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何玉梅(通讯作者)
(黔江中心医院 重庆 409000)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焦虑水平、产程质量及新生儿Aparga评分的改善作用。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68例产妇,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给予观察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焦虑情绪、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arga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为(42.2±2.4),SDS评分为(43.1±2.3),对照组SAS评分为(54.4±3.3),对照组为(55.1±3.4),对照组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为8.61h,第二产程时间为1.06h,第三产程时间为5min,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为9.81h,第二产程时间为1.89h,第三产程时间为7min,观察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分娩方式、 新生儿Apgars评分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手术率,提高产妇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产妇分娩;产前护理干预;焦虑;产程;Aparga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31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大多数产妇不能忍受自然分娩产生的疼痛,进而转向剖宫产。尤其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受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深处生产状态会分娩疼痛和分娩的认知会下意识的出现不良焦虑情绪,严重会产生分娩并发症,影响新生儿和生产质量[1]。对此,我院特选取部分产妇为研究对象运用产前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共268例,根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4±2.3)岁,平均孕周为(39.1±0.5)周是,均为阴道分娩,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产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①产前放松训练;通过运用放松训练疗法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一般采用肌肉放松训练和腹式深呼吸训练。首先肌肉训练,助产士可引导产妇让部分肌肉保持3~5s的紧张状态,之后慢慢放松肌肉,再感受放松时的感觉。其次腹式深呼吸,助产士引导产妇产妇的两腿和双手拇指自然张开,放松下腹部,将其围成三角形,下腹部可在深呼气时膨胀鼓起,呼气时使下腹部恢复原状。②产前心理护理;产前要向产妇发送各种宣传小册子让产妇初步认识分娩过程,做好各种健康宣教,可邀请丈夫一起参加,以此得到产妇家属支持和关心。助产士要在产妇入院时给予热情积极的态度,帮助产妇尽早的熟悉产房位置、环境、制度管理及生活设施,缓解心理压力。③产前导乐陪产护理;由一专业助产士在产妇生产前陪伴其身边,观察产妇所宫缩反应及表情,耐心听取产妇对疼痛的诉说。根据产妇实际情况帮助其树立分娩的信心,并利用非言语技巧和语言技巧进行产前分娩知识宣传。例如语言交流,在最初接触产妇时,陪伴者要用鼓励性语言帮助产妇树立生产信心,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产程进展过程实。陪伴者要在产妇出现高度紧张时充分领悟产妇的感受,告诉其产程进展正常情况,引导产妇学会正确宫缩等注意事项[2]。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多集中于产前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方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焦虑情绪、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arga评分等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产妇焦虑情绪评分用(x-±s)表示,用t检验,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s评分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即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焦虑情绪评分
观察组SAS评分为(42.2±2.4),SDS评分为(43.1±2.3),对照组SAS评分为(54.4±3.3),SDS为(55.1±3.4),对照组的焦虑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焦虑情绪评分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孕妇情绪状态对其分娩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处于初产妇来说,大部分产妇都会在产前产生抑郁、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产妇宫颈扩张和宫缩质量,进而增加紧张恐惧等心理,之后由紧张引发疼痛,疼痛造成恐惧和焦虑,陷入一种不良的循环状态。产妇出现上述情况多半和产前缺乏孕期知识及担忧新生儿质量有关,所以要对产妇实施有效的产前护理干预[3]。目前许多医院逐渐寻求全新的护理服务方式缓解上述现象,导乐陪伴式分娩正是从产妇心理角度出发,根据对自身分娩的经验和体会,给初产妇提供有用的方法和抚摸、穴位刺激、体位改变、按摩等建议来减缓产妇的痛苦。此模式是建立了温馨的家庭式分娩,开展一对一陪护分娩,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也调动产妇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交流健身产妇对分娩的担忧和焦虑,大大提高产妇和家属对助产士的信任度,增强分娩信心[4-5]。妊娠期间助产人员向产妇在产前科普相关知识和教育,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护理。此外,助产护理人员还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指导其安全用药,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产前护理干预措施产妇的焦虑情绪评分、产程时间及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s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产妇,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产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手术率,提高产妇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任秀琼,杨康春等.全程护理干预对独生女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01期:11-13.
[2]娄焕玲.护理干预在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第16期:61-62.
[3]于红霞,田芬霞,曹迎凤等.护理干预措施对孕妇精神焦虑状态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0,第20期:1763-1764.
[4] Beuermann D,Anta R,García P J,et al.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Prenatal Care Services and Neonatal Health[J].IDB Publications (Working Papers), 2015.
[5]袁思梅.产前身心培训对初产妇母婴结局及身心状况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
论文作者:杨芳,何玉梅(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产妇论文; 产前论文; 焦虑论文; 评分论文; 新生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助产士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