伟涛.土建结构设计中的桩基设计与抗震设计[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4):6100-62.
[6]王涛. 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试验研究[D]. 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
[7]王涛.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系数的试验研究[D].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
[8]蒋晓静.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和桩筏基础优化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论文作者:朱莉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桩基论文; 桩基础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承载力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