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设备管理是对设备的一生进行技术和经济的综合管理。通过坚持设备管理的维修和使用以及设计等等,做到全面规划、优化设计、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保持设备技术完好,不断提高设备经济性和综合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设备管理;综合管理;技术性;经济性;
前言
设备,通常是指用于生产活动的机械装置,它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再生产的物质条件,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设备称为“生产的骨骼系统的肌肉系统”、形象地指出了设备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设备的质和量、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设备本身就是技术、是物化了的技术,是在实物形态上体现着劳动资料形成的知识和科学成就。在某种意义上讲,采用先进行生产设备就是依靠科学技术的体现。江总书记也曾经在近年的有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设备管理、提高企业素质”,李鹏委员长也曾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维护设备完好,保护企业生产力”。
一、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从广义上讲,是指对设备的综合管理,即进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管理,进行对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管理。同传统的设备管理相比,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新增了许多现代管理的内容,其特点可以精简概括为三句话:一生管理,两个目标,五个结合。把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和追求设备的周期费用的经济性作为设备综合管理的目标,只有充分发挥设备“五个结合”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全方位的体现设备管理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
二、现代设备管理的重要原则
现代设备的管理与科技的进步有直接的关系,它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并且起到预防的作用,防重于治,相关人员应该从根本上完全改变传统以维修为重点,管用分离管理设备的思想和传统的方式。应要根据技术的进步去对设备进行加强和改造,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促进企业生产的全面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2.1设备综合管理深化研究的基础理论是将设计,制造和使用以及维修相结合一起,应该随着设备使用维修技术的提升全面发展。计划预修制度,重点研究设备的物理磨损,维修设备时要以预防发生故障为前提,生产维修要将出现的故障加以改善,延长设备的维修性和可靠性,进而将产品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制造等过程跟设备的整体效益包括设备的可靠性进而维修性相结合一起。是深化研究设备综合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提高我国设备综合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
2.2设备生产单位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要以满足使用单位的要求作为前提,给使用者提供更优质和高效以及可靠性和维修性好,技术参数先进的设备。设备使用单位在使用和维修的过程中要及时将设备的优劣情况和改进意见反馈给设计制造单位,认真实行该原则,能让生产单位不断提升设备的质量和稳定些,给使用者提供更先进的技术,使使用更加安全可靠,维修起来更加便利的设备。
2.3预防为主方针的主要内容是将维修和计划检修相结合。对运行的设备进行每天的维修保养和检测以及调整等工作,可以有效的保持设备的各项性能,保障设备运转安全缩短设备维修的时间,大大减少了设备的修理工作量。在对设备进行修理时要有计划挑重点去进行修理,这样做不仅能快速的使设备正常工作,同时也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效的减少了修理的工作量也大大降低了维修的成本费。正确的去执行将维修和计划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可以让设备有计划的进行修理,快速的修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功能和将要出现故障的功能,同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工作,可以使工作中的设备更能长久工作下去,提升设备的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益,用最少的钱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
2.4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结合一起。企业内跟设备管理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就是专业管理。但是光依靠少部分专业人员管理还是达不到管理的目标,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组织所有的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参与到管理设备工作中,建成上下成线和左右成网的管理工作体系。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做到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得益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做既可以发挥出专业人员的作用,同时又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进而加强了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也提升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水平。
2.5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结合一起,因设备存在物理了的技术,又有物化了的资金,因此必须要在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条件下达到技术先进的综合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使设备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设备的经济管理目标是追求最佳的寿命周期费用、最佳的综合效益,从而达到良好的投资效益。
三、新时期加强现代设备管理的几点意见
目前我国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阶段,我国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应如何适应这种转变,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总目标服务,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是大家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我想应这个问题谈如下几点建议:
3.1设备管理工作,是全员的工作,一定要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高效。只有公司领导十分重视设备管理工作,全公司才能形成完善的、高效运转的设备管理网络系统。公司级由一名经理主管并领导协调设备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公司要设有专职机构,负责制定全公司设备管理的目标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完成设备管理的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设备规范化管理、设备采购、设备现场管理、设备润滑管理、备件及维修管理、资料及高效设备管理等各项
工作也都要有专人负责。
3.2.要严格考核,全方位激励。我们要在设备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鼓励全体职工参与设备管理的重要措施,完善规章并严格考核,将设备管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解到基层,并组织实施,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工资、奖金挂钩,形成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四、扎扎实实地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4.1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并考虑产品的特点,正确地选购和配置设备。为此,应在选购设备时,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所选购设备的经济技术论证,和更多地掌握市场上的产品信息。
4.2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为此,新设备投入使用时,要按照设备的性能、用途和效率等要求,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保证合理使用,和制订维修保养制度和检修计划。
4.3对已有设备应进行挖潜、革新改造,不断地提高设备现代化水平,确保企业不断地提高生产现代化水平。
4.4对引进的设备要以最快的速度投入生产,并做好开发功能、维修保养、配件供应等工作。
4.5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和做好设备的分类编号、入帐、资产管理等工作。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微机设备管理。
4.6要组织和培训好一支素质高的设备维修队伍,并做好操作工人的岗位技术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设备管好、用好、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的设备设计学科领域非常广泛,已经成为综合性强和系统的学科,设备管理的覆盖面也在技术领域和经济领域不断拓展,与之相对应,设备管理体系也由早期的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逐渐发展到生产维护和各种设备管理模式并存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李又栋. 论现代设备管理的综合应用[J]. 经营管理者, 2015(10).
[2]孙丰勇, 蒋震, 李双忠. 企业应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J]. 煤矿现代化, 2008(6):96-97.
[3]刘芳, 林伟杰, 吕小虎,等.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2, 21(5):12-12.
论文作者:王建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经济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