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实践中应用BIM的优越性分析及阐述论文_郜彦姣

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实践中应用BIM的优越性分析及阐述论文_郜彦姣

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

摘要:BIM的发展和应用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BIM的运用,则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效率,通过构建信息模型,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设计存在的问题,改善建筑工程造价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准确性以及效率。文中对BIM在工程造价实践中的应用优越性,进行简单的论述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BIM技术;优越性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经确保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要求,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量较大,而且涉及的内容较多,工程造价对数据信息共享性要求较高,而BIM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工程造价的基本需求,能够确保基础数据的信息化与自动化,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决策,提供各类数据信息,以实现节约成本与实时核查等目标。

1、BIM技术的作用

BIM的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被国内通俗地称为建筑信息模型,主要表现形式是三维图形为主,面向的对象是与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BIM的作用不仅仅是用一个项目的价值就能衡量的,应该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可实现建筑工程的全周期的信息共享;二是实现建筑工程全周期的信息的预测和控制;三是使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的信息一体化;四是支持建筑行业各产业链的融合贯通。

2、工程造价的信息技术发展状况

如今算量软件在工程建模、工程造价中有了充足的发展,可以使原先需要几个月完成的工程量计算只需6~7天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计算的准确率也提高了。目前的预算软件、算量软件等也只能满足阶段性造价管理,并非连续的全过程造价管理,致使各阶段的数据不够连续,各阶段、各专业、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共享存在障碍。随着BIM技术的广泛应用,BIM可以提供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及参建各方的集成管理环境,基于统一的信息模型,进行协同共享和集成化的管理;对于工程造价行业,可以使各阶段数据流通,方便实现多方协同工作,为实现全过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全要素的造价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依据。

3、BIM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优越性分析

1)造价模式与建筑行业市场发展情况不相符,实行的动静态结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工程造价管理需求。2)工程造价管控模式缺乏精准的数据信息支撑,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模式与建筑市场脱节。3)传统的工程造价管控工作所运用的确定方法与管理方式,相对来说较为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要求。而BIM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各个建筑环节的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分散问题,实现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与实时性管理,还能够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量计算的精准度与效率。

4、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的实践应用优势阐述

4.1BIM应用标准

我国国家建设部于2007年,发布了中国IFC标准-JG/T198-2007《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此标准规定: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的资源层与交互层等,适用于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内各阶段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以及各阶段内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国家标准的发展,进而带动着地方标准的发展,上海市于2015年发布了《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在该标准中提出了采取分类统计的方法,在进行量化统计时,不采取直接采取与计价有关的建筑工程量计算方法,而且量化统计使用的数据,可以直接从BIM模型中提取。除此之外该标准还明确提出数据信息提取的规则,即直接从BIM模型中提取,以此防止数据信息丢失,极大程度上能够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4.2BIM在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实践应用

4.2.1应用于决策环节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决策环节,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项目方案以及财务数据信息搜集工作,将各类资料整合为规范的信息文件,能够对项目方案中的差错数据进行分析,以此确保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方案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极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工程项目决策环节的工程造价控制效率,提高工作效率。BIM模型的运用,利用建筑工程造价相关数据信息,来估算项目投资的合理性,结合以往项目的数据模型与模拟方案等,利用系统形成估资总量。除此之外BIM模型的应用,还能够对不同的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最佳的项目方案,减少不必要的项目建设费用支出。

4.2.2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环节

在工程设计环节,运用BIM技术,将已经完成设计的工程方案,输入到BIM软件系统中,通过与项目投资概算书中的工程估算投资数值相比,能够得出准确的项目工程量文件。同时BIM技术应用的优势性还体现在其能够检查设计方案的质量,能够及时发现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测量设计进行改正,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除此之外BIM软件的分布式模块,其能够与传统工程施工的CAD做对比分析,构建项目成本模型,依据相关的价格清单,实现自动扣减以及分类汇总,进而获取大致的价格文件,完成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最后将价格文化再次导入,则能够获取最后的建筑工程造价方案。

4.2.3应用于项目招标环节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控实践应用优越性,还体现在工程项目招标环节。运用BIM技术,能够对不同的投标文件进行检查,确保投标文件的合理性。运用BIM软件,还能够选取出与市场价格较为接近的价格,实现标底编写,将其分解为不同的招标文件。同时BIM技术,还能够对招标文件的各细节部分,进行详细的检查,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招标文件编写,再通过BIM模型将招标文件发送给各投标单位,而符合资质的投标单位,则可以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填写工程建设单价,再将单价报送给BIM模型。BIM技术在此环节中的应用,能够弥补传统工程造价管控的缺陷,不仅能够做好投标文件的核实工作,还能够检测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写的合法性与标准性。

4.2.4应用于施工建设环节

工程造价管控的主要环节是建设施工环节,若将BIM技术应用于此,则能够便于后期结算工作的开展,在进行结算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只需要利用BIM模型,将文件导入系统中,便能够获得出价图,进而能够完成结算内容的选取,以及各部工程量数据信息,以及工程前期的工程造价。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进度信息,来控制施工材料的发放与库存控制工作,同时还能够编制出资金运用方案,以及材料采购方案等,进而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若工程建设施工中,出现施工问题,则可以运用BIM技术,技术调整工程量信息,将项目工程量调整到最适合的建筑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只需要将建筑施工材料的价格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等,输入到BIM模型中,则能够获取工程造价信息,不仅能够确保工程造价核算的准确性,还能够减少人员的工作量。

5结束语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控中的应用,其能够应用于工程建设的各环节中。与传统的工程造价模型相比,BIM的应用,不仅能够弥补传统工程造价模式应用的缺陷,还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的工作量,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进而确保工程造价管控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学才.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施工技术,2014(18):97-99.

[2]隋振国,马锦明,陈东,徐伟.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进展[J].施工技术,2013(S2):161-165.

[3]单巨杰,袁月.BIM引入对工程造价行业的影响[J].中国建材科技,2014(5)

论文作者:郜彦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实践中应用BIM的优越性分析及阐述论文_郜彦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