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徐婧瑶

徐婧瑶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130021

【摘 要】目的:通过对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来全面提高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质量,并进一步保证医院耳鼻喉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通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耳鼻喉急性感染治疗的患者92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由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生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扶他林(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6%,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2例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恶心,1例呕吐,2例嗜睡,2例皮肤过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他林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耳鼻喉急性感染;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S85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61-01

耳鼻喉急性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我们通常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由于耳鼻喉处于人体的特殊位置中,因此术后疼痛是耳鼻喉手术的常见且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疼痛的刺激,往往使患者精神和机体受到巨大刺激,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饮食、睡眠和心情,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耳鼻喉急性感染治疗的患者92例做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19~63岁,平均(37.5±3.4)岁,急性咽炎15例,急性喉炎16例,急性外耳道炎15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17~64岁,平均(39.1±3.6)岁,急性咽炎12例,急性喉炎18例,急性外耳道炎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2 研究方法

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由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生产)治疗,于术前1h将患者前臂内侧皮肤清洗,待内侧皮肤干燥后,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适量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贴在前臂内侧皮肤上,手指轻压2min,使贴剂与皮肤完全接触,已发挥最大功效。

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扶他林(由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以患者的年龄决定给药用量。一般儿童剂量为0.3~3.0mg/d,成人剂量为50~150mg/d。具体服药方法以患者实际疼痛情况分2~3次服用。

2.3 观察指标

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治愈:患者自觉术后疼痛感完全消失;有效:患者自觉术后疼痛感较轻;无效:患者自觉术后疼痛感未减轻或加剧。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嗜睡及皮肤过敏等。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6%,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3.2 不良反应比较

通过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2例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恶心,1例呕吐,2例嗜睡,2例皮肤过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虽然说耳鼻喉手术的创口比较小,但是因为其手术部位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并且手术比较精细,手术时间也相对来说比较长,创口组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反复受手术器械牵拉、摩擦,使机体免疫系统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对局部组织的神经损伤较大,易造成术后疼痛加剧,进而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反应,加上因疼痛的影响,使患者在睡眠、饮食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造成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因此,耳鼻喉手术后的镇痛治疗和有效护理,是耳鼻喉患者术后的重要临床手段,有效的药物镇痛,可使患者消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而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药物镇痛的基础上,运用护理手段提高药物镇痛的效果,甚至达到药物不能够达到的疗效,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证明用扶他林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2]。对照组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恶心及呕吐症状。手术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的患者采用镇痛药物时,联合使用扶他林及其他抗感染药物,能发挥最大的镇痛疗效,不良反应也较小[3]。在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①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酒或服用非甾体药物时,容易增加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甚至增加胃溃疡的发生率;②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药物时,对扶他林的药效有抑制作用,容易增加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③若联合使用呋塞米,会抑制呋塞米的降压及排钠作用;④在对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扶他林与抗高血压药物时,对降血压作用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潘岩松. 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26:145-146.

[2]桂雄斌,何颖,张阳德,宋元博. 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9:424-425.

[3]蒋杏丽. 临床治疗耳鼻喉患者的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的方法[J]. 中国伤残医学,2013,12:198-199.

论文作者:徐婧瑶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徐婧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