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入组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支气管镜组(常规组)、复合麻醉支气管镜组(复合组)、改良无痛支气管镜组(改良组),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手术相关的一般不良反应(呛咳、一般咳嗽)、呼吸循环指标的波动情况(ΔR、ΔP、ΔSBP、ΔDBP、ΔSPO2)以及术后患者的舒适性指标。结果:改良组的术中一般不良反应(呛咳、一般咳嗽)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中呼吸指标波动情况(ΔR、ΔSPO2)显著小于常规组及复合组(P<0.05),术后对患者术中舒适性的调查中显示改良组及复合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对医生术中满意度的调查中显示,改良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及复合组(P<0.05)。结论: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及复合麻醉支气管镜技术患者舒适性高,但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无痛支气管;复合麻醉;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124-02
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支气管镜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支气管肿瘤、感染性疾病、肉芽肿性疾病等。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在病人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检查,病人术中痛苦性大,术中配合不佳,导致手术取材质量不理想,且术后回忆痛苦,单纯芬太尼结合异丙酚的复合麻醉后行支气管镜检查,有报道显示可能导致操作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不稳定[1]。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支气管镜检查前经静脉复合麻醉后,建立人工气道,然后连接呼吸机进行加压给氧保证通气,再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方法,本研究称之为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从2013年1月-2016年3月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组患者共365例,其中男237例,女128例,年龄16~82岁,均为符合气管镜检查指征,患者本人及家属愿意检查,且排除气管镜检查的相关禁忌症后,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支气管镜组(常规组)、复合麻醉+常规支气管镜组(复合组)、改良无痛支气管镜组(改良组)三组。
1.2 操作方法
1.2.1常规组:2%利多卡因5ml雾化吸入15分钟,然后患者平卧检查台上开始支气管镜检查。
1.2.2复合组: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支气管镜:2%利多卡因5ml雾化吸入15分钟,患者平卧检查台上,静推芬太尼0.05mg+异丙酚1-2mg/kg诱导麻醉,待麻醉诱导成功(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支气管镜检查。
1.2.3改良组:采用改良无痛支气管镜:在静脉复合麻醉基础上经口插入喉罩或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然后连接呼吸机进行加压给氧通气,支气管镜从呼吸机延长管的吸痰口处进入,经喉罩-声门-气管或气管插管-气管,进行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支气管镜检查前的基本情况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在血压、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检查前的基本情况比较(x-±s)
2.2 支气管镜术中不良反应及呼吸循环指标波动的比较
其中复合组有3例患者中途退出检查。术中的不良反应、呼吸循环指标波动情况三组间两两比较显示改良组的术中一般不良反应(呛咳、一般咳嗽)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中呼吸参数波动情况(ΔR、ΔSPO2)明显小于常规组及复合组(P<0.05),见表2,
2.3 术后患者舒适性评价的比较
患者术后舒适性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手术的恐惧感、咽喉部不适、发热等,有以上三点任意一点我们视为不满意、舒适性差,结果显示三组间两两比较,改良组及复合组的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后对患者术中舒适性的满意度调查情况[n(%)]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与常规组比较,P<0.05。
3.讨论
支气管镜技术在呼吸系统的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但支气管镜总归是一种有侵入性的操作。我们的鼻腔、咽喉部、声门、气道粘膜等结构对支气管镜操作中产生的刺激相当敏感,因此,常规支气管镜检查难免会引起刺激性咳嗽、咽部不适、干呕、憋气等不良反应,使得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而拒绝反复支气管镜检查[2]。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改善优化支气管镜技术,遂有了复合麻醉结合支气管镜技术及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先后问世。
复合麻醉结合支气管镜技术虽然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性,但术中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不能让医生顺畅的进行支气管镜操作,故一些辅助通气方式结合复合麻醉在手术中应用的研究陆续开展[3]我们设计的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解决了患者使用静脉麻醉后呼吸抑制所导致的低氧血症、循环障碍的问题。在本研究的结果中亦显示了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的明显优势。
在研究中,我们也尝试了不同的气道开放方式,如鼻咽通气道、喉罩及气管插管,其各有优缺点。鼻咽通气道可连接呼吸机,可以改善患者术中的通气、供氧,但密闭性极差,漏气大;喉罩多适用于上气道疾病、气管扭曲、困难气道患者的术中通气,其对麻醉深度的要求较气管插管小,故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通气的密闭性比鼻咽通气道好,但较气管插管差,且大咯血发生时安全性低,对放射治疗后导致解剖结构改变、上气道水肿、气道狭窄、口腔内病变的患者喉罩为相对禁忌[4、5];气管插管要求麻醉深度较前两种方式均高,故术中血压影响较大,但其通气的密闭性好,大咯血发生时安全性更高。故以上三种通气方式对患者术中呼吸、循环指标的波动影响各不相同,有待研究下一步的数据证实。
综上,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技术提高了患者术中的安全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和医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廖秀清,张孝彬.正压通气结合全麻下无痛支气管检查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10,21(19):23-30.
[2]尹虹雷,崔晓媛.表面麻醉联合静脉复合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4,27(2):381-383.
[3]Cheng-fu Wan,Dao-song Dong,Qi xI,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nasopharyngeal intubation during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of the trigeminal ganglion[J].Journal of Oral and Facial Pain and Headache,2018,32(2):e28-e33.
[4] Naghi Abedini,Masoud Parish,Haleh Farzin,The Determination of an Appropriate Time for Placement of the Classic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J].Anesth Pain Med.2018,8(2):1-6.
[5] Martina Krecmerova,Jan Schutzner,Pavel Michalek,Laryngeal mask for airway management in open tracheal surgery—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54 cases[J].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2018,10(5):2567-2572.
论文作者:任程,李洁,廖秀清(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支气管镜论文; 患者论文; 常规论文; 气管论文; 气道论文; 舒适性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