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素质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王彩霞

护士素质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王彩霞

南京市红十字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1

【摘 要】目的:通过对护士素质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由普通护士进行住院护理,观察组由接受过素质教育的护士进行住院护理,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评分(91.25±8.14)分,对照组(72.36±15.26)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士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律能力和责任心,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护理水平整体提升。

【关键词】护士;素质教育;护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172-01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服务也进一步趋向于人性化与多元化。在医疗服务多元化、人性化发展的今天,对于护理人员要求也不断提高,因而对于医院护士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医院护士,只有具有良好的素质,并自律、自强、自查,才能做好护理工作,使护理风险降低,进而提高护理质量。我院自2015年开始在实施护士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次研究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护士素质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47.56±21.68)岁,住院时间3——10d,平均时间(6.52±3.65)d。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8.13±21.21)岁,住院时间3——12d,平均时间(7.69±4.53)d。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由普通护士进行住院护理,观察组由接受过素质教育的护士进行住院护理,其中,护士的素质教育方法为:

①素质教育形式:结合科内实际情况选择多元化学习方式。利用每周工作总结机会,增加工作态度、服务精神等相关学习,并组织护士交流心得体会。院内统一举行护士素质教育模式,每周1~2课时,所有护理人员均接受6~8课时学习。同时,也采用读书报告会形式进行护士素质教育,以护士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南丁格尔精神等为主题[1]。

②素质教育内容:第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应从认知、行为和情感三方面深入学习,即帮助护士正确认识职业道德,建立当前社会所需的道德品质标准,在情感上认同职业道德的意义,并明确护理职业行为。引导护士用认知和情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树立言行一致的职业道德。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尤其要强化护理工作的高尚性和荣誉性,激发护士职业自豪感,从而爱岗敬业,对护理工作负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应强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教育,使护士审时度势,适应护理服务发展需求。第二,培养多元化职业能力。作为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工作者,护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包括专科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和护理学基础知识。护士应通过强化临床实践及练习,使自身操作技能更加熟练、流畅,把控好整个护理流程,熟悉每一个护理环节。科内要针对新护理技术进行学习,也要求护士利用闲暇时间学习先进的护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护士不仅要乐于接受新的业务知识,同时也应培养护士创新能力,鼓励护士不断总结护理经验,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交流和讨论中,对旧的护理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③第三,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2]。用科学的方式展示现代护患之间的关系,使护士尽快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和工作方式,转而从人性化角度思考护理工作如何开展。组织护士学习人际交流、人性化护理服务相关知识,提高护士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改变服务态度,使患者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

1.3 观察指标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本院自制),调查“护理技能、护理态度、服务主动性、健康指导”等项目,评分百分制,分值越高,表明护理满意度越高。有专职护理人员向两组患者各发放40份问卷,指导填写并当场收回,两组收回有效问卷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评分(91.25±8.14)分,对照组(72.36±15.26)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护士的地位、任务、作用和目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护士既是治疗疾病的合作者,又是预防疾病的宣传者,也是临床护理的教育及组织者。护士的良好素质,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广泛的实效性。护士的良好素质包括内在与外在性,内在素质涵盖的层面更广泛,它包括:道德、观念、技能及对事物的领悟力、适应力和分析力、综合性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等;而外在素质体现在:自然、大方、得体的仪表着装,它表现在工作中及工作以外的着装,语言表达得体,分寸适当,具有使人易于接受的渗透能力[3]。

当前,关于护士素质教育相关文献研究较少,但是国内部分文献报道,在日常繁忙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往往疏于自身素质管理,因而有必要强化素质教育干预。为此,本院实施护士素质教育,对比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发现,实施护士素质教育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提示通过素质教育,提升了护士素质,进而带动了护理水平升高,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感受。现代护理人员需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素质教育中应强化精神教育。此外,护理工作十分复杂和繁琐,不可预见性较强,因而要通过素质教育,提高职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判断力、源源不断的创新力,这样才能应对庞杂的护理工作。综上所述,实施护士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律能力和责任心,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护理水平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爽. 浅谈护士美学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 吉林医学,2012,22:4893-4894.

[2]高彩霞. 浅谈护士良好的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25:173-174.

[3]孙妍,翟丽霞. 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及整体护理观念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作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1,15:98-99.

论文作者:王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9

标签:;  ;  ;  ;  ;  ;  ;  ;  

护士素质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论文_王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