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建交15年:外交史上的奇迹,和平共处的典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平共处论文,史上论文,中韩论文,典范论文,外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29.3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11(2007)04-0045-(05)
1992年对中韩两国来说,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堪称中韩关系的里程碑之年。因为从这一年起,中韩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以此为契机,中韩两国开创了交流与合作的新时代。2007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也是中韩交流年。短短的15年中,两国关系不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可以说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奇迹。当前,中韩两国的关系空前良好,各项指标都非常健康饱满,两国交流与合作渐入佳境,中韩关系成和平共处典范。应当说,中韩关系发展的前景是极其光明的,但也不能忽视可能影响中韩关系继续发展的问题。本文拟在回顾冷战结束以后中韩关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两国关系做一简要的考察,进而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一、审时度势 果敢建交
二战后中韩关系的发展历程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深受来自国际环境和两国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1948年韩国建国以后,实行“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韩国成为美国国际战略中包围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一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两国政府互不承认,分属完全对立的东西两大阵营,更多的是彼此的谩骂与攻击。中国与朝鲜建交,而韩国与台湾当局建立了密切的官方关系,因此,两国彼此隔绝,虽然是“鸡犬之声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以至于“积怨四十余载”。伴随着东西方两大阵营的解体,两国政府都积极地适应冷战后的世界历史潮流。韩国积极推动“北方外交”,中国逐步调整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探索改善同韩国的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困难,扫清障碍。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外长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断绝与台湾当局保持了43年之久的官方关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1] 可谓是“积怨四十载,化解在瞬间”。建交公报的发表,得到中韩双方的高度评价。8月25日,《人民日报》以“祝贺中国与韩国建交”为题发表社论,指出:中韩关系的建立“不仅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有助于朝鲜半岛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韩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为今后两国在各个领域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两国经贸关系在现有基础上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会不断得到加强”,这是中韩两国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两国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 韩国总统卢泰愚在建交公报签署的当天即发表了特别声明,指出:“韩中建交预示着冷战体制的最后一个遗留物——东北亚冷战体制的终结,具有世界史意义,同时它开辟了朝鲜半岛走向和平统一的新时代。”[3] 这体现了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卓识,是摆脱国际冷战思维走向对话与和解的必然结果,为两国关系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应当说,中韩两国的政府领导人站在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在符合各自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果敢地采取了建交这一重大的战略举措,即使在今天,当我们回眸中韩关系所取得的成绩时,无不由衷地赞许当时的英明决断。
两国建交以后,在政治方面,互信与共识不断增多。两国关系基本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局面。双方高层接触十分频繁,中韩两国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建交以来,中国的江泽民、胡锦涛主席和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总理均访问了韩国,韩国的历届在任总统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也都相继访问了中国。除此之外,两国领导人在国际重大场合也经常见面会晤。这与当时处于“政冷经热”状态下的中日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双方领导人就中韩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坦诚地交换意见,中韩领导人见面时,谈论更多是关于“合作与未来”,从而推动两国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中韩关系政治基础的稳固是其健康发展的基石。
二、优势互补 突飞猛进
中韩建交后,尽显地缘、文化亲近感的优势,特别在经济方面,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合作链条,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4] 双方经贸关系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两国关系中引人注目的亮点。据韩国的统计数字,1992年中韩建交时,两国贸易额只有53亿美元,十几年来,两国外贸额年均以25%的速度递增,2003年7月,卢武铉总统访问中国后,两国外贸额增长速度猛增至47%,[5] 据商务部网站2007年1月16日消息,据中方统计,2006年全年,中韩双边进出口总额134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 比建交之初增长了26倍。2006年中日贸易额达2073.6亿美元(2003年,中日贸易额突破1300亿美元,用了31年的时间)2006年中美贸易总额2626.8亿美元(2003年,中美贸易额突破1200亿美元,用了24年的时间),可见中韩关系发展之迅速。目前,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这第一大贸易伙伴要比处于第二位的美国和处于第三位的日本要领先很多。2006年,韩美双边贸易额是740亿美元,而中韩贸易额几乎是韩美贸易额的两倍。同年,韩日贸易额为724亿美元。中国还是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国。韩国对中国的投资也是很活跃的。据韩国贸易协会会长金在哲介绍,自中韩建交以来,韩国对华投资,1992年只有2.06亿美元,[7] 到2006年末,韩国对华直接投资一共是350亿美元,增长了近175倍。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照此速度,2012年双边年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可以如期甚至提前实现。
客观地说,中韩经济关系发展之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经济交往中即使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十分罕见的,中韩两国共同创建了一个范例。[8] 中韩两国由持续几十年的对峙、隔绝状态,迅速发展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其中经济因素功不可没。[9] 为中韩关系不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和谐互惠 前景广阔
如果总结中韩关系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和谐相处,互惠互利”。中国一贯倡导和实践与周边国家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实现共赢的外交方针,在这方面中韩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堪称典范。因此,中韩关系得到了和谐、稳定、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而且文化和军事方面的交流也日趋加强。
随着中韩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两国的文化交流及人员往来更加频繁。据统计,1992年建交时,两国的人员交流每年仅有13万人次,但到2006年已扩大到500多万人次,增长了38倍。现在每周有780多架航班穿梭往来于两国之间,平均每天约有1.2万韩国人访问中国,每年到中国的韩国人高达390万人次,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海外旅游目的地。双方还建立了91对友好省市关系。目前在中国学习的14万名外国留学生中,韩国留学生占总数的38%,达到5.4万人。如果加上非正式的语言进修大学生、初高中生及小学生,估计总人数在6万至7万人。[10] 中国在韩留学生约有2.4万人,均列对方国家外国学生数的榜首。已有600多名韩国学生在中国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后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岗位。从电视剧《冬季恋歌》、《大长今》到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太极旗飘扬》,从韩国的泡菜到小说《商道》,从节奏欢快的流行歌曲到年轻人的时髦穿戴,如今,代表韩国大众文化的“韩流”正在中国受到广泛欢迎。
不仅中国掀起“韩国”热,在韩国,代表中国文化的“汉风”也受到韩国社会的推崇。据统计,韩国目前有30多万人正在以各种方式学习汉语;有131家大学开设了中文系,1000多所高中将汉语课作为第二外语课程;驻韩中国文化中心的网站已拥有5万多名当地会员,点击率达到40多万人次。[11] 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2005年1月,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院(也称中国文化中心)在韩国首都首尔落成,这对传播和弘扬儒家文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的升温,与中国有关的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随之相继问世。2002年,韩国出现了第一家专门的汉语电视综合频道——HAOTV。2004年,另一家覆盖韩国全境、全天24小时播放中国电视节目的有线电视台中华电视台成立。中华电视台以播放中国时事、经济、文化节目为特色,它还播出了一些中国电视剧。与此同时,两国文化交流日渐深入。两国签署了《中韩政府文化合作协定》、《中韩文化交流计划》等协议,定期互派文化领域的专家、演艺人员及相关公务员,共同推动学术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
可以说,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对改善两国的关系,增进中韩民族的信任与理解,促进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增进友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韩之间也加强了军事安全合作。良好的中韩关系对各自的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从中国的角度来讲,良好的中韩关系有助于稳定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对韩国来讲,良好的中韩关系有助于韩国周边大国关系的稳定。维护半岛与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符合双方利益。建交以来,中韩在这方面的合作从无到有,双方已经实现了国防部长、总参谋长以及军舰的互访。2005年3月份,韩国国防部长尹光雄应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邀请访华,双方就国际和地区形势、中韩两国两军关系、国防和军队建设等交换了意见,双方都希望两国、两军今后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中韩双方之间已开始进行安全磋商,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中韩关系的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12]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4月10日开始对韩国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这是7年来中国总理首次正式访问韩国。李敦球认为“温家宝这次访问对中韩FTA(自由贸易协定)的建立有很大推动作用。”[13] 中韩两国关于自贸区的民间联合研究已经结束,目前正在进行官产学联合研究。希望加快研究,早日提出双赢的方案,以促进双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4月初,韩美已完成了FTA的签订,这将对韩国今后经济的发展带来一种巨大的影响。现在已经和美国达成自贸区,5月份又和欧盟进行自贸区的谈判,而且它加入很多各种各样的国际组织,所以它有一个非常广泛的网络。这个网络可以调动国际资源为它服务,但实际上如果中国和它结合得好,中国也可以间接地利用这样一些网络为中国的发展服务,首先是对中韩之间的经贸往来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14] 而且中、韩、朝三方可以运用FTA方式,以相互取向为切入点建立有益于合作的平台。“以FTA为代表的区域化已成为保持和加快贸易、投资发展的有效工具。”[15] 温家宝总理这次访问韩国,成为两国共同回顾建交15年来双边关系发展并使之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谈到中韩关系的未来,朴键一认为,我们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发展来讲,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得好的话,下一步应该朝着战略伙伴关系的方向努力。[16] 正如韩国总理韩惪洙所说,韩中两国建交后,双边关系在所有领域都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两国在各方面都建立了很密切的关系。韩国和中国在经济上是互补性的合作关系。两国在外交、反恐、防扩散、环保等领域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今后,这种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紧密,两国将在外交、经济、朝鲜半岛和平、维护地区金融稳定等领域加强协作,共同发挥作用。他说,中国在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维护东北亚乃至世界和平等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韩国政府将以负责任的态度,继续保持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是个充满活力的国家。中国的快速发展正成为韩国经济获得新发展的契机。[17]
四、彼此呵护 共创未来
当前,中韩两国的关系空前良好,各项指标都非常健康饱满,但在某些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分歧和争议。就目前来看,在如下两方面迫切需要中韩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
第一,如同东北亚各国所共同面临的课题一样,近几年来,中韩之间的历史认识问题也给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和谐音符,在这一点上一定要吸取中日关系方面的教训。两国政府和人民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面向未来,用智慧化解暂时的矛盾和分歧。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特别是高句丽问题上,双方应该遵循和恪守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彼此尊重主权的政治原则。关于这一点,中国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4月5日访问韩国之前,接受韩国记者采访,韩国记者提问到韩中有关高句丽历史问题的纠纷,温家宝断然回答:中韩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这是中国最高层对高句丽历史问题争议最明确的回答、最明确的政治表态。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候回答:中韩有着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史,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有利条件。中韩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这是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对于民族、疆域变迁史的研究,应该本着学术与政治分开,现实与历史分开的原则,正确对待,妥善处理,不要影响两国关系。[18]
但中韩高句丽史之争似乎更应该归咎于韩国的民族史学流派。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宋成有介绍,1910年日本入侵朝鲜半岛后,韩国一些历史学家流亡来到中国,为反抗侵略,唤起民族主义,这些历史学家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强调韩国的独立性,后来演变为韩国史学界中的民族史学流派。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后,民族史学成为韩国讲坛史学的三大流派之一。而被称为在野史学的非学者民间人士,喜欢将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评书演义与真实的历史混为一谈,在社会上也有较大的鼓动力量。[19] 例如,2006年5月在韩国热播的古装剧《朱蒙》,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剧中将韩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朱蒙”塑造成古高句丽的创始者、开国国君。
对于历史认识问题,两国的学者特别是历史学者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历史研究应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原则,发挥历史学的功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得更深、更远。历史学者需要关注社会大众的感情,但是又必须注意不能被褊狭的感情因素左右。[20] 有一位历史学者说得好:“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不同观点,应该说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将历史问题现实化,将学术问题政治化。例如,将历史上的国界与当前国界联系起来,或者把某种学术观点当作谋求改变目前国界的一种政治图谋,或者根据历史上的国界试图改变目前国界,都是不明智的。我们应当历史地看历史问题,不能指望时间倒流。”[21]
同时,韩国的历史教育也刻意给国民形成了“高句丽属于韩国”的强烈印象。在首尔的韩国中央博物馆,进门就可以看到一幅用小灯泡围成的高句丽地图,其势力范围包括整个辽东半岛,向北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松嫩平原一带。[19] 这样的历史教育,必然会带来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偏差和误解,给两国友好关系带来损害。因此,必须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目前,中韩关系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绝不能因近两千年前的历史而受困扰。由于战后社会环境与国际环境的不同,中韩两国民众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也会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如果不能消除或减少,而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或片面的夸大,会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因此,一些有志之士呼吁:“中韩关系需呵护,高句丽勿成裂痕。”
第二,中韩两国建交15年以来,官方关系发展极为迅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由于两国人民之间曾经“四十余载,互不往来”,因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彼此了解得那么深入。在这方面,韩国人更缺乏对中国的全面认识与了解。一般来讲,对于普通的韩国人,主要是通过媒体来了解当今的中国。而前些年,韩国的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是很全面,而且有过分渲染中国的负面新闻之嫌,往往把负面的东西放大了给人看。媒体记者更是经常错误解读中国,有的媒体的中国报道没有传递正确的信息,是记者对中国的主观片面看法。这样做最直接的后果是,韩国人无法全面了解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
韩国人认识中国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亲身体验中国。但很多韩国人通过短暂的中国之行得到一种片面认识,觉得自己已对中国了如指掌,这种肤浅的分析和“井底之蛙”的评价,对于全面了解中国,还远远不够。实际上去过中国的人,与中国人交流一番后,就能感受到对方的诚意。走到中国人中间,才能真正了解了中国人。一位韩国朋友指出:“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不断关心、认识外面的世界,才能使我们在世界舞台中赢得尊重,不被人蔑视。当我们把对本国的热爱延伸到对其他国家及其文化的尊重时,就会重新激起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一种良性循环。”[22] 韩国《京乡新闻》前不久感叹说,韩国艺人至今还只知道周润发、张艺谋、巩俐;韩国的文学界至今也还沉浸在研究鲁迅小说上,不知道中国文学的最新动向。2006年11月,美国一家社会调查公司联合中、美、日、韩的青少年研究机构,对四国7304名高中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韩国的中国高中生达50%,而对中国持有好感的韩国学生却只有7.2%。[23] 这些现象的出现,都反映出韩国重视贸易盈余却忽略了对中国的全面了解的一面。因此,对中韩关系的发展有一个反省也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也应该对韩国的民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与交流,这是当前中韩关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诸如,“韩国人具有怎样的历史观?”,“韩国对国民进行怎样的历史教育?”“高句丽问题为什么会引起韩国人强烈的反应?”如果不充分了解这些背景的话,就难免会有情绪化的行为,而危害两国关系的发展。因此,彼此的了解需要一个过程,双方应该冷静对待。需要彼此的理性、知识与智慧来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彼此的相互理解,促使两国人民适当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相互评判的价值标准,更好地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为了纪念和庆祝中韩建交15周年与中韩交流年,中国政府确定了47个中韩交流项目,其中大多数都属于文化交流项目。[24]
“中韩睦邻友好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中韩两国之间虽然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争议,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只要两国政府和人民高瞻远瞩,求大同存小异,彼此呵护,超越分歧,在相互尊重主权与睦邻友好的原则基础上,共创两国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两国和整个东北亚的和平、发展与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