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护理体会论文_谢亚君

脑梗塞的护理体会论文_谢亚君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东广州 510510

【摘 要】本文通过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加强对疾病并发症预防护理,康复护理到关注心理护理等方面综合阐述,不断总结临床工作经验,目的在于能够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以及促进疾病的全面康复,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关键词】脑梗塞;护理;体会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占有脑卒中病人的70%左右)[1],高病死率、高致残率、[2]高复发率极大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所以专业的护理工作对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以及促进疾病的康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临床工作对脑梗塞病人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对人、物、地点的定向判断能力,肢体活动及语言功能。

2基础护理

2.1体位护理 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减少脑需氧量,减少感染的机会。卧床期间,使患侧肢体维持功能位,并经常变换体位。

2.2饮食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如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时,予鼻饲流质饮食[3]每天要准确记录患者出入量,以便了解每日输入量和排出量是否平衡,能否满足机体需要。

2.3用药护理

2.3.1静脉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数宜慢,并注意血压的变化。

2.3.2用溶栓、抗凝药物时严格注意药物剂量,有无出血倾向,定明监测凝血功能。口服阿司匹林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黑便情况。

2.4生活护理

2.4.1将病人使用的用物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2.4.2呼叫铃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声立即予以答复及帮助解决。

2.4.3协助卧床病人完成生活护理如穿衣、洗漱、入厕等,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整洁。[4]

2.5安全护理 全面评估病人,及时发现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宣教,拉好床栏,防坠床。对躁动不安者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病人拔除各种管道,翻身和下床时有人协助和扶持等。

3预防并发症护理

3.1脑疝 如病人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极度烦燥、意识障碍突然加深、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先快后慢而不规则、双侧瞳孔不等大,提示有脑疝的可能,应立即与医师联系,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

3.2预防肺部感染 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易被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分泌物排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3.3预防消化道出血 急性脑血管病均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快、血压低、频繁呃逆、从鼻饲管内抽取咖啡样胃液,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4预防褥疮发生 由于昏迷,老年人皮肤干燥多皱、弹性差、抵抗力差,易发生压迫损伤或褥疮。因此,要做好皮肤护理,定时更换卧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舒适,防止褥疮发生。

3.5预防泌尿系感染 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行留置导尿管,引流管低于膀胱位,警剔泌尿系感染。

3.6预防便秘发生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而排便过于用力可以使颅内压升高而加重病情。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训练在床上排便,指导患者按摩下腹部,以促进肠蠕动;多食青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必要时给予通便药。

4康复的护理

4.1训练病人早期活动:康复应及早进行,防止和减轻废用综合征的发生。越早肢体功能恢复越好[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早期活动可减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脑梗塞的患者病情稳定一周后可逐渐增加活动进行功能锻炼,保持关节韧带及关节的正常伸展度,防止关节畸形、挛缩。[6]锻炼过程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4.1.1 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将瘫痪肢体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体发生挛缩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侧卧位。在病人病情稳定情况下,最初由护理人员及康复理疗师帮助活动病人患肢,经常性的关节全范围活动,可以预防关节固定不动,肌腱萎缩,肌肉萎缩,并可以有效的防止重足,重腕,冰冻肩等情况的出现。指导和辅助其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

4.1.2鼓励病人锻炼患肢,做各种活动,如屈曲肘关节,把手挪到胸前。用手擦脸,用小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这些床上的肢体功能锻炼为站立和行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1.3练习坐起:背部垫被褥,让病人靠着锻炼躯干肌肉,以后让人扶着床档起坐和独立坐起。病人在床上稳坐后,让其坐床沿,使两下肢下垂并练习两下肢活动,准备下地站立和步行。

4.2口角歪斜的护理: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局部。

4.3 语言训练的护理

4.3.1 对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护理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当其急于表达却又力不从心的时候,应首先安抚患者的情绪,用非语言交流技巧与其沟通,通过适当的手势、表情等方式。可进行笔谈,建立文字信心交流卡片等[7]。

4.3.2 发音运动训练 先进行单字发音练习,即容易发的音,然后到多音字、句、段,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开口说话。每次与患者交谈的时候,都要有足够的时间让患者组织语言表达的内容,千万不要催促病人,和产生不耐烦心理说话应面对面,慢而清晰,给病人反应的时间,预留病人的需要。

4.3.3 舌肌、咀嚼肌运动功能训练 做伸舌运动,使舌头尽量向外伸,分别于三餐前进行。

4.3.4 颊肌、咽部内收肌运动训练 指导患者鼓腮、磕牙,做深呼吸、咳嗽训练,随后做吸吮动作,以收缩颊部及口轮匝肌运动 [8]。

4.4吞咽障碍的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脑卒中后常见的症状,尽早对其干预和功能训练,可改善吞咽功能,促进疾病的整体康复[7]。对于吞咽困难护理的目的是预防吸入性肺炎,避免因饮食摄取不足导致液体缺失和营养不良,以及重建吞咽困难。对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应尽早撤离鼻饲,进行吞咽功能的训练。进食前,给患者提供适当休息,观察口腔有无炎症,先从吞水开始进行,食物以软饭或清淡、少渣饮食为主,避免粗糙、干硬的食物,鼓励患者自己进食,进食时抬高床头45°。进食过程中让患者充分咀嚼,确信吞咽后再继续进食,对脑卒中患者应将食物放在口腔健侧的后部以促进吞咽。

5心理护理 脑梗塞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突然,病人在短时间内从正常人变成一个残废人,不能继续从事社会工作和喜爱的活动,日常生活还需要别人的照顾,而老年患者的情绪特点是伤感、孤僻、抑郁、烦躁、易激动、主观急躁和以自我为中心,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表现更为突出。当想到自己将要成为别人的累赘时,常出现情绪异常、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是废人。因此,护理人员应从心理上关心、体贴病人,多接近、多询问、多安慰、多鼓励,认真倾听病人的倾诉,不急躁、不厌烦的精心照料,针对病人不同的思想活动、文化程度、工作岗位、病情轻重等,采取不同的措施[10],减轻病人的恐惧与不安。耐心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功能锻炼,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总结 脑梗死作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地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各种功能恢复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病后生活质量,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和对康复期的患者采取综合的肢体康复锻炼,语言功能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强化心理护理,给予更多的人性关怀。使患者能够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实现爱与归属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岩,吴坤艳.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9.

[2]龙洁,王文治.血管病防治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

[3]罗义云。65例才能复发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贵州医药,2009,33(4):379-380.

[4]袁耿清.医用心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5]胡再琴.脑梗死病人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1.

[6]任萍,张振美,侯亚丽.人文关怀在出血性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421-1422.

[7]王平侠.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实践杂志,2006,(9):703.

[8]大西幸子,孙启良.脑卒中病人摄食-吞咽障碍的评价与训练.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3):141-142.

[9]朱绷连.加强神经康复学的研究工作[J].中华护理杂志,1998.31(4):195.

[10]戴晓阳.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5-107.

作者简介:

谢亚君(1984.9——),女,湖南永州人,汉,就职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二科,本科,护师

论文作者:谢亚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脑梗塞的护理体会论文_谢亚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