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_教育现代化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_教育现代化论文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命题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命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之后,教育现代化便逐渐成为国家意志和民众的普遍共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这表明,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亟待实现的总目标、总任务。作为我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自觉置于教育现代化这一背景之下,不断修订和完善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涵义

关于“现代化”的词汇表述,20世纪初开始在中国出现。如果追根溯源,这是一个西方词汇。“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来源于“现代”(Modern),文艺复兴时人文主义者最早使用“现代”这个词来表达新的观念体系,把文艺复兴时期看成是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从这个意义上看,现代化的“现代”,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种比较下产生的状态。从“现代化”的词源来看,其基本词义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指一个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适合现代需要的过程,强调的是过程;另一种是指已经具有现代特点的适合现代需要的状态,强调的是结果。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派生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也是一个派生概念。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这个概念,既要考虑到现代化本身,也要考虑到教育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依托现代化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客观发展需求及自身发展趋势而出现的新命题。关于教育现代化,有的以西方作为基准,认为是一个赶超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的过程,实际上是“西方化”。也有的把教育现代化看成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过程,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笔者认为,考察教育现代化,应有多个维度,应立足整体辩证进行。既要有国际上的比较,也要有历史上的比较,总之,现代化应该是符合时代特点的最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应是一个动态的评价。明日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当与今日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有不同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指在当代的某个时间节点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关键要素既继承弘扬优秀传统,又结合时代需求开拓创新,既保持国家区域特色,又充分吸收借鉴他方经验,具有最先进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既是过程,也是结果,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说它是过程,是指它的标准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说它是结果,是就评价具体的状态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看,明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并不代表永远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涵义,一方面要从时间维度来看,另一方面要从空间维度来看。如果说建立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时空图的话,那么,在时间轴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是当下,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超越过去,面向未来。在空间轴上,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不是固定地以某一点为中心,而是以发展水平为转移,体现先进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状态,应该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又具有先进代表性的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2010年颁布的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对2010至2020年的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规划,这也是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指南。纲要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五方面、20个字。这五个方面也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要求。就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而言,与教育现代化相关联,主要内容可以是:为先发展、创新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

为先发展,就是要真正落实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能否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先发展,决定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水平,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应首先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放在教育发展的优先位置,在教育规划中优先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教育经费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投入,在教育公共资源中优先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首要内容。这三条标准,应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优先发展的底线,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创新发展,就是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系统是时刻处在发展变化之中的,创新是对其根本性要求。首先,教育对象不断发生变化。每年都有一届学生毕业离校,都有一届新生入学,可谓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一代代的年轻人总会呈现出不同的新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应的针对性。而谋求针对性的过程,必定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其次,教育内容处在调整变化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的知识教育不同,其教育内容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特别是要随着理论创新而满足理论武装的需要,因此,也必须做到内容的及时创新。再次,教育背景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外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复杂,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文化的交锋、社会的前进、生态的建设,无不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如何对这些变化做出正面回应,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水平。

均衡发展,就是要切实消除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在理论上面向教育对象全体、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这类教育不是简单地考量教育对象的智力等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更大覆盖面,才能完成自身使命和任务。从促进教育公平角度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均衡发展更具实际意义。教育公平最终是要立足解决教育对象综合素质形成上的公平问题。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推动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方面的公平,也是推动教育公平的根本性任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的不均衡,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学校之间的不平衡、课堂之间的不平衡等,直接的结果是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能均衡提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也必须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公平。

内涵发展,就是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能简单追求形式和表面。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最终要靠效果说话。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达到理想的状态。客观来看,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发展重视还不够。这里面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易评估的原因,也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长期才能显现的因素。在讨论思想政治教育时,人们更多热衷于谈做了什么、多少人参与了,对于达到何种效果,往往谈得不多、谈得不深。所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与教育效果挂起钩来,把内涵发展的思路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向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当下的问题。但是,不妨对其从总体上作出阶段性的展望和判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应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内容的现代化、手段的现代化和队伍的现代化等。

从理念来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里主要是指以教育对象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动的过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单向灌输,缺少对被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在现代化的总目标下,一定要把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与教育者一起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到心中装有学生,教育活动有学生参与,教育效果由学生评价。只有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解决好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问题。

从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载思想理论武装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武装的重要途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及时作出调整和变化。但是,无论作出何种变化,核心是要完成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任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同时,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手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固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特别是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解决好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产生的新的思想问题,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要加强课堂建设,在发挥所有课堂育人功能的同时,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要加强课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简单地就思想问题解决思想问题,避免单纯地说教。

从队伍来看,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化、职业化队伍,离不开全员育人作用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需要多学科的理论支撑。在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为一级学科,在其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等6个二级学科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直接的学科依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发展平台,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一部分骨干要坚定地走职业化的道路。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是全员的教育,所有教职工都应立足岗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努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积极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

标签:;  ;  ;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几点思考_教育现代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