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论文_麦志生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论文_麦志生

佛山市南海俊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28225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种工程建设随之发展,其中市政工程建设最近几年不断向城市周边延伸,大大改善交通问题,让部分城市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格局初步形成。但其也存在着质量与管理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进行研讨,找出相关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市政工程包括道路工程、城市桥涵工程、城市桥梁工程、城市轨道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供热及采暖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方面。换句话来说,市政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方便有直接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市政工程的质量。

1.市政工程的特点

1.1时间紧急

一般情况下,市政施工经费是由政府部门出资的。例如市政道路在修建期间为了不影响城市日常生活,便会加大其施工的难度,时间也会比较紧,只能提前或准时修建道路,而不能把时间推后。施工单位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经常会出现一些疏忽现象,且缺乏科学性。

1.2施工场地狭窄且动迁量大

通常在大街小巷中修建城市道路,施工现场不仅窄且动迁量比较大,对施工道路环境与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给市民的生活出行造成麻烦,同时也会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增大。

1.3 地下管线复杂

在城市道路建设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清楚的供热、供水、煤气、电力以及电信等管线位置现象,如果盲目切断地下管线,对市民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切断电力管线,就会影响这一片区的电供应,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害。同时也延误道路的施工进度,且增加道路施工成本。

1.4地质条件影响大

天气的变化对施工进程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下一场暴雨,那么施工现场地下水位升高以及土质松软,就要采取井点或深井降水方法,等到水位下降到适当位置,再进行修建工作,从而会增加工程施工难度。

2.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防治

2.1路基工程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填土中夹杂块状物或者杂草、树根等有机物,块状物会严重妨碍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的效果,一旦有机物腐烂,会造成土体内有空洞,影响路基密实度。此外,施工时如不按设计要求的厚度来施工,没有分层压实,或回填土带水回填,使土的含水量呈饱和状态,造成路基下降。以上情况都是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防治方法:首先填筑前要清除地面杂草、淤泥,禁止使用过湿土及含有机质的土,及时取出夹杂在土中的大石块状物;然后对过湿土要技术处理,降低含水量,积水排除有困难时,也应将淤泥清理干净,分层回填并压实;最后水平分层进行回填并压实,振压时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小于1米,每接填下一段时,端头要与上一段压过的端头重叠,对于检查井等周围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应用人力压实。

2.2路面层工程的施工

一般情况下路面产生沉降、疲劳性裂缝或者衔接不平、出现波浪形等现象都会对路面摩擦力造成一定影响,降低抗滑能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防治措施:一方面为了使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施工时候在面层的沥清混凝土应采用摊铺配合机械。如压实产生比较少的裂缝,可以经过热沥青灌缝以及用刷油发处理路面开裂或龟裂情况,能够防止渗水让裂缝变大;也可提高路面基层材料的均匀性和强度,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查,对路面下雨支管槽,可适当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处理,预防路面造成损坏,同时,纵横向部位两边的厚度应力求一致,对力实不到位的地方,应派人进行找平;另一方面加强沥青混合物料的管理,坚决抵制不合格材料使用,沥青混合料应使用软化点不低于45℃的石油沥青。

3.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

3.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对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是合理设置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因为建立高效组织机构能够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成功。首先要建立一个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部,就要看如何选择项目部领导核心-项目经理,根据不同施工项目需要选择出与该项目相符合的项目经理,让其能够指挥灵便,能够完成质量管理任务。

3.2现场跟踪检查

大多数情况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做到勤跑工地,勤观察和勤检测。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消除隐患,让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按规定抽查一些项目,如生石灰的钙镁含量、混合料的含灰量(含水泥的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才能使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3.3严格控制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为事前控制,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控制施工工序。工序质量的控制应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合理。为了行之有效地做好事前质量控制,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来完成:一是要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和遵守工艺流程,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前提,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必须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积极的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稳定、正常。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始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分段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更好的受控状态。

3.4加强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建设

由于工程质量形成主要因素是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作人员,就要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就要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所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预防为主以及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策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

4.结语

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很多城市的老城区改造和新区的发展,同时相应的市政工程也快速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和新建,在城市规划整个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此可见市政工程施工前后的质量控制确实举足轻重。

参考文献:

[1]金薇.浅谈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改革与开放,2011,12:99.

[2]杜峰,朴明远.浅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202.

[3]黎奖来.浅谈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5:111-112.

[4]黄帅.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266.

论文作者:麦志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论文_麦志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