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检验科;云南普洱6656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具体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期间进行生化检验的630份样本为研究对象,根据样本送检时间分组,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开展生化检验的常规管理干预,并将此期间送检的315份样本设为对照组,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间开展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干预,并将此期间送检的315份样本设为研究组,就两组样本的生化检验质量、生化检验报告的总体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样本的生化检验报告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失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样本的生化检验报告的医护人员满意度及病患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临床生化检验工作的各个流程给予质量控制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检验报告的合格率,提升医护人员及患者对检验工作的满意度,价值较高,值得在检验科工作中开展。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样本合格率;质量控制
临床生化检验即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实验室检查中的重要方式,主要通过各类生物、化学的方式进行机体主要生化指标的检测[1],在临床诊疗工作开展、病情动态评估、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同时生化检验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的临床诊疗工作的效果及病患病情的转归[2],近年来伴随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生化检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有效提高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是医院管理及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生化检验质量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3]。我院近年来在检验科开展了质量控制干预,现结合部分临床生化检验样本就开展质量控制干预的具体措施与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期间进行生化检验的630份样本为研究对象,女性病患样本349份,男性病患样本281份,病患年龄19~72岁,平均(46.28±4.09)岁,均为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的样本。根据样本送检时间分组,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送检的315份样本设为对照组,于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间送检的315份样本设为研究组,两组样本的病患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开展生化检验的常规管理干预,采集样本前对每位受检者进行常规宣教,严格遵循生化检验流程进行样本的采集与检验工作。
1.2.2、研究组:开展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干预,①在现有生化检验流程的基础上优化各项操作规程,同时定期对每位生化检验人员进行综合培训,提升检验人员的综合专业素养,同时完善考核与奖惩制度,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的严谨性与积极性。②完善生化检验申请表填写及检验注意事项等的介绍与指导,确保每位受检者明确检验流程。③采集样本时处急诊外,均于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同时须建立新静脉通道完成采集工作,样本采集完成后须立即送检,在样本采集的4h内完成检验工作,若无法立即开展检验的标本,须置于冰箱内妥善保存。④开展每份样本的生化检验前须复核仪器情况,同时须核对样本信息,确认无误后再开展检验。⑤获取检验结果后,须对每份检验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⑥医护人员或病患对检验结果存在疑问时,须耐心详细进行解答,必要时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
1.3.1、生化检验质量评定:对两组所有样本的生化检验报告的合格率、失真率进行统计分析。
1.3.2、生化检验报告满意度评定:对两组所有样本的生活检验报告进行医护人员及病患满意度的调查,满意度评定的分值范围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结果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样本生化检验质量比较:研究组样本的生化检验报告的合格率为97.14%,失真率为2.86%,对照组样本的生化检验报告的合格率为92.70%,失真率为7.30%,研究组样本的生化检验报告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失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生化检验在临床诊疗工作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估方面均有重要价值,而生化检验的结果存在一定无法完全规避的主观性,易受病患本身、检验设备及仪器、检验人员操作规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开展临床生化检验质量质量控制需从病患、检验人员两方面进行干预,通过完善的指导与沟通提高受检者对开展生化检验流程及注意事项的认知,从而确保每位受检者采集样本前做好相关检验工作。优化并完善检验规程,不断提升每位检验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检验人员工作的严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样本的生化检验报告的合格率为97.14%,失真率为2.86%,其中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失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样本的生化检验报告的医护人员满意度及病患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从临床生化检验的各方面给予质量控制与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生化检验的质量,提高医护人员及病患的满意度,值得开展并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建梅.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分析前、后所致的差错原因及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8,6:107-108.
[2]张青松.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8):101-102.
[3]杨静,赵亚曦.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9):47-48.
论文作者:刘春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生化论文; 样本论文; 病患论文; 满意度论文; 检验报告论文; 对照组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