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成因分析_绿色贸易壁垒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成因分析_绿色贸易壁垒论文

“绿色贸易壁垒”成因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贸易壁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步伐的加快,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为解决环境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将环境与贸易直接挂钩,通过限制乃至禁止对环境有害的产品、服务、技术等的贸易,希望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在采取这一措施时,一些贸易强国利用自身经济、技术优势,以保护本国环境为借口,违背了保护环境的宗旨,制订出极为苛刻的环境指标,同时还采取其它一些措施,限制外国产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使一些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目前,有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把保护环境措施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加以利用,一种新的贸易保护壁垒正在形成,人们通常把该种壁垒称之为“绿色贸易壁垒”。本文拟就“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作一探讨。

“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其根本原因是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确保本国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占有份额。除此原因外,一系列客观条件的形成,则成为壁垒形成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客观条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人类社会在环境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应当采取共同一致的行动。但在具体解决本国环境问题时,各国又具有独立的国家环境权,有权根据本国的环境状况采取特定的保护措施,其中包括将环境与贸易挂钩,这就使得某些国家设置环境壁垒成为可能;二是关贸总协定谈判达成了一些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协定,根据这些协定,某些国家便把环境问题作为不承诺相关的国际贸易规范和准则的一种辩解,为设置环境壁垒找到了法律依据。

首先,从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特点来看,环境问题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1)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过去的环境问题,虽然发生的地点遍及世界各地,但其影响的范围,危害的对象或产生的后果,主要集中于污染源附近或特定的生态环境里,呈现出点源性、局部性、特定区域性的特点。而当代环境问题则表现为全球性,首先,一些环境污染具有流动性,危害后果可能在不同国家或区域出现。如科威特石油大火,造成大气的污染,甚至危及到珠穆朗玛峰,在该峰的一侧下起了黑雪。一些国际河流,上游国家造成的污染可能危及下游国家。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造成的酸雨,可能降在邻国,甚至飘洋过海,降到大洋彼岸的国家;其次,当代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特别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其影响范围,包括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紫外线辐射增强等危害是全球性的,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生物生存、环境变迁等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另外,当代的许多环境问题涉及高空、海洋、臭氧层等,其影响的空间范围,远非过去一般环境问题所能比拟。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决定了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全球的共同努力。

(2)环境问题的政治化。当代的环境问题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性问题,在政治上也具有着重要的影响。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间开展环境合作或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由于各国在环境问题上具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因此,较容易开展合作,许多国家还借助环境问题,开展环境外交;同时,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侧面。各国在环境义务的承担问题上、污染转嫁问题上及其他一些问题上,经常展开政治斗争,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所进行的环境侵略;另外,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已出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政纲的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等。这些组织在国际、国内政治舞台上已经崭露头角,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势力。

(3)环境问题的社会化。环境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着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它已不再是仅被科技界、医学卫生界以及与事件有关地区居民所关心的局部性的、小范围的问题。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阶级和社会利益集团,不同职业人员和不同地位层次的人,都开始关心起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4)环境问题的累加化。当代人类社会虽已开始进入发达的工业化、信息化时代,但在地球上依然存在着原始部落社会、农业社会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区域,这样就形成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在当今地球上同时存在的现象。此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原有的环境问题,如水环境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还未彻底解决,而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而且越来越严重,如有毒化学品扩散、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这样,就全球环境而言,旧的矛盾未能得到彻底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出现,形成从人类社会出现以来各种环境问题在地球上的积累、迭加,从而使当代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化、综合化。

上述环境问题特征表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依靠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加以解决。将环境与贸易挂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符合当代环境问题发展趋向,各国为保护本国环境,有权将对环境有害的产品拒于国门之外。因此,在国际贸易中更多地考虑环境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环境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但在处理环境与贸易关系时,如果过于强调保护环境,并以此作为不遵守有关国际贸易规范和准则的理由,就有可能使保护环境成为一种贸易壁垒,特别是当个别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时,环境壁垒就实实在在地形成了。由此可见,当代环境问题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是形成“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原因之一。

其次,从有关贸易协定看,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虽然没有达成专门的环境保护协议,但在达成的其他有关贸易协定中却有许多关于保护环境的规定,这些规定把环境与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序言指出:缔约国在处理贸易和经济事物的关系时,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持续增长、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同时允许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优化使用世界资源;根据各自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寻求既保护和保存环境,又达到上述目的手段。强调在扩大贸易的同时要力求保护环境;《技术贸易壁垒协议》进一步明确规定: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则规定:若有助于消除严重的环境压力,且采取最合适的环境手段,可考虑接受环境补贴,等等。这些规定,为环境贸易壁垒的形成提供了法律依据。由于这些规定突破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基本原则,使得一些国家依据这些规定,藉口保护环境,而不遵守贸易基本原则,包括非歧视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等等。如奥地利于1992年通过立法,要求所有热带木材的产品都应贴上说明其是热带木材的标志,以便将它们与贴附质量认可标志的木材加以区别,而质量认可标志是颁发给坚持以“持续发展”方法管理森林的国家所生产的木材及其制成品的。奥地利的这种做法,可能是出于保护热带森林目的,但却明显地违反了非歧视原则,筑起了对热带国家的贸易壁垒。

目前,一些国家实施“环境贸易壁垒”通常的做法是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挂钩,实行“环境标志制度”,即由国家专门机构或其指定的组织依据一定的环境保护标准、指标或规定,向有关申请者颁发其产品或服务符合环境要求的一种特定标志。由于发展中国家受资金和技术等原因的限制,要取得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难度较大。但如果不能获得环境标志,这些国家企业的出口产品将无法与国外获得标志的同类产品竞争,从而影响其进入别国市场,如我国的琴岛海尔集团生产的冰箱,在1990年之前,由于没有获得德国等国家的环境标志,基本上没有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后由于应用环境适用技术,采用新型制冷剂,1990年11月获得了德国“蓝色天使证书”(一种环境标志),仅1992年就向该国出口了4万台冰箱。截止目前,全球已有近40个国家实施了环境标志制度,如美国实施的“绿色签章制度”,日本实施的“生态标志制度”等,环境标志制度对国际贸易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性的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形成。

标签:;  ;  ;  ;  

“绿色贸易壁垒”成因分析_绿色贸易壁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