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虾混养池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摄食率和排汇率的研究

贝虾混养池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摄食率和排汇率的研究

吴桂汉[1]2002年在《贝虾混养池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摄食率和排汇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滤食性贝类在贝虾混养池中的作用地位,本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菲律宾蛤仔的不同壳长、饵料浓度、温度、盐度和昼夜节律对其摄食率的影响以及壳长、饵料种类、温度和盐度对其排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壳长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影响达很显着的水平(P<0. 01) ,壳长与摄食率的相关关系以幂函数拟和,其拟和方程为:y=86. 37x1. 682 (R2=0. 905,P<0. 01) ,其中y表示其摄食率,x表示其壳长;饵料浓度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影响不明显(P>0. 05) ,在饵料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时,菲律宾蛤仔摄食率基本上保持不变:温度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影响很明显(P<0. 01) ,在24℃时菲律宾蛤仔摄食率达到最高,推测菲律宾蛤仔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4℃;盐度对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有显着的影响(P<0. 01) ,在盐度10至25之间,菲律宾蛤仔摄食率随着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尤以盐度20至25时上升迅速;盐度25 时蛤仔的摄食率最高,之后其摄食率随盐度增加而减少,但一直到盐度35时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推测菲律宾蛤仔生长的最适盐度为25到30之间;菲律宾蛤仔的摄食率昼夜节律性很明显,昼夜的6个时间点差异很显着(P<0. 01) ,摄食率在中午12:00的时候最低,在晚上24:00的时候最高。实验结果显示:壳长对菲律宾蛤仔排泄率的影响达很显着的水平(P<0. 01) ;随着菲律宾蛤仔壳长的增加,其排泄率在从2小时到8小时的各个时间段均呈下降趋势,表现为负相关关系;8小时内排氨率与壳长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y=110478x-2. 4835 (R2=0. 9748 P<0. 01) ,其中y表示其排氨率,x表示其壳长;8小时内排磷率与壳长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y=10~6x-3. 6061 (R2=0. 898 P<0. 05) ,其中y表示其排磷率,x表示其壳长;同时,菲律宾蛤仔排泄率在从2小时到8小时的各个时间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投喂不同种类饵料的菲律宾蛤仔的排泄率差异性不显着(P>0. 05) ,在投喂叁种不同的藻类时,菲律宾蛤仔排氨率排磷率均基本上保持不变;温度对菲律宾蛤仔排泄率影响很明显(P<0. 01) ,其排泄率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基本上呈线形关系;盐度对菲律宾蛤仔的排泄率有显着的影响(P<0. 01) ,排氨率和排磷率的最低值都出现在盐度30时;推测菲律宾蛤仔生长的最适盐度为30左右。本实验结果在理论上可以为混养虾池中滤食性贝类的摄食生理生态研究,贝类能量学上评价蛋白质代谢对机体组织有效性的研究,对混养虾池中贝藻间的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和混养虾池养殖容量的数学 建模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在生产实践上,对综合养殖中建立合理的养殖 密度,预测水体养殖容量、估算个体生长和产量以及进行科学的水质调 控等实际应用上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奉杰[2]2014年在《不同叁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混养系统能量收支及有机碳收支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实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生态养殖研究者们在进行室外池塘生态养殖的研究过程中,努力寻找一条如何能够在各种养殖资源高效利用,对周围环境尽量降低污染的基础上做到养殖生物最大限度产出的养殖方式。具有生态学互利作用的养殖生物搭配养殖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通过对养殖池塘能量及有机碳收支及其中转化效率关系的研究,可以为各种养殖生物以什么样的比例搭配养殖可以收到最好的综合效应提供理论依据。叁疣梭子蟹是近年来在我国沿海地区普遍养殖的生物品种,通过搭配对虾、贝类等养殖生物进行的虾蟹、虾蟹贝混合养殖已经为很多养殖户所采用,但是对虾和蟹或者对虾、蟹和贝之间到底以什么样的比例进行搭配混合养殖可以收到最好的养殖效益这方面一直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叁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二元不同搭配比例混养系统下的能量收支、有机碳收支、养殖效果及有机碳储量研究和叁疣梭子、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不同比例搭配的叁元混合养殖系统能量收支及养殖效果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凡纳滨对虾、叁疣梭子蟹和菲律宾蛤仔叁者之间的适宜搭配比例,希望研究结果对于确立具有环境友好,高效益的虾蟹、虾蟹贝混合养殖方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不同混养系统能量收支的实验研究采用海水池塘陆基围隔实验法,对叁疣梭子蟹和凡纳滨对虾不同搭配养殖系统的能量收支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共设置了梭子蟹单养对照(C)、对虾单养对照(S)、虾蟹混养(C1S4, C2S3,C3S2, C4S1)6个实验组。光合作用合成初级生产力输入能量是本实验能量输入的主要部分,C3S2实验组能量总产出量最高。实验期间接受的总太阳光辐射能为2241MJ/m2,光能利用率在0.47~0.71%之间,以S组最高,C2S3组最低,各实验组之间无显着差异性(P<0.05),光合能转化效率以C3S2组最高,蟹单养C组最低。C3S2组显着高于除C2S3除以外的其它各实验组(P<0.05)。饲料能转化效率以对虾单养S组最高,蟹单养C组最低。总能量转化效率最高组为C3S2组,蟹单养C组最低组,C3S2组显着高于蟹单养C组和对虾单养S组(P<0.05)。单位净产量耗饲料能以C3S2组最低,蟹单养C组最高,C3S2组与蟹单养C组之间差异性显着(P<0.05)。单位净产量耗总能也是以C3S2组最低,蟹单养C组最高,C3S2组与蟹单养C组之间差异性显着(P<0.05)。各实验组沉积物能量在1.65~6.98MJ/m2之间,其中C2S3组最高最高,对虾单养S组最低,各实验组能量沉积量占总投入能量比例在9.87~32.47%之间,S组显着低于实验组C2S3、C3S2、C(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叁疣梭子蟹6ind/m2,对虾45ind/m2时,具有最好的能量学转化效率和养殖效益,为该实验中选出的最优实验组。2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不同混养系统能量收支的实验研究采用海水池塘陆基围隔实验法,对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不同混养系统的能量收支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共设置了梭子蟹单养对照(C)、蟹贝混养(CB)、虾蟹混养(CS)和虾蟹贝混养(CSB1,CSB2,CSB3和CSB4)7个实验组。结果表明,初级生产力和饵料投入是系统能量输入的最主要部分,生物净产出能则以CSB3和CSB4较高,显着高于其它处理(P<0.05)。各处理沉积能量在1.71~5.43MJ/m2之间,其中CSB3处理最高,显着高于其它处理(P<0.05)。各处理能量沉积量占总投入能量比例在25.57~33.47%之间,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实验期间接受的总太阳光辐射能为1550MJ/m2,光能利用率变动在0.16~0.38%之间,以蟹单养为最高,CB混养为最低,各处理之间差异显着(P<0.05);光合能转化效率以CSB3处理最高,CSB4其次,CB处理最低,各处理之间差异显着(P<0.05);总能量转化效率以CBS3和CSB4处理为最高,显着高于CSB1,CS,CB以及单养对照(P<0.05);饲料能转化效率、单位净产量耗饲料能和单位净产量耗总能均以单养对照C组最低,但与CBS4处理差异不大(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和菲律宾蛤仔放养密度分别为6、45和30~60ind/m2时,混养系统的能量学转化效率和能量总产出量最高,具有更好的生态学效应,为本研究优化的最佳混养结构。3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收支的实验研究采用海水池塘陆基围隔实验法,对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的收支、有机碳利用率及养殖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共设置了对虾单养对照(S),梭子蟹单养对照(C),虾蟹混养(C1S4,C2S3,C3S2, C4S1)6个实验组。结果表明:适宜的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搭配混养能有效提高养殖系统的有机碳利用率及养殖产量。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是围隔中有机碳输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输入量的30.04~58.70%;其次是养殖饲料投喂输入的有机碳,占总输入量的23.95~52.67%。在有机碳支出部分,系统中水体浮游生物呼吸消耗是有机碳支出主要部分,占总支出量的24.96~48.44%;其次为底泥积累,占总支出量的7.85~33.42%。各处理比较,实验组C3S2有机碳的利用率显着提高(P<0.05),比其它处理提高了0.68%~4.98%。综合养殖效果和各系统有机碳利用率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虾蟹最优比例为叁疣梭子蟹6ind/m2,凡纳滨对虾45ind/m2。4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实验研究利用海水池塘陆基实验围隔,研究了叁疣梭子蟹、凡纳滨对虾不同混养系统有机碳库储量,结果表明:各处理颗粒有机碳(POC)为(1.43±0.20)~(6.55±1.21)mgC/L,溶解有机碳(DOC)含量为(6.30±0.32)~(8±0.80)mgC/L,DOC/POC比值平均为2.46。浮游植物有机碳波动范围为(0.38±0.073)~(4.20±0.59)mgC/L,平均为1.33mgC/L;浮游动物有机碳波动范围为(0.025±0.0047)~(0.27±0.0096)mgC/L,平均为0.12mgC/L;各处理DOC和POC分别占总有机碳(TOC)的50.94~86.14%和14.20~49.14%。POC中,细菌及腐质颗粒有机碳占TOC的7.14~33.36%;其次为浮游植物碳,占TOC的4.23~27.86%;浮游动物碳占TOC的0.19~2.59%。

林更铭, 李炳乾, 项鹏, 杨清良[3]2009年在《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循环利用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以海水工厂化养殖排出的废水养殖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耐污染能力最强;细基江蓠和双齿围沙蚕具有较强的净化水质能力。养殖废水经7d处理后,NH4+-N、NO3--N、NO2--N、PO43--P、COD和底质有机物分别下降至处理前的11.20%、23.69%、27.50%、14.6%、3.2%和0.32%,且沙蚕和江蓠平均日生长率分别为2.30mg/g.d和80mg/g.d。该方法不但能净化水质,还能实现养殖废水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 贝虾混养池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摄食率和排汇率的研究[D]. 吴桂汉. 厦门大学. 2002

[2]. 不同叁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混养系统能量收支及有机碳收支的实验研究[D]. 奉杰.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3]. 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循环利用的初步探讨[J]. 林更铭, 李炳乾, 项鹏, 杨清良. 海洋科学. 2009

标签:;  ;  ;  ;  ;  ;  

贝虾混养池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摄食率和排汇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