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论文_周悦,王汉,陈燕,龙敏

配电网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论文_周悦,王汉,陈燕,龙敏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望江县供电公司 安徽安庆 246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想方设法建立程序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配电网规划与项目科研管理模式,优化配电网规划,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积极解决各种问题,做好配电网升级改造,使配电网规划和城市电网建设、城市规划发展有效协调起来,推动城市电网建设不断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配电网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问题;原则

1、做好配电网规划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人口的激增及各行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配电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突出。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配电网的规划,比如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加强了对电网的统一规划,减少其中的一些弊端,但是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电网规划工作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具体来讲,首先,我国配电网的基础设备建设不完善,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最早一批配电网的规划和建设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加之落后的观念影响,造成对配电网规划重视程度较低,长远规划的意识淡薄,因此,很多配电网的配套设施较为陈旧和落后,难以满足村镇发展需求,薄弱的前期建设基础难以保障现在社会发展对电能的高质量和高负荷的要求,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勘探,电网内部电量耗损严重。其次,我国电网规划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配电线路配置不科学、不合理,中压线路过于繁杂,低压线路出现交错盘绕或冗长的现象,前期的网架结构出现了问题,对现阶段电网的改进和规划带来了不利影响,而且又不能贸然对原有电网设施进行重装,在很大程度上由于结构不合理造成了电网设备的浪费、线路的传输效率低,不利于配电网的长远规划。最后,因为配电网基础设备水平低,输电线路规划配置不合理,给供电质量安全造成了威胁,极易引发线路故障,而且不能有效防范雷雨、暴雪等自然灾害,一旦出现故障很容易引起线路瘫痪,出现配电箱的自动跳闸,极大的影响了村镇居民的正常生活及企业正常运转的用电需求。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电网进行合理规划。

2、配电网规划中要坚持的原则

2.1、前瞻性和适度超前性

事实证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电网,不仅能够保障电网持续、稳定的运行,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电网技术线损。电网规划中拥有一定的前瞻性和超前性,能够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电网规划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包括了所有电力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思路要适度超前,项目前期工作要适度超前,规划思路要清楚,工作的重点为提出电源点的布局,主干网络的结构以及负荷的分区。电网的发展应适度地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电网项目的前期工作要求有前瞻性,项目储备要充足,还要尽量的将工作深入化和细致化。

2.2、节能降损

节能减排已然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电网规划中要以节能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那些高耗能的设备逐步淘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统一的电力事业的发展中。

2.3、差异化发展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经济发展显现出不平衡的发展,这样使得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电网规划建设、电网结构、供电可靠性、负荷密度等差异性比较大。各供电公司应根据相关的规定,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秉承着差异化的原则,进行电网规划的编制。这种差异化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更有针对性,使电网的规划更切合地方的发展情况,有利于地方电网的发展,电力的有效供应,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2.4、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各项建设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阶段在电网的规划中,新增或预留站址、线路廊道显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和谐之处,特别是在负荷密度高的地区,居民住宅区建设输变电工程不顺畅的问题屡见不鲜。这就需要在配电网的规划中更多的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使配电网的科技含量更高,达到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配电网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3.1、配电网规划要完善相应的规划体系建设

配电网系统内部的规划体系一定要完善,并且要适当地根据供电区域的实际电力与电量的需求来进行实际的电力调配,因此就要在这一基础上做好电网内部结构系统的实际性规划工作,使相应工作的开展具备一定的计划性以及较为强大的上手程度。而传统的电力体制的执行从空间上一般都是按区来具体规划,或从时间上一般按年度来进行具体规划,因此在实际的配电网规划体制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制定一定的工作计划,然后在通过切实有效的电力计划执行体系来彻底实现城市配电网的系统性协调方案的开展与落实。10kV及以下配电网按镇区、工业园或有重要点负荷的地段分区。要考虑地方电厂的装机容量数和电厂可利用容量,分析以各级电压等级接入系统的电厂容量规模等,以求得网电和地电的平衡。

3.2、协调城市配电网与主干电网的规划

主干电网的规划为配电网规划提供框架和范围,并且考虑配电网的要求和特殊性,而配电网规划基础数据要尽量细化和准确,为主网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基础原料。通过合理设置变电站的布点,加强主干网与配电网的联系,提高主干电网与城市配电网之间的电能互供能力,使得配电网结构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在供电半径问题上,两者要相辅相成,合理设置供电半径,进行无功补偿上的有效配合。利用主网规划有效减少配电网的供电半径,降低配电网的网损率,提高整个配电网的经济运行。

3.3、提升改造的实际空间

传统的城市的配电网机制过于冗杂,并且实际的体系结构在执行起来就显得过于笨重,并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轻快迅捷的特征,并且复杂的结构相对而言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也就较多,进而丧失了自身的稳定性。因此在新时代的全新城市配电网规划体系的建设就要显得简单化,通过单一而不失稳定性的结构来实现城市配电网系统的简洁性改造。而对于配电网站点的具体划分来说,也需要一定的科学性决策机制为这一系列的革新性建设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性指导。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架空线、柱上开关、杆上变压器等将被地下电缆、开关站和箱式变压器所取代,因此供电部门必须和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部门积极合作,并且建立高效及时的沟通机制,互联互通。

3.4、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展开

第一,切实加强电网建设项目的科研设计管理。就是要想方设法将项目科研与设计进行深度挖掘,将项目计划做全,不要有任何的纰漏,同时将具体的实施步骤按照轻重缓急划分开来,方便日后可以有的放矢。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地勘、项目选址、投资估算等环节的有效管理,从而全面提升科研设计的质量符合要求。第二,加强过程管理。就是要在设计项目科研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中间审查以及沟通的工作,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加以解决,从而让设计出来的进度和质量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减少设计偏差现象发生。第三,加强配电网规划的评审与考核工作。就是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建立与之对应的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到供电公司的配电网项目科研工作并且进行细致入微的评估考核。

总之,提高城市配电网规划质量,推动城市电力事业健康发展,是当前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和电力工作者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章海静.配电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J].陕西电力,2007,05:52-54.

[2]杨本本.城市配电网规划方法分析[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08:16-18.

论文作者:周悦,王汉,陈燕,龙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  ;  ;  ;  ;  ;  ;  ;  

配电网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论文_周悦,王汉,陈燕,龙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