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劲使在恰当处论文

把劲使在恰当处论文

把劲使在恰当处

卞华锋

今年春晚小品《占位子》中,郝建到学校和众家长一起为自己孩子抢“学霸区”座位,闹得轰轰烈烈,最后发现走错了班级。一场闹剧,却反映了现实中部分家长的真实心态。从教以来,我的确接到过不少家长希望孩子进入“学霸区”的请求,他们似乎想通过为孩子获取类似“学霸区”的优质资源,来弥补自身付出的不足,用郝建的话就是“劲都使歪了”。

徐伟:其作品被评为“最具前卫意识的倾诉”、“关注‘人性’”。认为艺术需要“人性”美的升华与个性的提炼,要将摄影者自我的“情感语态”转化为视觉图形。

家长抢座位,无非是怕孩子坐在不显眼的位置,教师关注不到。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家长更为担心。座位靠后学生的家长,会误认为教师偏心,轻视了自家孩子,照顾了“关系户”。家长内心的种种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小品与现实中都备受关注的“学霸区”,到底对学习的影响有多大呢?

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做过实验,让510名学生选择自己最心仪的座位,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中间略靠前的位子。第一排,有粉笔灰的污染;最后几排,现场感染力差;教室两侧,容易造成斜视。因此,在允许自主选择座位的情况下,勤奋好学的人首选中间靠前的座位,试图偷懒的人选择最后一排或最角落的座位,进入教室最晚的人往往只好坐在大家都不太喜欢的第一排。直觉告诉家长,中间靠前就是所谓的“学霸区”。但是,中小学教室里的座位一般不是学生自主选择,大多是教师依据学情安排的。在笔者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并没有发现成绩的好坏与座位有必然联系,坐在最后的大高个儿照样可以自觉完成任务,成绩优异;坐在教师眼皮底下最受关注的,照样可能屡教不改、学习落后。也有老师将特别调皮难管的学生安排在最好的位置,但“学霸区”也未能使这类学生变成“学霸”。由此可见,所谓的“学霸区”确实与学霸无关,座位并不能决定成绩好坏。

“学霸区”是有限的,虽然大部分家长希望自己孩子入座“学霸区”,但是总归有学生要坐到“非学霸区”,这个难题怎么破解,教师和家长又该如何把劲使在恰当处呢?

首先,采用“宝座轮流坐”的制度,减少个别学生对“学霸区”的垄断。在当前国内普遍还是大班额的情况下,座位的排列只能以“秧田式”为主,小组合作、U形、圈形等排座位的方式在大班额教室不易实现。面对这种境况,可以通过“轮座”来化解矛盾。先让学生按照身高在教室外排队,然后由矮到高进入教室,从第一组第一桌依次往后入座(注意是往后坐不是往第二组、第三组坐);等第一组坐完了,再开始坐第二组,然后坐第三组、第四组。这样坐的好处是,每组第一桌同学和最后一桌同学身高差很小,为以后前后轮座提供基础。接下来,每周都要轮换座位,不仅左右移动,同时前后也移动。如此轮换,学生能坐到很多不同的座位,不会久占“学霸区”,也不会长期困在“养老区”,公平享用优质座位资源。全国优秀班主任、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座位是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安排座位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控能力强弱、互助能力高低等个性特点。因此,排座位还要考虑好动者与好静者搭配,学优生与后进生互补,为调皮的同学量身定制专座,请家长共同参与排座,等等,多种方式结合,按需变换,一切以有利于大家学习为前提。

当Y*=(S3-S2-C1-C2)/(S3-S2-C2)时,dX/dt=0恒成立。购房者购买被动房的比例为1-Y=C1/(S3-S2-C2)该博弈处于均衡状态,政府和购房者都坚定其策略。

十队是在60年代末由两个生产队合并而成,所以,在日常劳作中,社员总会习惯性地分成两组。为了公正记录工分,两边各推选一名记分员记录对方的工分,同时还另选一名总记工员,两位记分员每天都要把各个社员的工分汇总到总记工员处。由于社员在一天内经常做不同的工种,如果自己记了本组社员的工分,另一个记分员则要把他们的工分、工种抄回去,所以我们在工分簿上看到很多“√”。当时出工就画一个圈,不出工则打个叉,并作相关说明,以免社员日后翻旧账。

其次,打造互动交流的课堂,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站在讲台前照本宣科,这种走教案式的讲授很稳妥,没有出错的风险,但是如此刻板的课堂没有互动性,缺少活力,确实容易造成“养老区”的同学游离于课堂之外。要想让全体学生都活跃起来,教师必须多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时常从讲台前走到学生中间,甚至走到教室最后去,特别是要多关注角落里的、不举手的、好动的同学,来到他们身边看看作业、问问题目,通过机敏的临场评价引导学生从“最近发展区”开始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还能依据学情变化改变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通过对一些开放性问题的探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思考。“蹲下来看学生”的于永正、诙谐幽默的薛法根、激情飞扬的窦桂梅,这些特级教师没有一位是固定在讲台上授课的,而是走到学生中间跟学生一起读、一起写、一起说、一起玩,他们说自己教的不是语文,而是孩子。当全班学生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感到自己就在课中央,那么,他们无论坐在什么位置,都能集中精力学习,哪怕坐在最后一排也劲头十足。

最后,引导家长注重亲子陪伴,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很多像郝建这样的家长,把劲都用在争夺外部资源上,如花巨资购买学区房、给孩子报若干个补习班、送孩子上国际学校、学习不好便送出国留学等,以为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一个负责的家长,过于强调外部资源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殊不知陪伴才是激发孩子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忽视亲子互动才是“劲都使歪了”。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多在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上使劲。实践中发现,家庭教育到位的孩子,潜能更容易被激发,更能成为学霸。家长只有多点时间陪伴孩子,关注学习进展,时常督促指导,适时心理疏导,才能引领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内部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不懈的态度等才是保证好成绩的必要条件,像座位这样的外部因素只是辅助功能。教室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坐着学霸,学霸坐到哪里,哪里就可以称为“学霸区”,可以说是先有学霸然后才有“学霸区”。

老子《道德经》云:“天之道,利而无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师和家长就要把劲使在恰当处,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指导,多在个体内涵发展上有所为,认认真真、脚踏实地陪孩子共同走好每一步。

【卞华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谷 月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zgdy_guancha@163.com

标签:;  ;  ;  ;  ;  

把劲使在恰当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