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市场经济与“两个原则”的深层关系研究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市场经济与“两个原则”的深层关系研究_市场经济论文

关于市场、市场经济与“两个主义”深层关系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主义论文,两个论文,关系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5)01-0065-03

一、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作为与商品交换同时出现的现象,据恩格斯的考察,在人类至少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正式搞市场经济也已近十年。什么是市场,或说给市场下一准确的定义并不容易。萨缪尔森认为:“原始意义上,市场就是买卖物品的地方。”“更一般地说来,市场就是买方和卖方相互结合起来交换东西所利用的一种机制。”“市场关键的特性是,它使买方和卖方一起决定价格和数量。市场就是一种商品的买者和卖者相互影响以决定价格和数量的一种机制。”[1]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至少有十多种市场主义。究竟什么是市场,特别是什么是与市场经济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市场呢?我们认为:市场其本质是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消费与消费者之间发生联系,并实现各自利益的桥梁和纽带,是经济运行的一个环节。”[2]市场就是这样把经济之网上的买卖双方交汇在一起的网结,网结的一端连着千千万万的买者,一头又连着千千万万的卖者,在这一网结交汇的过程中,买卖双方的买卖愿望得以实现——市场出清。尽管市场已从过去的简单买卖场所发展到了利用电子互联网的崭新时代,但市场的本质特征并没有随着它的形式的更新和范围的拓展而不同。至少我们应将市场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层次。就狭义层次的市场而言,其特征只能是如上所述。而把市场扩展到机制、制度的层次,至多只能算是广义的市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相区别的市场只能是狭义的市场。本文讨论的市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区别的市场。

所谓经济体制,简单地讲,就是人们为解决有限的供给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即(广义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办法、制度,“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决策并执行有关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一组机制和制度。广义地讲,经济体制是由对稀缺资源的配置进行决策并执行决策的各种机制、组织安排和规则所构成。”[3]经济体制是一种由多参量决定的多元函数,其中信息、决策、财产、激励等四大因素特别重要。按照对经济体制中各参量,特别是对上述四大参量采取的不同方式,经济体制至少有这样几种:抓阄的办法(按运气配置)——博彩经济体制、先后顺序的办法(按时序配置)——先采后到的经济体制、武力的办法(按力气大小配置)——暴力经济体制、权力的办法(按权力的意志配置)——计划经济体制、金钱的办法(按金钱的多少配置)——市场经济体制……显然,抓阄的办法——博彩经济体制、先后顺序的办法——先来后到的经济体制、武力的办法——暴力经济体制。不用多说,这些办法无论是对推进经济效率、还是对促进社会公平都至少不及于权力的办法(计划经济体制)和金钱的办法(市场经济体制),其负作用更多(因篇幅所限恕不展开),因而不能作为资源配置的一般方式,充其量只能偶然采用。因而资源配置的一般方式,即经济体制迄今还只能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中取其一。而计划经济体制由于效率低下的不足,因而也只有被人们所舍弃。

所谓市场经济,它采取的是:信息及调节机制的横向化,主要以市场对信息(最重要的是价格)进行横向传递和接收,经济主体自由取舍;决策机制的分权化,经济主体在获取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自由决策,自担风险,自享成果;财产机制的私有化,财产及利益边界清楚;激励机制的物质化,利益驱动,金钱刺激。[4]其中,价值规律构成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规律;以物的依附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它的本质特性;对个人利益的肯定甚至张扬是它的哲学底蕴、活力之源;独立的个人并非相互冲突,而是可以双赢甚至多赢,则是市场经济中经济、社会能够平稳运行的奥秘(“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得到的为大”[5]);等价交换则是这一奥秘得以实现的机巧。正由于人们能够独立的支配自己,各人的利益又能够得到肯定,这就一方面必然极大地调动广大社会成员为个人利益而奋斗的积极性,从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各人天生的能力及后天的机遇等又必然有种种原因导致的不同,这就必然导致各人的贫富差异,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同时还会导致、促使人们重视个人利益,轻视、甚至漠视社会利益。所以,与市场经济导致的生产力高度发展相伴随,还会出现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念和两极分化的社会不公平。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前提,正是在与商品交换相伴随出现的市场发展到某一特殊阶段——分工十分发达、交换无时不在、市场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离开的环节,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市场已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之时,这样的经济才算市场经济。市场体系的发育、完善,市场规则的建立、健全,也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保障,没有市场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

尽管如此,市场经济与市场仍然是不等价的概念。如果说“市场经济是一架精巧的机器,通过一系列的价格和市场,无意识地协调人们的经济行动”[6],那么市场则只是这架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尽管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零件。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只能是零件与整机的关系。市场自它诞生之始的6000多年以来,虽然就在不断地孕育着市场经济体制,但还不能说在200多年前就已是市场经济体制。从6000多年前~200多年前之间,其间的奴隶经济、封建经济,显然就还不是以平等交换为一般的、普遍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在某些市场交易的活动中,具有某种平等交换的成分存在),其基本上、本质上以武力占有、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在市场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划不了等号。市场经济这架机器所具有的一些整机特性,如个人利益为重的价值哲学,导致经济主体两极分化的社会后果等,都是市场本身所不具有的。

在我国正式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有十年左右、在对市场经济理论已有相当研究的今天、在把市场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的同时,再把两者不加区分,特别是在理论研究和严密表述的时候,仍把两者等同看待、使用,则是不妥的。

二、市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继封建社会后的社会形态。在这一社会形态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雇佣劳动,并由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成了普遍的形式,不仅一般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连工人的劳动也商品化了。追求剩余价值、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私有制及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基础。正是拥有多的财产,就能拥有多的生产资料,就能剥削他人的劳动,就能拥有更多的财产,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奉行金钱至上的价值哲学。这就一方面激励着人们为拥有更多的财富而奋斗,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并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以马克思讲,(至他那时的)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所有时代创造的还要多。另一方面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能剥削雇佣阶级的剩余劳动,雇佣阶级失去了生产资料,只能被资产阶级剥削,因而社会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成为必然。

从资本主义以上特征来看,市场作为一种经济运行的环节、纽带、桥梁,与资本主义这样一种社会形态实在没有什么对等关系,说市场就是资本主义,或说有市场就有资本主义,的确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说两者之间还有什么联系的话,那就是市场是商品交换的伴生物,而资本主义广泛存在着商品交换,因而必然大量使用市场,市场甚至在资本主义时代还得到了极大的发育而已。市场与资本主义共生一体的现象,使人们似乎感到市场就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就是市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比市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更紧密、复杂些。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等价交换,而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是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及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因此,从这一关键点出发,可以讲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并不是一回事,两者是有极大差异的。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都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哲学、导致两极分化的社会后果等共性,因此,从这一方面看,两者又是一回事,可以讲,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正是如此,迄今为此的资本主义都是搞的市场经济。而搞市场经济既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又能把资本家对雇佣阶级的剥削掩盖在等价交换的面纱之下,因此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必然要用。同时,资本主义由于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阶级的剩余劳动,致使广大雇佣阶级无能力消费劳动产品,这就必然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市场经济由于供给者总是力图以高于产品成本销售产品,而消费者又总是期望以较低的价格来消费商品,而货币的使用又使得供、需之间有脱节的可能性,这也必然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从这一点来看,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也具有同一病症。

三、市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以社会化的大生产为物质前提,一旦全部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商品生产就被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被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在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觉悟极大提高以前,实行按劳分配。世界实践中的社会主义,都是在生产力不大发达的条件下搞的,因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公有制采取了全民和集体两种形式,同时还有少量的个体经济存在,仍保留了商品生产,因而价格、市场、利润等范畴仍发挥有限度的作用。各国搞的社会主义虽然模式不尽相同,但有一些共同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不断发展生产力,以满足广大社会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

实践证明,按照上述理解并实践的社会主义,虽然有利于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消除社会的两极分化,也某种程度的发展了生产力,人民的生活也有了某些提高,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不但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理想,就是比与自己起点差不多的国家(地区)(如朝鲜比韩国等)也不普遍低下,人民生活改善的程度普遍不足。这种现实迫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新的思考。

邓小平首先以否定命题的形式多次阐发了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等等。通过这种以否定求肯定的辨证方法,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在对世界社会主义,包括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总结的基础上,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迄今为此)作的最为科学的概括。

根据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界定,我们来分析市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市场经济必然要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甚至贫富悬殊,而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是要消除两极分化。可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极大的矛盾性。从这一点来看,搞市场经济就不是搞社会主义,甚至可以讲是在搞资本主义(两极分化后必然出现剥削与被剥削)。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为什么会招来是在搞资本主义的非议,人们也正是基于的这一点(可见,这种非议也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传统的认识认为搞社会主义就不能搞市场经济,而只能搞计划经济(看来,传统认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从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看,由于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计划经济不能肩负起大力发展生产力的使命,迄今我们还没有发现、找到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以外的第三种一般地、普遍地有效的现代经济运行的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又能最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就不可能不搞市场经济,搞社会主义就必须搞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才可能搞社会主义。今天,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其理论依据也正在这里。即使退一步讲,还仍要把按劳分配也要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而真正的按劳分配就是要按付出的劳动的质和量来分配,可见这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其实也是完全一致的。两者不仅实质一致,而且后果也相同。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的结果可能会导致能力强者越来越富,能力弱者越来越穷。而真正的按劳分配的劳,即使是按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也并不单单是简单劳动,还包括复杂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就是简单劳动,不同的人也有体力强弱之不同,因而贡献有大小。因此,真正的按劳分配(不是大锅饭),也会有收入不同——贫富差距。这就是讲,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与传统社会主义认识中的按劳分配这一点来看;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也有一致性。

既然社会主义还不能不搞市场经济,那么作为市场经济整机上零件的市场,就仍必须存在于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没有市场。而且,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更有效地运行,还必须促进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完善。那种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有市场,搞了市场就不是搞社会主义的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然而,说社会主义不能没有市场,这是否就可以进一步讲市场与社会主义可以划等号呢?当然不能。市场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存在,是因为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又必须采用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之机器又少不了市场之零件的缘故。

辨证的否定即扬弃告诉我们,在倒洗澡水的时候,既不能将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也不能将脏水留下不倒,而是要将脏水倒掉,把婴儿留下。邓小平为我们概括的社会主义,是既要消除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弊端,又要发挥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长处,显然这样的社会主义不是对资本主义的简单否定,更不是对资本主义的完全肯定,而是对资本主义的辨证否定——扬弃。为了实现邓小平为我们概括的、扬弃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8],搞社会主义必须搞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才可能搞社会主义,不搞市场经济就搞不了社会主义。但一般的搞市场经济还不是搞社会主义,那必然是搞资本主义。只有那种既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又克服两极分化的市场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社会主义只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于怎样才能探索出一条既促进生产力发展、又克服两极分化弊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则是既艰巨又光荣的使命。

标签:;  ;  ;  ;  ;  ;  ;  ;  ;  ;  ;  

市场、市场经济与“两个原则”的深层关系研究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