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只有当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时,只有当学生情感的闸门被开启时,学生才会想学、愿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活力 高效课堂
一、给予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引擎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一手好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快乐的微笑、一种儒雅的风度都能够深深地吸引已经有自己审美观念的小学生,潜移默化中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敬感。崇拜就会努力去学、去模仿,久而久之,学生便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感动是取得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前提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三、给学生创设张扬个性的场所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小学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就必须提高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四、发挥好教师的示范作用
1.教师要做到和学生平等对话。“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不可居高临下,应该尽可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不仅是在空间上,更应在心灵上。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自学课文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问题的时候,当学生静静地完成作业的时候,教师都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倾听每一个学生的意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对话。
2.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当学生发言时,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都不可在学生发言的时候,轻易打断学生。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在评价学生时,也应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寻找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这样,学生无形中受到了潜移默化。听别人发言,首先要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内容,其次才是指正、补充等。这样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也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
五、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课前预习的方法对于学好语文,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重要。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掌握了文章的知识重点、发现了难点,也有了疑点,这样在老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听,带着问题听,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记忆,比无目的、无重点、无计划地被动听有诸多好处。课前预习在培养了小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让学生学得更加轻松。
2.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过程中具体地教给学生课文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中心等的方法,要从自己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指导学生阅读的各种方法。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我们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敲门砖,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成功离你越来越近。当然,学语文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写作上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把作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课堂上多发言,多与师生交流,这也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大好时机,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充满活力,绽放魅力。
论文作者:庞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8月总第1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互动论文; 方法论文; 主体论文; 目的论文; 《教育学》2019年8月总第1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