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梁静 李洪兰 朱光竹

梁静 李洪兰 朱光竹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 ,护理满意度达97.5%,远高于对照组72.5%和75%,(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全程运用优质护理,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全程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ntire journey qualit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the liver decompensation period effect observation. methods: select the author's department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December 2015,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the liver decompensation period of 8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were treated by high quality nursing, all the control group of 40 patients take routine nursing.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97.5% ,72.5% and 75% is far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entire using high qualit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the liver decompensation period,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words】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the liver decompensation period;high quality nursing;effect observation

21世纪医学服务模式倡导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的护理。 护理服务人性化就是要遵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护理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1】。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极易出现继发性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肝性脑病、腹水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2】.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 ,我们对 80例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组进行了不同护理方法的疗效观察,观察组全程运用优质护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共 80例, 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66 例,酒精性肝硬化 12 例 ,胆汁淤积型肝硬化2例。均符合 《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全国传染病、肝病学分会、寄生虫病学分会联合修订) 诊断标准。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24-78岁,平均年龄为49.6 岁. 患者病程为2-10年,平均病程为(6±4) 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主要以完成药物治疗护理为主,辅以环境护理、健康知识宣教和病情观察等

1.2.2观察组患者

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与疏导、健康教育与沟通、优质护理院外延伸服务。具体方法如下:1)护理评估与资料收集: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在进行入科宣教的同时对患者的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系统与生活背景等进行调查,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病情、既往病史、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理解能力等.然后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方案,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2) 住院中健康教育与沟通: 护理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3-4】。观察组患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患者住院期间的所有治疗、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等一切与该患者有关的事项均由其对应的责任护士负责. 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采用亲和的态度与规范得体的语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首先向患者介绍科室环境及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姓名,并告知患者病情及必要的诊疗措施与护理方案,在保证患者知情权的前提下取得患者的信任. 患者接受治疗时,责任护士可根据其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给予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平日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诱发因素,日常病情观察及并发症防治,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3) 心理干预与疏导: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频繁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腹膜炎等,可能产生绝望情绪,责任护士要善于从患者的表现观察出患者不良情绪,并及时与主治医生及家属沟通,分析患者情绪波动的原因,并联合展开心理干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人性化的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消除患者这些不良情绪,使患者有信心战胜病魔。心理干预通过心理沟通、心理支持、家庭支持、社会支持以及心理评估等干预措施,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因素和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病情康复【5-6】 。在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与患者家属共同安抚患者,并请来疗效好的病友现身说法,提高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责任护士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心声. 对于患者的合理需求应尽量满足,并每周向患者及其家属调查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与意见,及时改进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4) 全程加强基础护理:首先做好患者三短六洁,修剪指甲、胡须,穿宽松、舒适的棉质衣裤,其次床单元保持整洁舒适,病房内干净、整洁、,摆放绿色植物使室内空气清新,室内的温湿度适宜;根据患者需要提供杂志书籍、音频、视频,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转移其注意力。 5)出院指导:患者即将出院时,首先责任护士祝贺患者病情好转出院,鼓励患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投身社会活动,适当参加工作及学习,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身心愉悦;并发放健康册子、出院爱心卡并结合口头教育的方式,提示患者出院后生活中饮食、休息、用药及复查应注意的事项.医院自制的出院爱心卡,上面留有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的姓名及科室电话号码及上述注意事项,方便患者随时查看咨询。6)优质护理院外延伸服务:安排护理经验丰富的高年资、高职称护士专人负责对上月出院的观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干预(包括给予患者个体化的疾病防治知识的指导和支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支持以及强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督促患者及时复查等 ),孙宁奋【7】等研究表明接受院外电话干预能明显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自我护理和遵医行为,甚至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重复住院率也有积极的作用 。

1.3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标准【8】:①显效:与入院前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各项生理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②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各项生理指标显著改善;③无效: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与临床症状均未改善,临床症状甚至加重。 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病历资料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好转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根据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所有数据进行 SPAS19.0 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值检验,对比以P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在并发症、病死率、好转率、护理满意率、总有效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 疗效统计见表 l。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易并发严重的病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除与肝脏病变本身有关外,尚与多种外在诱因有关。因此,需加强临床护理,最大限度降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9】。我院推行的全程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与疏导、健康教育与沟通、优质护理院外延伸服务三个亮点,同时在工作中听取患者的反馈信息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度明显 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 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 < 0.05)。因此,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 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美红 ,王玉玲 ,王瑞英.人性化护理服务行为的探索与实践[J]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 (10 ):783—784 .

[2]张凤,于红,徐惠丽.全程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 28):514.

[3]李艳红 .护理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1):125—12 7.

[4]王梅英.健康教育路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1):63—64 .

[5]郑晶.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9):256-257.

[6]李小峰.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9):169-270.

[7]孙宁奋,邬亚敏,董乐琦.出院后电话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27—29 .

[8]赖育芳.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17 (6 ):471— 472.

[9]邝 丽 辉. 循证护理理念在肝硬化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16(12):101-102.

作者: 梁静,女,大专,副主任护师。

论文作者:梁静 李洪兰 朱光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3

标签:;  ;  ;  ;  ;  ;  ;  ;  

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梁静 李洪兰 朱光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