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问题_新技术革命论文

新技术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问题_新技术革命论文

新技术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经济问题论文,当代论文,新技术革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F1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594(2002)06-02-03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继从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三次技术革命之后,出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突破和革命性发展。这次新技术革命最初从美国开始,以后逐步扩展到西欧、日本和苏联,不仅在个别科学理论和技术领域里出现新的突破,而且几乎是在各个学科和技术领域里都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在80年代后半期,形成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宇航技术、新材料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继而形成科技群,并出现一批含有高科技成分的产业群。这次新技术革命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装置,实行生产的全面机械化和自动化。新技术革命至今还在继续发展,她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

一、新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影响

(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新产品层出不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量不断增长,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虽然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规律的作用,生产有所起伏,但是从总体上看,战后世界经济的增长是较快的。不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样,而且还出现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她们的生产力也获得迅速的增长,甚至有的国家(如东南亚有些国家和地区)借着新技术革命的动力,其发展速度还超过发达国家。1980年世界GDP比1950年增长1倍多,其中美国增长1.7倍,德国增长3.5倍,日本增长9.2倍;按现价计算,1997年比1980年世界GDP增长又1倍多,其中美国增长1.8倍,日本增长2.9倍。到上世纪末,世界GDP达30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26.6%,人均3万美元。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也积累膨胀,到上世纪末世界财富约达50万亿美元。

(二)带动经济出现全球化

二战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经济联系紧密和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从而形成了经济的全球化。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首先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把视野扩展到世界范围,通过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实现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协调其生产经营活动,以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实现利润最大化。其次使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交流扩散,也相继实行自由化政策,融入到全球经济的大舞台。于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强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如国际贸易从50年代以来不断扩大,到上世纪末增长近20倍,其增速大大超过世界GDP的增速。同时国际金融资本也空前膨胀,国际上资金融通量1年以数十万亿美元计。这些正是经济全球化的明显反映。

(三)促使市场竞争更激烈

科学技术的迅猛进步、产品的不断更新、市场领域的日益扩展,使市场竞争(包括商品、技术、劳务、资金、信息、服务等)愈益激烈。除了国内竞争之外,国际竞争也不断扩大和升级。竞争手段五花八门,既有价格手段,又有非价格手段;既有公开竞争,又有隐蔽竞争;既有经济手段,更有与政治力量相结合,运用行政手段(如关税、贸易壁垒、管制等)参与竞争。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在新科技革命的带动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新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

(一)推动资本出现社会化

由于新技术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出现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一方面是资本越出某一部门、行业的界限,成为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本集团,如美国的洛克菲勒财团从石油扩展到军火、电子、化学、原能、机器制造和运输业等,日本的三菱财团由军火扩展到银行、保险、重工、化工、石油等。而且各个资本之间也进行融合、互相渗透,资本集团成为若干资本共同控制的巨型企业,改变了由一个家族控制的色彩。另一方面是股份制的扩展和普遍实行,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把股权广泛分散到各阶级、阶层的人士手中,并使相当部分的企业员工把握有少量的股票,成为企业的股东。如美国现在握有股票的家庭比例达48.2%;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有300多万名股东。

(二)促使采取隐蔽的剥削方式

由于新技术革命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劳动者的文化程度及其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白领阶层”越来越多。如美国目前白领阶层占一半多,而“蓝领阶层”只占20%左右,这样迫使资本家不得不改变对劳动者的剥削手法,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如缩短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等)、不断增加工资、发放少量企业股票以至对高层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给与期权、期股等,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企业利润,还能缓解劳资矛盾,维持企业和社会稳定。

(三)促进劳资关系趋向调和

由于上述两点以及国家机器的协调、实施高福利政策与舆论工具的引导,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劳资之间的关系日益趋向调和,有些国家的工人罢工运动虽还时有发生,但其规模、声势、时间、范围都出现缩小、缓和的趋势,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逐步有所缓解。

(四)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推动社会财富有着巨大的积累,现在资本主义世界1年创造的财富比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来300多年所创造的财富还要多;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凭借科技进步而发财致富的人士,以致国内贫富差距以及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仍有扩大的趋向。如美国国内高层经理的年收入1982年相当于企业员工的42倍,1999年扩大到419倍;美国10%的富裕家庭拥有全部股票的89.3%、债券的90.3%,其中最富裕的1%的家庭掌握63%的股票,而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10%职工只拥有1‰股票。1999年占世界人口40%的低收入的穷国占世界总产值的3.4%,而占世界人口15%的高收入富国占世界总产值的78%,相差60倍。

(五)促进国家调控经济的强化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进展,在经济全球化和衰退周期性出现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仅靠自发的调节机制已显得不太适应,就需要国家机器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和调控。政府运用行政、税收、财政、信贷、汇率等杠杆,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国民经济加以指导和调节。如20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经济衰退(危机),各发达国家都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度过危机;再如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有关国家相互联系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尽早摆脱困境。

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和发展,引起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还有其一定的生命力;而且受到新技术革命持续的积极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还将持续增长,生产关系也将继续有所变革。但是这种增长仍是起伏性和周期性的,这种变革也是有局限性和浅表性的,这绝不是“人民资本主义”的出现,更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趋同”。因为这种变革根本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从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仍然受着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周期性衰退规律的支配。二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发生多次经济危机(如美国发生6次)。如去年从美国、日本开始的衰退,是继20世纪90年代初那次衰退之后又一次经济危机;虽然期间的10年中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日本是处于低速状态),但是仍然摆脱不了周期性衰退规律的作用。它不仅阻滞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使新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普遍受到一些挫折。根本问题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必然继续发生作用。尽管新技术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具有积极的影响,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生命力,但是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而且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又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只有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才能使新技术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收稿日期 2002-10-25

标签:;  ;  ;  ;  ;  ;  ;  ;  

新技术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问题_新技术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