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林明芳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林明芳

身份证号码:35012819850225xxxx

摘要: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常被应用于建筑工程建筑结构施工中,其对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是当前施工企业和相关单位着重关注的问题。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将大量地运用到混凝土,都需要良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支撑。同时,通过建筑工程实践证明,如果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将节约大量的混凝土施工材料,对建筑工程质量也是一种良好的保障,同时有效地预防各类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不断地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展开研究,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1建筑混凝土结构概述分析

在开展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必须要对整个项目的实际情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内容:其一,要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建筑混凝土结构主要包含了四个部分即建筑墙体结构、建筑混凝土结构以及建筑空间和建筑承重结构。在开展实际的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当对每一种结构的特征以及具体的应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等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其二,在开展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务必要多加注意以下几点事项:第一,注重其设计的整体性;第二,混凝土结构中各个部位的比例必须要能够相互协调。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切实保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处于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地位,只有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质量得到了保障,才能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做到严格的把关,所以需要建设人员能对混凝土的质量要做到严格化的检测。如果混凝土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坚决不允许其出现在施工现场,以此来对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把关。除此之外,同时对建筑工程中的其它材料质量要严格要求,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对。首先是水泥,在开展抗渗混凝土配料室的时候,对于选择的硅酸盐水凝的强度不能小于32.5MPa,同时水热化指标要不高于275kJ/kg。接着就是骨料,从混凝土的搅拌来说,粗骨料颗粒是很容易产生各种空隙或者间距,这些都对混凝土的抗渗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如何选择骨料,首先要确保颗粒均匀,机碎石的直径不能大于31.5mm,而含泥量不能小于1%。

2.2混凝土捣实技术

混凝土捣实主要指的是让入模混凝土实现成型和密实的过程,以确保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整,外形无误,且具体强度与相应要求相符。当混凝土入模后要求马上进行均匀,全面的振捣,让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模板各个部位,并将气泡排出,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与密实程度。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振捣包括了机械振捣与人工振捣两方面内容。其中采取机械振捣法,混凝土早期强度较高,能够提高模板周转速度,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混凝土质量的提高。而人工振捣则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利用插钎或捣棍等方式来夯、插混凝土,让其成型。通常情况下该种振捣方式适用于塑性混凝土施工,同时工程量较少,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

2.3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切不可长时间的处于运输过程中,在这之前必须要科学、合理的把握好各个拌和材料之间的比例。一旦混凝土长时间处于运输的过程中必然会促使混凝土出现离析或者凝固的现场产生,如此一来必然会对后期的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一旦发现混凝土出现了离析或者是凝固的现象必须要将其重新进行搅拌之后方可再次进行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搅拌场地不宜离施工现场过远,同时相关的调度人员必须要学会合理安排好运输的时间以及路线等,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施工现场。

2.4混凝土养护技术

首先,在混凝土硬化早期便需实施养护作业以保证混凝土水分充足,防止裂缝出现,使得混凝土的外观与耐久性下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养护包括了早期养护与温差控制两方面内容。其中温差控制主要是结构具体截面构件与建筑使用性能来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表面覆盖、冷却循环水管或蓄水养护等措施,尽量将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差距减小。而早期养护主要指的是在合理的时间内将混凝土外侧模拆除,并实施早期养护,也就是全湿养护,防止混凝土受到日晒、风吹以及日夜温差所影响,通常养护时间在14d以上。48h后将混凝土侧面拆除,以后需要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禁止采用草垫,避免混凝土被黄色污染,通常需要养护14d以上。此外,实施全湿养护后还需开展不少于3周的常规养护工作,以切实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以及耐久性。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混合水泥必须从合格的供应商处购买,并按照水泥的生产和接近顺序放置在干燥、防火和干净的存储仓库中。在采水泥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先进先出”原则,避免在户外堆水泥。此外,为了避免压缩现象,水泥装载高度应控制在15层以内,储存时间不超过3个月;要在水泥地面周围与墙面相距300mm以上,为防止水泥凝聚,还要准备支架。对混凝土混合骨料,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检查骨料的粒度,最大限度地选择级配优良的骨料,在储存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骨料的含水量稳定性。沙子的黏土和淤泥比例超过3%,碎石、碎石的黏土和淤泥比例超过2%,处方必须正确清理,才能混合。

3.2严格控制浇筑程序

混凝土浇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结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就要严格的控制好浇筑程序、时间以及高度。在实际的浇筑过程当中,可以采取分层推进的方式来进行浇筑,在完全覆盖上层混凝土之后,再浇筑下层混凝土,要确保两层混凝土距离的合理性,确保整个浇筑流程的科学性,以此来避免混凝土层与层之间出现凝固现象。除此之外,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要时刻留意天气状况,结合天气合理的安排好浇筑时间,避免暴风雨雪天气对于浇筑工作带来影响。

3.3混凝土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维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整理工作。考虑到模板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释放大量水合热,水合热释放的大小和速度与水泥水化速度相关,水合过快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从而造成混凝土裂缝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应该结合具体的混凝土施工位置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品种,并选择适当的维修方法防止裂缝。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为其中一项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旦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必然会对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混凝土配比的过程中务必要求各项原材料的比例符合规定要求,切不可出现某些原材料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产生,同时企业也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规范制度,进而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以更好的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诸永文.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9):243.

[2]李向忠.论述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8(04):94.

[3]罗谋军.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92.

[4]王希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134-135.

论文作者:林明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林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