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中医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观察盆腔炎性疾病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以我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接诊的78例盆腔炎性疾病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所选入的78例病例进行分组:试验与对照两组均39例。试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疗法。观察两组病情改善情况,比较复发率、疗效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复发者1例(2.56%),对照组复发者7例(17.95%)。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79.49%。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疗法积极用于盆腔炎性疾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减少疾病复发风险,提高用药效果。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复发率;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临床妇科疾病中,盆腔炎性疾病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属于是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以盆腔腹膜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囊肿以及输卵管炎为主要病理类型,有报道称,此病多发生于有月经以及性活跃期妇女,若不能及时诊治,将极有可能会引发慢性盆腔痛与不孕等[1],严重损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并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目前,常规西医是盆腔炎性疾病病患的主要治疗方法,效果一般,停药后复发率高,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良好控制。对此,本文将以78例盆腔炎性疾病病患(均于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来我科就诊)为对象,着重剖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盆腔炎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78例病例都符合“盆腔炎性疾病临床诊断标准[2]”,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组78例病例:试验与对照各39例。其中试验组年龄在25-55岁之间,平均(33.71±1.92)岁;病程在0.5-4年之间,平均(1.7±0.5)年。对照组年龄在25-56岁的之间,平均(33.82±1.64)岁;病程在0.5-3.5年之间,平均(1.6±0.4)年。比较两组的文化水平和就诊时间等基线资料,P>0.05,可比。
1.2 诊断标准[3]
①西医诊断标准:蛋白升高;体温>38.3℃;分泌物异常;有附件区压痛感亦或者是子宫压痛感亦或者是宫颈举痛;病情重者有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与肿块明显等情况。
②中医诊断标准:被纳入“痛经”与“不孕”等范畴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气血不通、小腹阵痛感强烈以及月经不顺畅等为主。
1.3 方法
两组都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即:分别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甲硝唑注射液0.3g、250ml,静脉滴注给药,2次/d,维持治疗7d(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详细如下:
③中药灌肠组方:紫花地丁,30g;大血藤,30g;鸭舌草,30g;忍冬藤,30g;蒲公英,30g。此外,还需准备好红外线灯以及一次性灌肠袋等物品。
④中药保留灌肠与红外线照射治疗:于配好的组方中加入清水约1000ml,先浸泡0.5h,然后再以文火进行煎煮,留取药汁100ml,并留药渣待用。开展灌肠操作之前,需让患者排便。协助取左侧卧位,将双腿稍微弯曲,并适当抬高臀部。将药汁倒入一次性灌肠袋中,保持药液温度在39-41℃的范围之内,同时排除肛管中的空气,将适量滑油规范化的涂抹于肛管的前端,然后再经肛门缓慢插入,其插入的深度为15-20cm,使液面和肛门之间的距离低于30cm。适当调节速度,让药液缓慢灌入,保持15-20min。灌肠结束之后,及时用卫生纸对患者的肛门进行轻轻的按揉,指导取平卧位,适当抬高臀部,叮嘱至少2h不排便,促进药物吸收。将留取的药渣加热到适宜温度,然后再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热敷。让患者充分暴露下腹部,并利用红外线灯对其下腹部进行照射,注意需让灯距离患者的下腹部约30-50cm远,每次照射的时间为20-30min。中药口服方剂:牡丹皮,10g;赤芍,15g;金银花,15g;丹参15g;败酱草,15g;香附子,10g;莪术,10g;地锦草,30g;连翘,15g;川楝子,10g;桃仁,10g;延胡索,10g。每日1剂,以水煎煮,滤去药渣留药汤约400ml温服。治疗时间:中药治疗和红外线照射的时间均为每日1次,连续治疗7d。
1.4 临床观察指标
两组用药后都予以随访,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复发征象,统计复发者例数,并作对比。
1.4 疗效判定标准[4]
参考“妇产科疾病诊断治愈标准”,评价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之后的效果,详细如下:(1)治愈,盆腔积液与腰腹酸痛等症状彻底消失;妇科检查提示各指标均恢复正常;中医诊断症状积分减少率≧90%。(2)显效,腰腹酸痛等症状明显改善;盆腔积液减少量≧80%;包块缩小率≧50%。(3)有效,腰腹酸痛等症状有好转的趋势;盆腔积液减少量≧50%;包块缩小率≧25%;中医诊断症状积分减少率≧40%。(4)无效,腰腹酸痛等症状未改善;妇科检查提示各指标无变化。疗效总有效率计算: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用SPSS 20.0 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4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分析两组的复发率
试验组复发者有1例,所占百分比为2.56%;对照组复发者有7例,所占百分比为17.95%。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之比为:2.56% vs.17.95%,差异显著(X2=5.0143,P<0.05)。
3 讨论
临床上,盆腔炎性疾病乃妇科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后可伴有盆腔积液、腰腹酸痛、附件区压痛与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相关文献有提及到[5],此病的发病和自身免疫以及衣原体感染等密切相关。由于该病极易反复发作,并具有迁延不愈等特点,极易引发慢性盆腔痛与不孕等症[6],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一直以来,常规西药疗法在盆腔炎性疾病中都有较广泛的应用,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成果,但疾病复发率高,患者预后效果差。对此,我们还应为盆腔炎性疾病者另选取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将盆腔炎性疾病纳入“不孕”与“痛经”等范畴之中,湿热瘀结与急热毒炽盛是本病的两个重要病机,所以,治疗应严格遵循“化瘀利湿”以及“清热解毒”的原理。现阶段,中药口服、灌肠和红外线照射这3种方法都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两种治疗手段,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好、副作用少等特点。其中,患者口服方剂中含有牡丹皮、金银花、败酱草、香附子和地锦草等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化湿之功效。中药灌肠组方中所含有的忍冬藤、鸭舌草、大血藤、蒲公英以及紫花地丁都具备疏风通络、清热解毒与消肿散结的作用,采用经肠道灌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用药,可使药液和患者的肠壁充分接触,既减轻了药物的刺激性作用,又能促进盆腔黏连的松解,改善盆腔微循环,加快炎症吸收消散的速度。此外,红外线照射法的合理应用,还能通过提高盆腔组织温度以及温热刺激的方式,达到调和气血、促进药物吸收、畅通经络与提高局部组织代谢功能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将中西医结合疗法作为盆腔炎性疾病病患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此次研究的结果表明,试验组复发者有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44%,比对照组的79.49%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总之,盆腔炎性疾病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率低,症状缓解迅速,病情恢复快。
参考文献:
[1]荆文华,郭秀君,康小前等.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影响的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298-300.
[2]言兰枝.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下腹部中药熨烫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43例[J].河南中医,2013,33(10):1817-1818.
[3]荆文华,郭秀君,康小前等.辰时中药保留灌肠对盆腔炎性疾病患者药物保留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766-768.
[4]王秀宝,陈月玲,张季青等.不同插管深度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4):78-79.
[5]盛妍,祝春燕,潘裴彩等.居家中药灌肠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3,12(6):604-605.
[6]吴霞.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35-36.
论文作者:谢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性疾病论文; 灌肠论文; 盆腔炎论文; 盆腔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