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结核病医院 辽宁辽阳 111005
摘要: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采取抗结核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并将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伴有糖尿病肺结核患者设为观察组(41例),单纯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胰岛素注射、降糖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3、5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分别为:56.41%、17.59%,而对照组患者3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分别为:80.49%、41.46%;观察组患者5个月的痰菌转阴率为:74.36%,病灶缩小率为:30.77%。对照组患者治疗5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分别为:92.68%、53.66%。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会影响肺结核治疗效果,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应将患者的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后,再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
关键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单纯肺结核;抗结核治疗;临床疗效
肺结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一般单纯的肺结核患者比较常见,但是随着我国老年人群不断增加,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1]。导致病情复杂,增加治疗难度,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探讨了抗结核药物治疗单纯的肺结核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80例,将患者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对照组(未合并糖尿病)和观察组(合并糖尿病)。其中对照组患者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范围:57-78岁,平均年龄(65.2±4.8)岁;观察组患者41例,男性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56-77岁,平均年龄(65.4±4.5)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无太大的差异性,对本次研究结果影响较小(P>0.05)。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药物用法用量为:药品剂量,利福平0.45克/日,乙胺丁醇0.75-1.0克/日,吡嗪酰胺1.5克/日,帕司烟肼0.8-0.9克/日,利福喷丁0.45-0.6克/周两次。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治疗,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指标,给予相应的口服降糖药物并注射胰岛素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3、5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
1.4统计学
将两组抗结核治疗患者3、5个月的痰菌转阴率、病灶缩小率作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当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以P<0.05表达。
2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一。
3讨论
肺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及化学治疗。随着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质量的不断增加,糖尿病患者的例数也在逐渐增长。该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影响到患者各个组织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还会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免疫能力,严重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2]。
虽然现代研究尚未表明糖尿病与肺结核之间有关系,但是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由于糖尿病使得患者的免疫能力明显下降,患者受病菌感染的机率增大,导致糖尿病患者感染结核分支杆菌机率提高。随着病情持续性发展,患者的身心均受到巨大压力,使得患者的生命质量严重降低,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负担[3]。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运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要低于对照组,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观察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均有所改善,只是改善效果低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患者依从性较差,血糖控制不稳定等有关。
因此,运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糖尿病患者效果一定,虽然没有单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好,但是随着用药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病情稍微改善。所以建议临床上在治疗肺结核糖尿病患者时,应提前用药使得患者血糖保持在稳定水平,有利于肺结核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纯钢.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3):560-561.
[2]丁红伟.肺结核并2型糖尿病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7):41-42.
[3]罗建奎,周春来,丘霞.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不同降糖治疗方案与抗结核疗效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8):1997-1999.
论文作者:王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病灶论文; 糖尿病论文; 抗结核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