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_谢太琼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_谢太琼

谢太琼

(四川省叙永县龙凤中心校叙永64640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的核心,起着教育民众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形成深刻的影响,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思想意识成长,从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作为一名品德教师就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融入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品德教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品德课标明确提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每位品德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围绕这一任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科中的教育因素,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这里我就小学品德教学中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培育学生爱国意识,是品德教学追求目标之灵魂。

什么叫爱国?简单解释为热爱祖国,即对祖国有深厚感情。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中对国人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对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大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一名品德教师,一定要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自觉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自己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在品德教学中,时刻牢记新课标要求,紧扣品德学科教学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多角度、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比如通过《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华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汉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了解当下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学习汉语在世界各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进而使学生明白汉字和汉语的重要地位,明白祖国语言的优秀,产生对汉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学《伟大的先人》《我国的国宝》、《我们的国粹》、《火焰中的文化:陶与青铜》》等,反映历史上杰出人物英雄业绩和重大科学成就的话题,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远大的学习信念,激励学生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从而使他们树立报国之志,并将爱国热忱转化为爱国行动,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做好学生诚信教育,是品德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什么叫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两个字分开解释:“诚”即诚实、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欺人;“信”即守信,一言一行遵守诺言,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兑现。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看重诚信。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顾炎武说:“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俗语也都是讲“诚信”。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一个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的人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失去别人的信任。相反,守信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会使人产生敬意。学生是社会的一份子,面对不良社会环境与道德氛围对一些学生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冲击,致使诚信缺失;部分家长不讲诚信对孩子在人格和品行形成过程中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在一些地区和学校,少数学生考试作弊、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教育现状呼唤诚信教育。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等,目的是有效扭转和改变这种现状。作为品德教师,必须认清诚信教育在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诚信教育是品德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始终将诚信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管理,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担起诚信教育的重任。在教学《请你相信我》、《诚信是金》、社会呼唤诚信》等话题中,结合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并收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在诚信教育中注意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不断丰富诚信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精心安排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通过收集诚信格言,遴选诚信誓词,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班级讨论会、辩论会和演讲、歌咏比赛、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设立无人监督“诚信考场”、“诚信阅览室”等诚信场所,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以每年9月20日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每年9月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相关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三、培养学生友善意识,是教育教学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何为友善?简单解释为人与人之间亲近和睦、友好和善。友善是拉近人的距离、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前提,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很多圣贤之士都非常重视友善教育。孔子从研究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并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学而》中“温良恭俭让”也是古代重视友善教育的例证。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仁爱和友善。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也十分强调友善,主张“无辞让之心,非人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一直以来,国家对加强公民友善意识培育问题十分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友善”与其他11个价值观一道列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也都对“友善”作了明确和强调。学校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的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制定本校抓好友善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小学开展友善教育,是一件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件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大事。如何实施友善教育,我的经验:一是要建设一个人文的校园环境。通过在校内设置充满人文关怀的标语牌,在教室张贴教人为善、催人奋进的宣传画,开展“爱心天使”和“善心大使”评选活动,在黑板报开设“校园德育新闻”或“友善教育新闻”专栏等,使学生耳濡目染置身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二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老师要做到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学会换位思考,用学生的心理来理解学生,使教与学达到有机统一;善于捕捉闪光点,抓住学生向上向善的心理,多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的机会。三是要开展一些有益的互动教育。积极开展优秀生结对帮扶后进生、“建设友善校园”、“友善在我身边”活动,关心困难学生及家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校园爱心捐助慈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精诚合作、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良好品德。

四、履职尽责敬业,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什么叫敬业?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人们在某集体的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二条对爱岗和敬业作了明确规定,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差生。不得敷衍塞责。”这既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千百年来教师职业精神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根、立教之本。敬业是一种精神。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假如没有这种可贵的敬业精神,便无法安于教育工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历史重任也很难担当。要做到敬业,一要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教育是百年大计、立国之本,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为此,要对自己投身教师职业感到无上光荣,要把教育兴国视为己任,主动将国家教育事业的兴旺与自己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淡泊名利,对工作兢兢业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二要潜心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注意发现实际教学工作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不断探索新世纪、新时代的教学规律,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切忌“填鸭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学习意识,真正做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促进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三要关爱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要实施信心教育,利用各种时机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对他们多褒扬、多鼓励,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深化养成教育,通过严格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监督学生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纪律、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等;要突出自主发展教育,根据学校实际,开展有自主品牌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活力;要注重加强学生感恩教育,通过开展“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进取动力。

另外,通过教学和教师示范,让敬业从小在学生思想中深深扎根,使他们认识到敬业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道德素养、成就事业,而且会感染和引领团队和社会风气,融入学业,自觉践行。

总之,品德作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的一门学科,教师要发挥好课堂教育教学的作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育。根据小学生的思想特点,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改进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和形式,多用生动的教学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从而培育小学生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之所在。所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融入品德教学,是最科学最合理最现实的决策和选择。

论文作者:谢太琼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0

标签:;  ;  ;  ;  ;  ;  ;  ;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_谢太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