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贾语汉语外来词的层次分析_官话论文

拉珈语汉借词层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借词论文,层次论文,拉珈语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拉珈人自称lak[8]kja[3],意思是“住在山上的人”,民族成分为瑶族,大约有一万多人,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县城周围和长垌、六段等地。

拉珈人自称他们的祖先是元末明初从外地迁入大瑶山的。他们并非举族一次迁徙完成,而是分别在不同时间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迁入大瑶山。传说中的第一条路线,是从湖南进入大瑶山。(刘保元、莫义明 2002)第二条路线是从广东进入。茶山瑶人多数说自己的祖先原来住在广东的猪崽巷,后来被汉人赶到梧州,之后在藤县濛江流域居住,后来又被官兵驱赶到平南县的琉璃、利两等地,最后进入大瑶山。从广东迁来的拉珈人的先民大概原来住在广东西部的怀集、封开一带。(梁敏、张均如,1996)

拉珈语属于汉藏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内部没有方言差别,分为金秀、金田、六段、罗梦和岭祖五个土语区。(刘保元、莫义明 2002)标准音点金秀拉珈语有36个声母,137个韵母,10个声调。10个声调的调值分别是第1调(52),第二调(231),第3调(24),第四调(21),第五调(55),第6调(214),第7调(55),第8调(12),第9调(24),第10调(21)。浊塞音声母只有b,没有d。侗台语其他语言读作d的词,拉珈语读作l。b只出现在单数调音节里。声母tsh只在汉语借词中出现。韵母只在官话层次汉语借词中出现。拉珈语的多音节词除了最后一个音节外,其余音节往往变调,而且变调很有规律。第二、六调为非末音节时往往变成第四调,第一、五调为非末音节时往往变成第三调。因此,我们在区分层次时声调的确定应以末音节为准。

拉珈人所生活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分布着勉语、炯奈语、壮语、拉珈语、汉语粤方言和金秀官话等多种语言(方言)。

拉珈语中数量众多的汉语借词是不同历史时期借入的,我们可以根据语音特征把它们区分开来。

一 研究方法

当借词数量足够丰富时,借词的语音就同被借的汉语方言语音形成了对应规律。汉语方言学曾对汉语方言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式进行解释,发展了对词汇进行分层的研究方法(Stimson 1922对北京话的分析;Norman 1922对闽方言的分析;Sagart 1993对赣方言的分析,潘悟云1995对吴语层次的分析,梅祖麟1995对吴语层次的分析),民族语言学界也对少数民族语言中的汉语借词的层次分析进行了探索(蓝庆元 1999,2000,2001对壮语汉借词的层次分析,龚群虎2001对泰汉关系词的分析,沙加尔、徐世璇2002对哈尼语汉借词的分析,曾晓渝2003,2004对水语汉借词的分析,赵敏兰2004对瑶语汉借词的分析),同一个中古的声母、韵尾或者声调,如果进入一种方言的时期不同,其表现形式就不同,因此,不同的形式显示了不同的年代层次。

沙加尔先生最先阐明与本文相关的区分借词层次的方法。本文区分侗台语汉借词对应规律时所依据的原则是:

1.在一个单音节借词中,声母、韵母、声调的对应都处于同一个层次。

2.整体借进的多音节借词中,各音节都是非语义成分,这个多音节借词就是单纯词,诸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都处于同一层次。不同时代借进的成分组合成词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3.单音节借词作为构词成分构成新词时,各音节可以分别属于不同层次,各音节的层次归属依据语音形式确定。

在分出多个层次的情况下,只有最早的一层可能有发生学关系。

二 借词的历史层次分析

本文所用拉珈语材料来源于《瑶汉词典(拉珈语)》,其余侗台语材料来自梁敏、张均如先生的《侗台语族概论》,粤方言材料来自李连进《平话音韵研究》,桂林官话和柳州官话材料来自《广西通志·汉语方言志》,金秀官话材料由赵敏兰博士提供。

拉珈语汉借词分为现代层(官话层)、近代层(粤语层)、中古层和上古层四个大层次。现代层(官话层)又分为桂林官话层和金秀官话层;近代层(粤语层)又分广府片粤语和勾漏片粤语。

(一)现代层(官话层) 官话层用词反映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解放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教育生活。这个层次语音上有如下特点:

(1)曾、梗二摄舒声韵(洪音唇音字除外)与臻、深二摄合流,都是[n]尾。如:sin[3]-胜(利)、-tsin[3]-(辩)证(法)(以上为曾摄);-sin[3](记)性、tsin[3]-政(府)(以上为梗摄)。

(2)只有四个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是:

现代汉语调类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拉珈语调类 3 4 1 3

这个层次有一点值得注意:拉珈语固有词中原来没有韵母,这个层次的借词增加了这个韵母。如:[4]kho[3]“儿科”、ni[4]p[4][1]“尼泊尔”、wεn[4]ts[4]“原则”、k[4]min[3]“革命”、kh[4]kwan[3]“客观”、ma[1]kh[4]s[3]“马克思”、phu[4]kh[4]“扑克”。

1.桂林官话层

(1)不分尖团。桂林话不分尖团,古精见晓三组字逢今细音读[t]组声母。

拉珈语中的借词也有一个层次与此对应,古精见晓三组字逢今细音读[ts]组声母。所以凡属于见组字逢今细音读ts的可确定为桂林官话层。

拉珈语:tsεu[1]“缴”、tsi[3]su[4]“技术”、tsa[4]tsi[3]“杂技”。

比较桂林官话:“筋”=“精”tin[44]、“丘”=“秋”thiou[44]、巨=聚ty[24]、区=趋thy[44]。

(2)桂林官话遇合三鱼虞两韵知组和章组读u,因此凡遇合三鱼虞两韵知组和章组读u的均属于桂林官话层。

拉珈语:ta[1]tsi[3]su[3]“党支书”、wn[4]su[3]“文书”(书母);tsu[3]t[4]“朱德”、tsu[3]hai[1]“珠海”(章母);pan[3]tsu[1]jin[3]“班主任”、tsu[3]tsai[1]“猪崽”(知母)。

比较桂林官话:猪tsu[44](知母)、处tshu[53](昌母)。

这个层次的词汇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生活、技术、地名等领域。

2.金秀官话层

(1)分尖团。金秀官话分尖团,“济”“计”不同音,因此分尖团的层次属于金秀官话层。如:

经济 资金排球 军旗刘少奇

拉珈语kjin[3]tsi[3] ts[3]kjin[3] phai[4]khjεu[4] kwin[3]khji[4] lεu[4]sau[3]khji[4]

金秀官话 kin[1]tsi[4] ts[1]kin[1] phai[2]khiu[2]kyn[1]khi[2]liu[2]sau[4]khi[2]

(2)遇合三鱼虞两韵知组和章组读i。金秀官话遇合三鱼虞两韵知组和章组读y,因为拉珈语语音系统中没有y韵母,改读为i。例如:

舒服

书记 乳源

拉珈语si[3]fu[4] si[3]kji[3] ji[1]jεn[4]

金秀官话 sy[1]fu[2] sy[1]ki[4]

y[3]viεn[2]

(3)泥母字和来母字读音不混。

农(民)龙(眼) 努力 (公)路 南宁

拉珈语no[4]- lo[4]- nu[1]li[4]

-lu[3]

nan[4]ni[4]

金秀官话 no[2]

lo[2]

nu[3]li[2]

lu[4]nan[2]nin[2]

(4)咸、山两摄舒声韵读n韵尾,这与柳州官话、桂林官话读鼻化音不同。

金秀官话层:

(模)范

饭店 (富)川 (牙)签

拉珈语-fan[3] fan[3]tεn[3] -tshεn[3] -tshεn[3]

金秀官话 fan[4]

fan[4]tiεn[4] tshyεn[1] tshiεn[1]

比较柳州官话、桂林官话:

莲 山

劝 鲜

桂林 ni[21] s[44] thy[24] sy[33]

柳州 li[21] s[44] khy[24] y[33]

这个层次的词汇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我们的词表中有接近一千个词。从义类上看和桂林官话层没有什么区别。

金秀官话层和桂林官话层借词的数量差别较大。能够确定是桂林官话层的借词远比金秀官话层少。主要的原因是金秀官话和拉珈语通行地区基本相同,接触的时间长,政府机关、学校教育用的都是金秀官话。而桂林官话应该是少数的政府职员或者商人带到拉珈人居住地的,影响力有限。

(二)近代层(粤语层)

这个层次在语音上的共同特点是:(1)声调按调类对应:借词的1、2、3、4、5、6调分别和古汉语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对应,古汉语的阴入、阳入按韵腹的长短各分为两个调,即7、9调对阴入调,8、10调对阳入调;(2)完整保留p、t、k、m、n、韵尾;(3)帮端母字读清声母p、t;(4)疑母字读;(5)微母读作m。

1.广府片粤语层

(1)精母、清母、心母分别读ts、tsh、s。

精母字 再三 引进 山子 清母

擦 错猜(码)

拉珈语tsoi[6]fam[1] jen[4]tsen[5]san[3]tsi[3] 拉珈语tshat[7]

tsho[5]

tshai[1]ma[4]

广州粤语 tsi[33]tsn[33] tsi[35]

广州粤语 tshat[33] tsh[33]

tshai[55]

心母字镶 消辛 姓 统销利息 私章

拉珈语sie[1] siu[1] sen[1] si[5]

tho[3]siu[1]

lei[6]sek[7] si[3]tsie[1]

广州粤语 s[55]

siu[55] sn[55] se[33] siu[55]sek[55]

si[55]

(2)全浊声母平声读送气。如:

排骨 (棒)槌 投胎网球

拉珈语phai[4]kut[7] tshui[2] thau[4]thai[1] mu[4]khjεu[4]

广州粤语 phai[21]

tshy[21] thu[21] khu[21]

(3)匣母读h。如:

校长

大寒 汗 杭州

幸福

中学

拉珈语hau[4]tsie[3] tai[6]han[2] han[6] ha[4]tsεu[1] hε[1]fok[7]

tso[1]hok[8]

广州粤语 hau[22]hn[21]hn[22] h[21] h[22] hk[22]

(4)咍韵读oi。如:

代表

再三 应该 北海

拉珈语toi[4]piu[3] tsoi[6]fam[1] ε[1]koi pak[7]hoi[3]

广州粤语 ti[22]tsi[33] ki[55]

hi[35]

广府片粤语层进入拉珈语时间不是很长,应该在清朝末年,因为粤语进入大瑶山至多不过一百多年历史,但其影响却一直延续到现在。

2.勾漏片粤语层

(1)精组声母字读作t,th。这是勾漏片粤语的普遍特点。

精母字 (屋)脊

笔尖

煎饼 剪 箭

拉珈语 tik[7] pet[7]tim[1] tin[5]pi[3] tin[3] tin[5]

玉林(福绵) tek[] tim[54]

tin[52] tin[33] tin[52]

清母字 葱 寸 秋千

拉珈语 tho[1]

thn[5] thεu[1] thεn[1]

玉林(福绵) tho[54] thyn[52]thu[54] thin[54]

从母字

钱财 罪 名字 净

拉珈语 tin[2]tai[2] tui[4] mi[4]tei[6] ti[6]

tie[2]

玉林(福绵) tin[31]ti[31] ti[13] ti[21]

te[21] ta[31]

(2)心母读f。勾漏片粤语心母字读或者θ,由于拉珈语音系中没有这个音,改发成f。

四 骨髓 三棋① 合心

拉珈语 fei[5] kut[7]fi[3]

fam[1]kji[2]

op[8]fεm[1]fie[3]

玉林(福绵) i[52] i[33] m[54]

m[54] [33]

(注:①当地人玩的一种游戏。)

(3)匣母读零声母。勾漏片粤语中的玉林等地,匣母字读零声母。

银毫 亥 害 韩(姓)汗

拉珈语

jεn[24]au[2] ai[4] ai[6]

an[2]an[6]

玉林(福绵)

u[31] i[13] i[21]n[31]

n[21]

(4)部分见母、群母在三等前读ts。而在勾漏片粤语中的玉林等地读t

拉珈语:

锯 几 供 九救 救苦

铜剑 斤 勤忌麒麟

tsu[5] tsi[3] tso[5] tsεu[3] tsεu[5] tsεu[4]ho[3] to[24]tsim[5] tsn[1] tsen[2] tsi[6] tsi[4]lεn[2]

勾漏粤语(玉林福绵):

糾今 金

禁錦 禁 急 級

舅 九 久

tu[33] tm[54] tm[54] tm[52] tm[33] tm[52] tp[5] tp[5] tu[13] tu[33] tu[33]

在玉林话里,见母、群母在三等前读ts与k都占有一定比例。在拉珈语里情况与此相似。只是拉珈语读ts不仅出现在三等,二等和四等也有相当数量的字读ts,如:

家当

隔嫁

讲价

升价度戒 交 讲定

霜降

tsa[1]ta[5] tsεk[7]

tsε[5] tsa[3]tsa[5] fa[1]tsa[5] to[6]tsai[5] tsεu[1] tsa[3]tε[6] su[1]tsa[5]

(5)帮母、端母借词读作p、t,而不像大多数勾漏片粤语一样读吸气音b、d。

从音类的对应来看,除了第(5)点,这个层次的借词在和玉林话最接近。因为从声调来考虑,拉珈语有十个声调,玉林话也有十个声调,完全对应,而勾漏片的其他土语则是九个以下。

许多报道都说玉林话有吸气音b、d,周烈婷(2000)认为,b、d声母的出现在玉林话里并不那么有规律。它们有时出现在帮端母上,有时出现在并母和定母上,而并定母有时又读清音。这种不是很有规律的情况,表明了b、d这两个音在玉林话里处在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而且这两个音在玉林话,至少是在玉林城区的方言里感觉不到,与p、t不构成清浊对立。也许拉珈语从这种汉语方言借用时这种情况就已经发生。当然,也有可能拉珈语是从一种b、d已经完全变为p、t的土语借用的。

从借词的意义来考虑,勾漏片粤语借词层很早就进入拉珈语,估计在元明之际拉珈人迁到藤县濛江一带时两种语言就有接触,此后这种接触持续到近代“五四”前后。

(三)中古层

以下汉借词应该是中古时期借入。

1.假摄开口二等字读ε。例如:tsε[2]“茶”、tsε[5]tsu[6]“架桥”、tsε[5]“嫁”。

2.非组读p。例如:pn[1]“分[,分给]”、pui[2]“肥”、“浮[,漂浮]”pu[2]、pεm[4]“犯”、pan[4]tsi[2]“饭匙[,饭锹]”、“袱[,包袱]”pok[8]。

3.果摄开口一等读a。例如:to[4]la[2]“铜锣”.、a[2]“鹅”、“饿[,馋]”a[6]、tha[1]“拖”。

4.模韵字读a。例如:ta[4]“赌”、ja[6]“怒恼、恼恨”。

5.鱼韵字读εu。例如:sεu[1]“书”。

6.知组字读t。例如:tε[6]“澄”、ti[2]“持[,拿]”、tek[7]“擲[,放]”、tn[1]“砧”。

中古层次的借词大都是基本词汇。

(四)上古层

由于上古时期拉珈语还没有从侗台语中分化出来,所以这些借词应该是原始侗台语从汉语借入的。但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拉珈语中上古层有两类:第一类是在整个语族中出现;第二类是只在拉珈语中出现。只在拉珈语中出现的借词很可能是拉珈语从侗台语族分化出来后与某个还保留上古音的汉语方言接触借入的。

上古层主要以潘悟云先生的上古汉语拟音为参照。

剥 “剥[,脱(皮)]”拉珈语说phlok[7],应与汉语的“剥”相对应。“剥”从刀,从录。“录”,《说文》:“刻割也。”本义:削;剥离;剥脱。即去掉物体表面上的东西。剥,北角切,潘悟云先生的拟音[*]proo

“剥[,脱(皮)]”在侗台语其他语言的表现:

泰语 老挝 版纳

德宏

傣拉

龙州

邕宁 武鸣柳江

侗南 仫佬水语

pk[9] pk[9] pk[9] pk[9] pu[5] pok[7] pok[9] pok[9] pok[7] pok[9] pok[7] phjok[7]

鬲 拉珈语“炒菜锅”说khjεk[7],应对汉语的“鬲”。鬲是古代炊具,《尔雅·释器》:“款足者谓之鬲。”郭璞注:“鼎曲脚也。”鬲,郎撃切,潘悟云先生的拟音[*]-ree

“炒菜锅”在侗台语其他语言的表现:

老挝 龙州邕宁

武鸣 仫佬毛南锦语

莫语

k[9] hek[7] hlek[10] ek[9] chik[7] chik[7] hik[7] hik[7]

梁敏、张均如先生把这个词的原始形式构拟作[*]skεk。

腋 拉珈语“腋下”说khjiek[7],应对汉语的“腋(亦)”。“腋”是形声字,从肉,夜声。本作“亦”,“大”(人)下两点表示腋的部位。本义是胳肢窝。《广雅》:“胳谓之腋。”《庄子》:“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文选·卢谌答魏子悌诗》:“珍裘非一腋。”注引《埤苍》:“腋在肘后。”腋,羊益切,潘悟云先生的拟音[*]k-laa

“腋下”在侗台语其他语言的表现:

泰语 老挝龙州 临高 琼山 侗南 仫佬

水语毛南 佯僙

锦语 莫语

标语

rak[8]- hak[8]- ak[10]- -lek[8] -hiak[8] sak[9′] khak[7] hak[7] sak[7] thak[9] sak[7] sak[9] tshak[7]

酒 拉珈语“酒”说khjau[3],应与汉语的“酒”对应。“酒”,会意字。从水,从酉。“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礼记·曲礼》:“酒曰清酌。”《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根据潘悟云教授的拟音,“酒”[*]sklu

“酒”在侗台语其他语言的表现:

泰语老挝版纳德宏傣拉龙州邕宁武鸣柳江布依侗南

lau[3] lau[3] lau[3] lau[3] lau[3] lau[3] lau[3] lau[3] lau[3] lau[3] khwau[3’]

侗北

仫佬

水语 毛南佯僙锦语 莫语 标语 黎语

tau[3’] khu[3] hau[3] khau[3] lau[3] au[3] au[3] l[3] au[2]

梁敏、张均如先生构拟为[*]skliεu,与潘悟云先生的拟音非常接近,差异主要在韵母上。

左 拉珈语“左”说kjei[3],与汉语“左”有对应关系。《诗经·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潘悟云先生的拟音是[*]skaal

“左”在侗台语其他语言的表现:

泰语 老挝版纳德宏 傣拉龙州 邕宁 武鸣柳江

sai[4] sai[4] sai[4] sai[4] ai[4] ai[4] ui[4] θi[4] si[4]

布依

侗南侗北 仫佬

水语

毛南

佯僙锦语莫语

soi[4] e[3]

e[3] ce[4] si[4] ze[4] sje[4] ljai[3] ljai[3]

“左”梁敏、张均如先生构拟为[*]zlai,不好解释拉珈语和仫佬语的形式,似应为[*]skl。

首 “头”拉珈语说kjεu[3],与汉语的“首”相对应。上古“头”说作“首”,汉代才说作“头”。《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首”字的上古音潘悟云先生拟作[*]qhlju

“头”在侗台语其他语言的表现:

邕宁武鸣柳江 布依

临高 琼山

侗南侗北

hlau[5] au[3] kjau[3] tau[3] hau[3] hau[3] kau[3] kau[3]

仫佬 水语

毛南

佯僙锦语

莫语标语 黎语

ko[3] ku[3] ko[3] ku[3] au[3] au[3] ha[1]lo[5] wou[3]

“腋”、“左”、“首”很有可能是汉语、侗台语同源词。

斫 “砍”拉珈语说kjak[7],与汉语“斫”对应。斫,形声。从斤,石声。斤,斧属。本义“斧刃”。引申为“用刀、斧等砍劈”。《说文·斤部》:“斫,击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因拔刀斫前奏案。”“斫”字的上古音潘悟云先生拟作[*]klja

密 “稠密”拉珈语说mlet[8]<mleg,应与汉语的“密”相对应。“密”,从山,宓声。形状像堂屋的山。本义是“山多”。《说文》:“密,山如堂者。”后用于“稠密”义。稠密;多。《增韵》:“密,稠也,疏之对也。”《易·小畜卦》:“密云不雨。《国语·晋语八》:“加密石焉。”,“密”上古音[*]mri

枕 “枕头”拉珈语说khjm[3],应与汉语的“枕”相对应。“枕”是形声字,从木,冘声。本义是“枕头”。《说文》:“枕,卧所荐首也。”《诗·陈风·泽陂》:“辗转伏枕。”“枕”的上古音潘悟云先生拟作[*]kljum。拉珈语的khj-应该来源于kj-<[*]krj-。

纸 “纸”拉珈语说khjei[3],与汉语的“枕”相对应。“纸”,形声,从糸氏声。纸的原料本是破旧的丝绵,故从糸。本义“纸张”。《说文》:“纸,絮也,一曰苫也。”《后汉书·贾逵传》:“[帝]令逵自选《公羊》严、颜诸生高才者二十人,教以《左传》,与简纸经传各一通。”从“氏”得声的字中有舌根音,所以潘悟云先生把“纸”的上古音拟作[*]kje。但是我们还不知道为什么拉珈语“纸”读送气音。

颤 “颤抖”拉珈语说kjan[5],与汉语的“颤”相对应。颤,形声。从页亶声。本义是“头摇动不定。”后词义扩大指身体颤动,发抖。《吕氏春秋》:“暴戾顽贪,无下颤恐而患之。”“颤”的上古音潘悟云先生拟作[*]kljans。

水 “溪水”拉珈语说[*]kjui[3],与汉语的“水”相对应。“首”字的上古音潘悟云先生拟作[*]qh[w]lil

蜜 “蜜蜂”拉珈语说-mlet[8]<[*]mle,与汉语的“蜜”对。蜜,形声字,从虫,宓声。本义为蜂蜜,蜜蜂采取花液酿成的甜汁。汉王充《论衡》:“蜜为蜂液,食蜜少多,则令人毒。”蜜,弥毕切,上古音[*]mli

(五)从壮语借入的汉语词

拉珈人很早就和壮族人民接触,因此拉珈语中有许多壮语借词,同时也借入了一些壮语中的汉语借词。

从壮语借入的汉语借词的特点是:古滂母、透母、清母、彻母、穿母和溪母读不送气声母。拉珈语有送气音,按照演变规律,古滂母、透母、清母、彻母、穿母和溪母的字应该读送气音,但是有一部分字去读不送气,而金秀县境内及其周边县份的壮语属于壮语北部方言区,没有送气音,汉语中送气音借到壮语里都变成相应部位的不送气音,因此可以断定以下这些词是通过壮语借入的汉语借词:

tsau[3]si[3]“超市”、ts[3]tsun[2]“撑船”(以上彻母);pu[3]-“破(相)”、pu[3]tiem[5]“铺店”、li[4]pu[3]“荔浦”、wn[2]pak[7]“魂魄”、(以上滂母);tsau.[1]-“操(心)”、ta[1]tsau[3]“灯草”、tsie[1]tan[1]“清单”(以上清母);tou[5]“兔子”、tai[3]pi[2]“太平”、tan[1]“摊子”、ta[1]“(三鲜)汤”、tap[8]tan[2]“踏坛”、tip[7]“请贴”、wn[3]jie[4]tε[4]“洋铁碗”(以上透母);ko[3]kji[4]“歌曲”、kau[3]jok[8]“扣肉”、ko[1]tsi[31]“科技”、ko[3]kwin[3]“空军”、kwε[4]tεn[1]“缺点”、ko[3]s[3]“空子”(以上溪母)。

另外还有一些中古以后借入的汉语词,从声调上看和粤方言层次对应,但是声母或者韵母却对不上的词,应该也是这个层次的词。比如拉珈语“灾难”说tsai[1]nan[6]的“灾”,从声调和声母上看可以归入粤方言广府片,但是韵母却对不上。拉珈语中的广府片借词咍韵读oi。从声调和韵母上看可以归入勾漏片粤语层次,但是勾漏片粤语精母、清母读t、th。若认为是从壮语中借入,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标签:;  ;  ;  ;  ;  ;  

拉贾语汉语外来词的层次分析_官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