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32135部队 山西省大同市 037000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服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再对其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运用奥美拉唑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急性肠胃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关键词】奥美拉唑;复方嗜酸乳杆菌;急性肠胃炎;疗效
急性肠胃炎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多发于夏秋季节,多由饮食习惯不规律,暴饮暴食引起[1]。本次,我院以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奥美拉唑肠溶片为其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经过诊断均符合急性肠胃炎的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同意签署研究协议。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服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于饭后服用,每次1g,每天服用3次,连续服用14d。实验组患者则再加以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由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于饭后服用,每次40mg,每天服用3次,连续服用14d。
1.3观察标准
1.3.1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
本次研究将患者的疗效情况分为以下三种:(1)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得到显著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部分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有病情加重。根据以上三种情况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3.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由X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x±s)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病程、平均病程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患者经过统计学对比分析,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经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常规检验和肝肾功能情况未发现异常,两组数据差异值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奥美拉唑为急性肠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作为常用的肠道菌群调整药物,能有效的抑制患者肠道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肠粘膜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进而达到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和纠正肠功能絮乱的作用。而奥美拉唑肠溶片为脂溶性弱碱性药物,它能持久、有效的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两药联用,不仅能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同时还能有效的清除感染细菌,进而提高治疗效果[2]。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P>0.05)。由此可见,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奥美拉唑对治疗急性肠胃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急性肠胃炎患者服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杨代群.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17-18.
[2]郝香丽.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9):1644-1645.
作者简介:姜照鉴,1981年3月,男,汉,河南省南阳市人,本科,医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
论文作者:姜照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患者论文; 酸乳论文; 肠胃炎论文; 两组论文; 复方论文; 杆菌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