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探讨论文_鞠佳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探讨论文_鞠佳

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占地面积少,节能,环保,成本低得到大力发展。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增大,在各个城市中逐渐形成路网,网络化运营使其运营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随之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虽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的交通系统,不受其他交通系统的干扰,并且,它比其他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更加安全,但是由于其客运量大、人员密集、空间狭小,人员疏散困难,一旦发生行车事故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文中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1轨道交通行车安全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情况下在大中型城市的中心或附近进行建设,因为自身站点分布密集,而且数量较多,这就造成地铁安全逐步成为城市安全过程中非常重要一个组成部分,而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些年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对比较繁忙,而且每一个大市都需要将轨道交通网络建立起来。这些轨道交通网络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能需要保护乘客在日常出行过程中安全。国家也非常重视我国轨道交通的运营情况,随着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我国轨道交通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依旧没有改变我国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所碰到的安全问题,因此一定要对轨道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信心增强,并且跟踪和管理轨道交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运行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进一步查找这些安全隐患出现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处理,在事故发生之前进行风险预案的设定,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性。

2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

2.1人员因素

在影响行车安全的四个因素中,人员因素是最重要且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乘客和工作人员。通过研究资料发现,城市轨道交通中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因为乘客不遵守乘车规则造成的。例如,抢上抢下,拥挤,蓄意自杀等。另外,工作人员在运营管理中的管理不善或防控不力也可能会成为引发事故。虽然在设备技术含量较高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已经实现了列车运行控制自动化、自动驾驶和自动折返作业,但是这些作业仍然需要行车作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控制,并且一旦发生设备故障或特殊情况需要作业人员的干预,并在紧急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反应。所以,行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驾驶员等行车人员在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及行车人员不按规章制度、标准作业程序作业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2.2设备因素

线路、车辆、信号设备、供电设备等行车设备是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基础。线路作为机车车辆及列车运营的基础,其日常养护维修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扣件的松动,钢轨的锈蚀、磨损,都是影响行车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载工具,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转向架、制动装置、电气牵引系统等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零部件。信号系统是提高行车效率、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城轨行车间隔小,所以对信号系统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设备作为列车动力的来源,其运营状态对行车安全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管理因素

行车安全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一部分。行车安全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及行车作业标准的不明确,都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

2.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社会环境因素指对行车安全有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和影响的为破坏行为(如恐怖分子的蓄意破坏等)。自然环境因素指恶劣天气、地震等对行车安全产生危害的自然灾害。

3加强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的措施和手段

3.1培养行车相关人员的安全心理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安全心理,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理念和岗位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减少违章作业,杜绝事故发生。培养行车相关人员的安全心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定期开展事故/事件案例分析,开展现场安全问答、安全知识竞赛,培养行车人员良好的安全业务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凝聚作用。确保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通过企业文化的引领和凝聚,不断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最后,运用管理手段,制定奖惩措施,加强对人为失误、违章违纪的考核,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3.2精检细修,提高设备安全可靠度

行车设备是行车安全的硬件基础,通过调整设备检修工艺、方法,可以提高设备安全可靠度。目前,国内成熟地铁设备检修逐步由计划修调整为状态修,将先进故障诊断技术和设备故障履历相结合,将设备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此外,通过对行车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故障分析,对易发或严重故障节点进行预防性维修或有针对性的改造,能显著提高设备的可靠度。笔者所在的单位,就通过对全线计轴主机改造,将不可切除计轴与可切除计轴由原来的共用一台计轴主机控制,改造为分别采用不同的计轴主机控制。经过改造后,只有当两台计轴主机同时宕机,才会影响列车运行,从而大幅提高了计轴主机的可靠度,有效降低了计轴主机宕机的影响。

3.3落实行车安全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落实行车安全责任,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行车安全对于轨道交通企业的重要性。轨道交通企业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而行车安全是市民出行安全的最重要的保证,也是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企业快速发展时期,更应该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行车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行车安全指标、奖惩制度来倒逼行车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为企业的管理者、生产操作人员提供动力和约束,强制建立覆盖全员的行车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最后,针对青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行车安全责任不落实处的问题,要充分借鉴铁路行业的发展成果,发挥轨道交通企业安全生产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快速响应的优势,建立一整套行车安全相关的应急响应机制,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将行车安全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3.4密切关注气象预警,提前预防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的影响虽然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前预防。在实际的工作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与所在地气象部门合作,将气象预警信息发送至各部门负责人、值班主任等,提前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调整相关岗位的人员配备、作业内容、重点注意事项等,确保轨道交通的行车安全。对于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高架区段,可以通过安装小型气象站,实时收集风速、风向、雨量等信息,供调度人员决策。同时,对易于遭受雷击的山区线路,可以通过加密避雷针布设数量、加粗避雷线横截面积等措施,提高供电系统的抗雷击能力。而对于地势较低的车站,则应多配备防洪挡板、沙袋,增加出入口水泵排水能力等,防止雨水倒灌。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防范环境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就成为了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特定时期的重点工作。

4结束语

总之,城市轨道交通对缓解城市拥堵,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作用。其目的是安全有序地将乘客运送到目的地,所以行车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际的行车安全管理过程中,只有科学地处理“人、机、管、环”之间的相互影响,合理分配企业的人员及管理资源,并结合各因素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才能从整体上把控企业的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S].

[2]王希萌,孙玉杰.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综述[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5(01):25-27.

论文作者:鞠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探讨论文_鞠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